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考不上北大,但我兒子沒準能試試。」

「我考不上北大,但我兒子沒準能試試。」

今年年初《 旅行青蛙 》這個遊戲的火爆讓許多人體會到了 「 養兒方知父母恩 」 這句話的深切含義,讓很多人過了一把當父母的癮。

這幾天,又有一款遊戲帶來了一陣 「 養兒子 」 風潮,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 中國式家長 》,聽名字就知道是一款非常正宗的國產獨立遊戲。

《 中國式家長 》於 9 月 29 日發售,僅僅兩天後就登上了 Steam 熱銷榜的第二位,第一位則是另一款國產獨立遊戲《 太吾繪卷 》。

《 中國式家長 》本身的遊戲類型算是角色扮演類,玩家要在遊戲中扮演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的家長,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一步步地學習成長,重新體驗從出生到小學、中考乃至最後的高考這幾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

「 中國式家長 」 和 「 中國式學生 」 這兩類群體的矛盾可以說是非常激烈了,一方苦於為自己的孩子勞心勞力之後卻無法得到孩子的理解,另一方則由於父母熱切的期待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那麼這款遊戲又將怎樣來詮釋兩者之間的關係呢?

一開始遊戲非常簡單,作為一名剛剛出生的嬰兒理所當然地可以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個階段父母對你的期望很簡單,只希望你健康地成長就可以了。

遊戲是回合制進行的,主要玩法分為 「 挖腦洞 」 和 「 日程安排 」 兩種。

挖腦洞可以通過一個類似翻地磚的趣味小遊戲提升自己的各項身體屬性,每次挖腦洞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行動力,行動力消耗完則無法繼續挖掘。

在小時候可以通過挖腦洞提升的屬性只有 「 體魄 」 和 「 智商 」 ,隨著年紀的增長則會出現情商、記憶力、想像力、悟性這幾個方塊,還會出現提升天賦屬性的特殊方塊,可以增加自己的天賦屬性( 影響到每回合自然增加的屬性數量 )。

孩子的屬性會影響他學習某項技能時所需要的悟性,技能所依賴的屬性側重各不相同,當對應屬性提高時,學習該技能需要的悟性則會隨之下降,而這些技能則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發展,決定他是成為富商、文豪、運動員還是別的職業。

日程安排則可以通過安排不同的日常活動來增加自己的屬性,每天最多可以進行 6 項活動。

學習和娛樂兩種日常活動側重點各不相同,學習里的各項活動主要可以提升記憶力和智商,體育相關的學習項目的可以提升體魄。娛樂類的活動則是以提升想像力、魅力、情商等等。

在日常活動的過程中,會有一定幾率獲得某項活動的專屬特長。

這些特長可以在突發事件父母的 「 面子對決 」 中派上用場( 殘酷的競爭從娃娃抓起 ),也可以用在一些選秀節目上。

日常活動進行時也會有一些隨機事件發生,從而增加或者減少主角的某些屬性,而這些事件或多或少我們都在各自的幼兒時期經歷過,比如被外人誇長得好看( 我不是,我沒有 )。

有的小朋友比較有錢,玩具總是最好的,後面就會跟著許多別家小朋友。

遊戲中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在一些日常事件中設置了一個小問卷,當你選完後就可以看到玩這個遊戲的玩家中有多少人和你有相似經歷。

當然也會有一些事件是諷刺了當年的某些社會大事,比如曾經引起巨大轟動的XX奶粉事件。

當然,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取名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孩子的將來,我給他取了一個非常好的名字,寄託了我對於他的巨大期望。

到了幼兒園階段,父母的期望就會開始變得與孩子的未來相關,想要孩子進入重點小學,從而 「 贏在起跑線上 」 。

小學之後則是重點中學、重點高中,每一階段所側重的達標標準各不相同,作為第一代的孩子各項屬性都很平庸,基本上無法完成這個任務。

最終,我辛苦培養的 「 兒子 」 在高考時只考了 475 分,考上了江西財經大學。

之後的他成為了一名小商人,在父母的安排下進行了相親,好在其中一名相親對象是學生時期的女同學,當時兩人關係也不錯,可是最終還是沒有走到一起。

不得不說這樣的解決算是非常純正的 Bad Ending( 壞結局 ),許多人都難以接受,好在,我們還有機會重來!

