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為何在淮海戰役發起時「請陳鄧統一指揮」?
原標題:粟裕為何在淮海戰役發起時「請陳鄧統一指揮」?
粟裕為何在淮海戰役發起時「請陳鄧統一指揮」?
張雄文
大兵團作戰中,主攻和阻援是決定戰役勝負,軍事主官必須考慮的兩個環節。但主攻部隊往往繳獲多,將士們戲稱為「吃肉」,而阻援部隊處於配合位置,卻往往費力不討好,繳獲很少,將士們戲稱為「啃骨頭」。1947年3月8日,粟裕在萊蕪戰役勝利結束後召開的華野高級下部會議上,作《萊蕪戰役初步總結》,其中說到:「在大兵團作戰中,往往有的部隊很吃力,但繳獲很少;有的部隊所付代價不高,但繳獲很多。」即是針對此現象而言的。所以,任何部隊均希望在戰役中能被安排為主攻位置而非阻援位置。在孟良崮戰役即將打響的時候,華野六縱指戰員聽到北進敵軍的炮聲越來越遠,北上參戰的命令卻不見到來,有些人沉不住氣了,怪話也出來了:「把我們忘了,把我們扔在魯南吃閑飯!」,「我們只能吃豆腐,嚼爛葡萄,啃不了硬骨頭!」即是這種情緒的集中反映。
1948年5月,中共中央採納了粟裕關於3個縱隊暫緩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議,同時,決定調陳毅到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工作,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放手由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中央書記處會議結束時,毛澤東對粟裕說:「陳毅同志不回華野去了,今後華野就由你來搞。」粟裕謙讓未果後,提出「繼續保留陳毅同志在華野的司令員兼政委職務」的請求。毛澤東沉思後予以同意,在粟裕的新職務前加了「代理」兩個字。
與此同時,中央軍委給予了粟裕相當重的作戰任務。5月5日,毛澤東致劉伯承、鄧小平並華東局的電報中指出:「目前粟裕兵團(一、四、六縱)的任務,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開闢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則四個月多則八個月內,該兵團,加上其他三個縱隊,在汴徐線南北地區,以殲滅五軍等部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正規旅為目標,完成準備渡江之任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59頁。) 當時,國民黨一個旅相當於整編前的一個師,約8000人。十一二個旅共約10萬人,相當於粟裕當時統率的8個縱隊的兵力總數。
為進一步明確此次作戰的任務、參戰部隊和指揮關係,5月21日和22日,毛澤東先後致電陳毅、粟裕和劉伯承、鄧小平:「以殲滅五軍(按:即整編第五師。)為夏季作戰之中心目標」;「陳毅不參加此次作戰」,「粟裕全權指揮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縱之作戰,並指揮許(世友)、譚(震林)在津浦線上之配合作戰」;「各方協助粟兵團殲滅五軍」。「望本此方針,部署一切」。(《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10—311頁。)
顯然,在中原戰場上,毛澤東給予劉伯承、鄧小平、陳毅中原野戰軍的任務是「協助」、「配合」。
1948年6月16日,粟裕根據打五軍的條件暫時未具備,而打開封的時機已經到來的戰場情況,當機立斷,實行「先打開封,後打援敵」的作戰方案,把戰場由魯西南轉向豫東。
次日,毛澤東複電粟裕,充分肯定他的處置:「完全同意銑午(6月16日午時)電部署,這是目前情況下的正確方針」,並給予粟裕相當的信任,電報中指示:「情況緊張時,獨立處置,不要請示」。(《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16頁。)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也於同日複電,為配合華野此戰,決定調5個縱隊全力阻擊胡璉兵團北援,要攻打開封的華野部隊對南面敵人「可勿顧慮」。這裡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表示願意「啃骨頭」,且信誓旦旦,對胡璉兵團「可勿顧慮」。
6月17日到22日,華東野戰軍迅速攻克了蔣介石吹噓「絕可確保無虞」的開封,全殲守敵3萬人,加上阻援方向殲敵1萬人,共計殲敵4萬餘人,豫東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
