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玄義|(025)別解五章,釋名通別
別解五章,釋名通別(025)
第二、別解五章。
初釋名,為四
一、判通別。
二、定前後。
三、出舊。
四、正解。
「妙法蓮華」名異眾典,別也;具稱為經,通也。
立此二名,凡約三意,謂教、行、理。
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略說竟。
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故部部別異。金口梵聲,通是佛說。故通、別二名也。
約行者,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佛言:無非正說。三十二菩薩各入不二法門,文殊稱善。《大論》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當知,從行則別,所契則同。求那跋摩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
約理者,理則不二,名字非一。《智度》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大經》云:「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如天帝釋有千種名。名異故別,理一故通。
今稱妙法之經,即是教之通別。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行之通別。或言實相,或言佛知見、大乘家業、一地、實事、寶所、系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別。
約此三義,故立兩名也。
問
教主不同,設教亦異。云何而言金口梵聲,名為教通?
答
此有兩義:一、當分,二、跨節。
當分者,如三藏佛赴種種緣,說種種教,緣異故教別,主一故教通。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種種名理,理無種種。
跨節者,何處別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說?
秪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現為丈六紫金輝;不說甘恬、常樂之味,說於咸酢、無常、辛辣;棄王者服飾,執持糞器,名為方便。
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向法是圓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實。
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別。能契有長短,所契唯一。極種種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應於眾名。
作如此論教、行、理通別者,相則難解,理則易明。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法華玄義|(021)悉檀十重,得用不得
※(006)初標五章,標體為四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