2018「第一禁片」,直接預定了我的年度最佳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419
先來看一段影像。
一個女人,邊走路邊玩手機,失足落水。
再也沒有上來。
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的,是村頭的監視器。
沒有攝像頭,我們無法得知這個女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幹什麼。
這段影像,來自於派爺今天要推薦的電影。
在電影最後,導演的鳴謝區註明的,都是攝像頭的名稱。
是的,它的每一幀畫面,都來自於由監視器里的公共影像。
影像都是破碎的、真實確鑿的,
導演劍走偏鋒,用旁白串起來那些搜尋來的影像,講了一個離奇的、詩意的愛情故事,
並呈現了暴力、整容、變性與網路直播等社會現象。
雖然到年底還有幾個月,派爺已經很想把它奉為2018年度最佳了。
它就是——
《蜻蜓之眼》(2017)
在我們的生活里,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監視器的注視。
有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大陸安裝於公共場所的監控攝像機總計有1.7億部;
預計在2020年,攝像機的數量將在原本的基礎上增設4.5億部。
這些攝像頭記錄了世界太多的現象和故事。
導演徐冰突發奇想,就用這些影像來做一部電影。
想法可謂空前。
導演找來大概10000小時長的錄像,經過整理、剪輯,最終有了這部81分鐘的成品。
《蜻蜓之眼》在豆瓣沒有條目,但它是一部太重要、太需要被記住的電影。
因為影片的大膽構想和出色呈現,它在2017年洛迦諾電影節有了豐厚的斬獲。
故事一開始,是警察在調查一個案件。
當然,這其實是被導演組接起來的效果。
下面說的情節,就按照導演設定好的故事來講。
趁著這邊鏡頭卡住,導演直接切換到了另外一個場景。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蜻蜓,她17歲時,因為體弱多病被送到寺院裡帶發修行。
導演找來很多影像來介紹寺院的日常。
人們供應香火祈福,寺院為了生存也得順應時代,開始翻修。
(右下角,有監視器名稱)
突然有一天,蜻蜓想離開寺院,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她覺得,人修行,地點並不重要。
外界的景觀自然而然地被安插到電影里。
蜻蜓在奶牛場找了一份工作。
在這裡,她碰上了一個小夥子柯凡。
柯凡對她一見鍾情,想著法地追她。
這天,柯凡借來一輛車,說是要帶她去看一下「地磁現象」——
地球有磁場。古代的磁場和現在的磁場是重合的。當雷電來時,聲音和影像就留在了地磁里。很多年後,如果發生了與當時條件相同的天氣,過去年代的聲音和影像有時會出現在空氣中。
在討論地磁現象是否真正存在的時候。
柯凡突然蹦出了一段甜蜜情話——
如果我們能在地磁中看到不同年代的人,那就說明在不同的生命中,我們相遇過。
蜻蜓曾經想放走一頭奶牛,讓它獲得自由。柯凡私下裡幫她完成了心愿。
因此,柯凡受到處分。蜻蜓去求情,領導說要付出代價。
冷冷地拋出了一句——
什麼都沒有的女孩有什麼?
蜻蜓被領導逼走。
她在找新工作時到處碰壁,想當服裝店領購員,被嫌棄長相不行。
最終,在一家洗衣店定了下來。
因為與一個貴婦發生爭執,她又被老闆辭退。
柯凡氣不過,去威脅那個貴婦,反而被人打了一頓。
柯凡因此住了院。
等他出來後,再次碰上那個貴婦乘坐的車。
直接開車正面相撞。
柯凡因為這場打鬥,蹲了監獄。
之後,蜻蜓找了家餐廳服務員的工作,又被嫌棄長相不行。
蜻蜓下定決心整容。
只有改變了面貌,才能改變人生。
出獄後的柯凡找遍了他能想到的蜻蜓去過的蹤跡。
終於在一家整容院門口海報找到了蜻蜓。
整容前的照片就是她。
蜻蜓整容後,做起了美女主播,生活無憂無慮。
柯凡透過整容醫生了解到,網紅瀟瀟就是蜻蜓。
突然有一天,瀟瀟得罪了某個大明星,粉絲對她人肉搜素,挖出了她整容的事迹。
網路暴力就像急雨,砸向蜻蜓。
蜻蜓後來被黑社會打擊,人間蒸發,警方也在尋找她。
警察搜索監控錄像,卻發現很多人臉都一個樣,難以辨別。
整容,讓人失去了曾經的自我。
人,同質化了。
柯凡呢?
他苦苦尋覓,眼看著心愛的女人再次離開了自己身邊。
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變性,整容。而且是照著蜻蜓的模樣。
電影明星,你認得出他們誰是誰么?
我不想變成他們那樣,
我只想變成我女朋友以前的樣子。
在這之後,導演特意安插了一些社會中發生的離奇事故。
這些動蕩和悲慘,是時代的傷疤,
不也是柯凡內心的傷疤嘛。
最後,柯凡以蜻蜓的身份,回到了寺院中。
師姐看到她,說她樣子沒變,但聲音和語氣變了。
師姐問:你為什麼還回來。
蜻蜓(柯凡):我不是沒回來,我只是還沒走。
愛一個人,竟然可以替她活在這個世上。
影像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是虛構的。
但你敢說,世界上沒有這種事情么?
派爺聽過一個說法——
你能想到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都已經發生了。
更重要的是,《蜻蜓之眼》透過重構現有的影像,
對真實與虛構的邊界做了一番探索。
比如,當真的影像遭遇虛構的情節,固有的真與假是否發生了變化?
它摘取了時代的典型特徵,做了深入的反思。
比如,女人整容,是因為虛榮,還是因為社會將顏值看得太重?
而當面目改變了,人,還是以前的自己嗎?
當然,《蜻蜓之眼》里,也有反抗。
監控錄像,一般有兩種作用。
打擊犯罪或者政治控制。
監控者,往往是權力在握的人。
而《蜻蜓之眼》透過對監控錄像的解構本身,就是一次反抗。
這些從現實里擷取的影像,與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唇齒相依。
這幾天,派爺刷微博,看過一個非常可怕的消息。
心有餘悸,到現在還沒緩過勁兒來。
學生課堂迎來了監控系統。
學生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器記錄下來。
並且,這個系統還有智能分析功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巨細無遺地考察和呈現。
甚至有學校據此牟利,給100塊錢,就能隨便翻看錄像。
有人反應,數字出來了,教育的溫度也冷卻了。
有網友調侃:幸虧畢業得早。
派爺覺得,孩子正在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
不應該經受這種高壓的監控教育。
沒想到,傳授知識的課堂,要變成《1984》里監視學生言行的「電幕」?
沒想到,教育,成了操控?
沒想到,師者帶著頭藐視人權?
《蜻蜓之眼》,是打著講故事的旗幟對公權力做了一次反思,
而現實中,我們的成長曆程,居然要變成他人眼中的故事。
派爺覺得很悲哀。
對於監控教學,對於《蜻蜓之眼》,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歡迎大家在留言板一吐為快。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