開封是河南省的省城,為蔣軍必救之地。蔣介石為了挽回敗局,令邱清泉兵團向開封攻擊前進,又令新組建的區壽年兵團經睢縣、杞縣迂迴開封,企圖與華野決戰於開封地區。為誘敵上鉤,6月20日夜間,開封城區之敵已基本肅清,只剩核心陣地龍亭尚未攻下時,粟裕命令三、八縱隊留下足夠兵力繼續攻打龍亭,其餘部隊迅速撤出開封城,準備再殲援敵,完成第二步作戰計劃。粟裕在開封前線指揮所對攻城部隊說:「龍亭是要打下來的,但不要急,遲一點不要緊。有點殘敵,可以作為釣邱兵團這條大魚的鉤子。你馬上打下龍亭,他來援就不積極了。」
此時,粟裕第二步作戰計劃因產生了不同意見遇到了阻力。
6月20日,見粟裕在開封作戰「大塊吃肉」,中原野戰軍指揮機關不願再「啃骨頭」了,粟裕的第二步作戰計劃尚未開始,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就醞釀著一個進攻鄭州的計劃。他們致電中央軍委,提出在攻克開封以後,集中陳賡、謝富治、陳錫聯、粟裕等主力部隊,以攻擊鄭州的國民黨第四十七軍為主要作戰目標。如此,勢必使粟裕放棄第二階段的作戰計劃。
次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發現「肥肉」誘人但實在到不了口,馬上又再電中央軍委,提出因敵軍兵力集中,攻鄭打援可能打成僵局,擬先休整一短時期,待機殲敵。6月22日,毛澤東複電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並告粟裕、陳士榘、唐亮,同意「放棄攻鄭計劃」。
6月24日,粟裕認為,豫東戰役不僅關係到能否扭轉中原戰局,而且能通過實踐檢驗集中主力於江北打大仗的戰略決策正確與否,因此在第二階段戰機已經出現時,為了戰爭全局的利益,應該發揚我軍連續作戰、敢打硬仗的精神,在多路援軍進逼的形勢下,必須爭取全勝,堅持完成第二階段預定作戰計劃。
粟裕致電軍委,表示堅持按照預定作戰計劃,集中優勢兵力,尋殲援敵於運動之中。次日,自蘇中戰役以後,對粟裕軍事才能極為欣賞、信任的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複電同意,認為「部署甚好」。26日,毛澤東針對有人「似嫌殲擊企圖太多太大」的意見,明確支持粟裕:「在此情形下粟(裕)陳(士榘)張(震)部署在睢杞通許之線(或此線以南)殲敵一路是很適當的」。(《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92頁。)面對強敵多路進逼,粟裕作出了一個既需要智慧,又需要膽略的決策。中原野戰軍幾位領導人對粟裕「吃肉」的本領有過評論。副司令員陳毅說:「粟裕同志渾身是膽!」
此時,蔣介石根本沒想到粟裕有這樣的智慧和膽量,他的統帥部還在判斷華野「似無積極企圖」,「必向津浦路前進」。因此,急令邱清泉兵團和區壽年兵團全力追堵,同時命令增援山東兗州的黃百韜兵團掉頭南下豫東,西面的孫元良兵團迅速東進,南面的胡璉兵團兼程北上,企圖在黃淮地區將華野主力圍殲。6月26日,粟裕命令華野部隊主動撤出已完全解放的開封,將空城讓了出來。邱清泉率第五軍急於搶佔開封,迅速開進,區壽年兵團因主官多疑,尚在睢杞地區猶豫徘徊,原本相距很近的邱、區兩兵團一夜之間拉開了40公里距離,為粟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戰機。
粟裕不待查明敵軍的具體部署,果斷命令隱蔽於睢杞地區的華野主力部隊,迅速楔入邱、區兩兵團之間,圍殲戰鬥力較弱的區壽年兵團。僅用6天時間,即殲滅區壽年的兵團部、整編第七十五師師部和第六旅1個團,接著又給增援的黃百韜兵團以殲滅性打擊,共殲敵5萬餘人。
在豫東戰役第二階段的關鍵時刻的7月6日,粟裕的華東野戰軍面臨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既要迅速殲滅區壽年兵團殘部,又要爭取殲滅援敵黃百韜兵團,還要準備對付可能來援的邱清泉、胡璉、孫元良3個兵團。因此,毛澤東命令中原野戰軍主力堅決阻住一路精銳援敵——胡璉兵團(十八軍)。他電示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保粟軍勝利,你們行動有二方案:(一)全軍(一、二、三,四縱)尾敵北進,直達睢杞地區;(二)以四縱尾十八軍北進直達睢杞,以一、二、三縱殲吳紹周。以上方案擇一而行。如不取第一案,則必須取第二案,務使十八軍於午灰(7月10日)前不超過睢杞」。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打鄭州「吃肉」沒辦法,只好重新「啃骨頭」。
毛澤東還不放心,又電示華野代司令員粟裕:「望粟(裕)陳(士榘)唐(亮)以一部進至淮陽地區,協同匡斌四個團阻擊十八軍,如無正規軍可派,可派地方軍」。粟裕當即電令冀魯豫獨立旅向南急進,並要他們偽裝主力番號,以阻止國民黨第十八軍北援。
此時,黃百韜兵團和邱清泉兵團從東西兩面向華野部隊進攻,胡璉兵團從南面向北進攻。尤其是黃百韜兵團增援積極,已經進抵靠近睢杞的帝丘店地區。
