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變過去總統做法,挑戰中國這個底線問題常態化?
前不久,在臨近國慶假期的9月24日,當很多人都在盼著假期快點來臨的時候,美國卻突然宣布了對台灣的一筆價值3億元的軍售。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的軍售金額比去年6月的14.2億,乃至奧巴馬時期的兩次總計120多億對台軍售都要低出不少,這卻是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以來,在短短不到2年時間裡的第二筆對台軍售。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預示著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出現了一個重大調整——但這個調整對大陸來說,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事。
香港《南華早報》刊登的一篇專欄文章分析指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以及更早前的幾屆美國政府,出於要維護與大陸關係的考慮,所以對台軍售通常採取的是「每隔很長時期來一筆大軍售」的套路——儘管根據1979年美國與台灣當局簽訂的台灣關係法案,美國為了應對大陸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是應該大力給台灣提供軍事支持的。
但特朗普在1年多的時間裡兩次雖然小額但密集的對台軍售,尤其是這次軍售提供的主要是軍事補給和物資上的支持,都預示著美國對台軍售的政策可能已經回歸到一種「細水長流」的應有「常態」,而不會再像前任政府那樣每隔很長一段時期再賣給台灣一筆大型軍售訂單。
《南華早報》的這篇文章還指出,不要小看美國給台灣提供的這種看似數額不大的補給支持,因為這實際上可以有效提升台灣的「防禦」能力——比如台灣這次就從美國的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那裡獲得了18個「狙擊手」先進瞄準吊艙,就將令台灣的戰機獲得可以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對超遠距離的目標進行打擊的能力。
《南華早報》這篇文章的觀點,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央視近日採訪的兩位大陸專家的印證。央視《防務新觀察》欄目的軍事專家李莉就表示,9月24日這筆對台軍售不僅在頻率上相對於去年6月30日的那次軍售來說是「比較密集」的,同時也確實和一般大件的重量型裝備不一樣,是著眼於對目前台灣「空軍」整個現有體系的提升。
李莉說,只要是台軍系列中美國出售給台灣的空軍裝備都在這次提升當中,甚至包括C-130運輸機和F-5戰鬥機。F-5戰鬥機在提升清單中「確實有點意思」,因為這款飛機已經非常老舊了,所以這次是做了一攬子的整體提升。
而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還認為,從這次軍售可以明顯看出特朗普是在拿著這麼一個很惡劣但相對並不大的3.3億美元軍售來挑釁中國大陸的底線,同時也在拿軍售當誘餌不斷地吊起蔡英文當局的胃口。
不過,正如我們《環球時報》9月25日的社評所說:由於地緣原因,大陸實質性懲戒「台獨」比美方給「台獨」實際支持更容易操作,也更能夠產生震動力。
「只要大陸的力量不斷上升,美國操弄台灣這張牌就註定會越來越困難,台灣方面是承受不起一場真正的台海危機的。台當局只能玩擦邊球,一旦它把擦邊球打過了,引發台海軍事衝突,那將是台灣執政當局的噩夢。」
因此,我們的社評認為:對於美方此次相對小額的對台軍售,大陸方面應該按照常規做法予以回應。我們無需想太多。即使想到了它可能附帶的各種涵義,也無需讓它們影響我們的決策。
「中美以後的各種摩擦少不了,我們還需有能力從大局探清底線,做到在中美複雜過招時代的有力、精準和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