因為遊戲的存檔是可以一直繼續下去的,每一次高考結束後的人生都會影響到這個遊戲存檔的下一代的命運,比如父母的部分天賦屬性和性格會隨著父親遺傳給兒子。

圖為第二代孩子的天賦,第一代每項只有 5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 贏在起跑線上 」 ,父母當年的遺憾,就讓孩子來完成吧!

按照這樣的設定,只要不斷地努力下去,終有一代孩子會考上名牌大學,走上人生巔峰!

目前《 中國式家長 》已經在 Steam 上獲得了 3900 多個評價,總體為特別好評,在 Wegame 平台的好評率也差不多,可以說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作品了。

對於《 中國式家長 》的差評則大多數來源於遊戲本身的重複性較高,畢竟每回合的核心玩法就是挖腦洞和日常安排兩個,突發事件也都是固定不變的出現在某個階段。

而絕大部分來自網友的好評都是因為自己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從主角的經歷找到了共鳴,彷彿看到了當初的自己,用某位網友的評論來說就是五個字:我玩我自己。

不管是遊戲中可以買到零食玩具從而緩解自己壓力的小賣部。

或者是競選班幹部時和同學互相揭短、為自己拉票。

還是過年時和親戚鬥智斗勇拿紅包,結果最後卻被媽媽收入囊中。

二十多歲的小發就坐在那裡,深情的目光望去,都是自己十多歲時候的影子啊!

更別提在和女同學聊天時抓耳撓腮,小心翼翼怕說錯話不知該如何選擇時,那夕陽下的奔跑,那逝去的青春,你可還記得?

遊戲的優點除了情懷之外,一些特殊事件引發的小遊戲的多樣性也為遊戲增色了不少,比如過年親戚給紅包被做成了一個點擊遊戲,需要通過點擊滑鼠來控制游桿在時間倒數結束時停留在橘黃色區域,否則就拿不到零花錢。

提起「 中國式家長 」這五個字,許多人大概都會覺得這是個貶義的稱呼,與之息息相關的關鍵詞則是 「 刻板 」、「 迂腐 」、「 應試教育 」 、「 分數至上 」 之類的字眼。

而這款遊戲取名為《 中國式家長 》其實是為了讓我們這一代在 「 中國式家長 」 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人,感受家長們的不易。

比如在一盤遊戲結束時,你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育的孩子最終只考了很低的分數,沒有考上自己希望的學校時,是不是有一點失望?

再比如,當高三課業壓力繁重時,明知道娛樂項目里的 「 五年高考 」 、「 三年模擬 」 、 「 黃岡密卷 」 這些活動不能幫助孩子減壓,但是卻能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各項屬性從而更快地學習各項考試科目,提高他的高考成績,你還會安排他去做一些減壓的活動嗎?

也許你會說考得差點無所謂,可是如果這樣結局最後導致孩子沒有一份好的工作,沒有一技之長,相親時連曾經喜歡的女生都拒絕了孩子,該怎麼辦?

就這樣,在遊戲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也變成了一名真正合格的 「 中國式家長 」 。

現實里又何嘗不是如此?父母的想法、做法也許不一定對,可是父母盼著孩子好這一點初衷是不會錯的。

「 養兒方知父母恩 」 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廢話,也許這才是這個遊戲在讓你重新體驗童年生活之外想要傳達的真正核心吧。

「 我考不上北大,但我兒子可以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差評 的精彩文章:

世界聞名的寶麗來相機,現在淪落到做貼牌?
「先用手指,後用膠帶」,空間站破了都是這麼補的嗎?

TAG: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