栗裕十分重視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中原野戰軍負責阻援的南面情況,專派一個偵察營監視胡璉兵團的動向。這說明粟裕對「啃骨頭」的中野是否上心是有疑慮的。
7月6日17時,偵察營電話報告,胡璉兵團(十八軍)的先頭部隊已突破豫皖蘇軍區兩個團的阻擊,到達距離睢杞戰場只有幾十華里的太康地區。
面對這種情況,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忍痛放棄已經到口的「肥肉」:被包圍的區壽年兵團整編七十四師和打癱黃百韜兵團。當機立斷,決定撤出戰鬥。毛澤東命令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務使十八軍於午灰(7月10日)前不超過睢杞」,他們「提前」四天放棄了任務。違背了當初向中央和粟裕的保證:決定調5個縱隊全力阻擊胡璉兵團北援,要攻打開封的華野部隊對南面敵人「可勿顧慮」。
此戰後,粟裕以軍事觀察家的名義發表戰役評論,沒有具體提到中野在南線牽制胡璉兵團,顯然,對擁有5個縱隊卻不能阻止胡璉一個兵團增援豫東是有想法的。陳毅為獲中野好感,竟於1948年7月24日致電粟裕並報中央,批評粟裕不具體提到其實不願「啃骨頭」,根本未完成中央任務的中野!
為著團結,粟裕很快複電以示檢討。但中野阻援不利,使豫東戰役未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給粟裕很深的印象。
1948年9月24日,粟裕提出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10月下旬,陳毅、鄧小平指揮的中原野戰軍進至徐州、蚌埠地區,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粟裕分析戰場態勢,預見到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將由戰略上配合作戰發展為戰役上協同作戰,戰役的規模也比原來設想的要大,華野在多數時候限於力量,需要中野阻援配合。如何協調作戰行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中野的積極性,不重蹈幾個月前豫東戰役的前車之鑒,是粟裕反覆考慮,但又不好明說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統一的指揮體制,最高首長請中野領導人擔任,才能消除「吃肉」與「啃骨頭」的區別。因為對於中野領導人而言,雖然是一樣的「啃骨頭」,但有勝利「第一功」之名,將士們些許閑話也是可以不管的。為此,粟裕向中央軍委建議,由已經到達鄭州前線的陳毅、鄧小平(劉伯承尚在豫西)統一指揮淮海戰役。10月31日,粟裕發電報給中央軍委、陳鄧、華東局、中原局,表示遵令於11月8日晚發起淮海戰役,同時建議:「此次戰役規模很大,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16頁。)。正面臨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會合以後的指揮問題的毛澤東欣喜複電:「整個戰役統一受陳鄧指揮」
初期參加淮海戰役的部隊,有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15個縱隊、暫歸栗裕指揮的中野第十一縱隊共16個縱隊,陳毅、鄧小平率領的中原野戰軍4個縱隊。中原野戰軍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
按照慣例,在一次戰役中,幾支部隊聯合作戰,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揮員指揮次要方向上的指揮員,先打響的部隊指揮員指揮後打響的部隊指揮員,兵員多的指揮員指揮兵員少的指揮員。但「淮海戰役」總指揮的名義是一塊極具誘惑力的乳酪,將來歷史的書寫是必不可少的。陳毅、鄧小平毫不推讓,馬上複電:「本作戰我們當負責指揮」,但自忖軍事能力有限,因此打個馬虎眼:「唯因通訊工具太弱,故請軍委對粟譚方面多直接指揮」。
實踐證明,淮海戰役中,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除提出中野第二階段攻擊黃維兵團外,從未有過其他全局性的決策,粟裕以「建議」形式促使軍委作出的幾點重大戰略、戰役決策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歷史已經證明,粟裕提出淮海戰役由中野首長統一指揮,是一個極高明的策略!
《眼底吳鉤:說不盡的粟裕》,東方出版社2016年10月版,簽名本可留言
※毛澤東眼裡干元帥事的大將——讀張雄文的新著《名將粟裕珍聞錄》
※粟裕與朱德的交往
TAG:掌上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