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家未嘗不愛畫」:張恨水對於畫的喜好有多深?

「詩家未嘗不愛畫」:張恨水對於畫的喜好有多深?

作者簡介:解璽璋,知名評論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二十餘年,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評論獎,著有《梁啟超傳》、《一個人的閱讀史》、《喧囂與寂寞》、《雅俗》等。

除了嗜戲、嗜書、嗜詩、嗜花之外,張恨水亦嗜畫。他曾有言:「詩家未嘗不愛畫,畫家亦未嘗不愛詩。」 這幾乎就是他的夫子自道。他幼年好畫,「除學校教師所授外,完全得之芥子園」。他認為,《芥子園畫譜》是初學者最實用的美術教材,「王安節用科學的手腕,編輯中國畫方法,其與《馬氏文通》,同為中國文藝界的破天荒之舉動,縱不絕後,實亦空前。舍芥子園畫集外,欲覓畫學津梁之線裝書,不可得也」。

《芥子園畫譜》

他總結《芥子園畫譜》的好處,指出:「如石之皴法,樹之點葉法,簡單明了,顯而易學。又如翎毛花卉之動筆法,亦從幼胡亂下手而未得其道者,故愚以為自習中國畫而不欲一臨芥子園,未見有好法也。」當然也有短處,主要在於只有筆墨,沒有色彩,也沒有水墨的渲染,不過,為當時的印刷條件所限,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張恨水不認為自己的畫技有多高明,他說:「我雖然有時也畫幾筆,但幼稚的程度比小學生描紅模高明無多。」 但是,張伍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說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父親對於自己的畫,還是『自視很高的』。有一次父親和幾個老友在一起閑談,有人說父親的散文比小說好,詩又比散文好。父親自己則說:『都不好,我的畫好。』」 我們很難判斷「張恨水」對自己的這兩種評價,哪個更接近事實真相。不過,在張伍看來,「父親的畫確實不錯,他的花卉,在洒脫中蘊涵著一股秀逸,是所謂的『文人畫』」。

張恨水

張恨水究竟畫得如何,我們也許很難得出結論。因為,他的畫保存下來的很少,在此糾纏意思不大,倒不如暫且放過一邊,不加深論。當然,揮毫作畫是他的所愛,筆墨紙硯和顏料杯之類是案頭必備的,有感覺、有心情的時候,總要塗抹幾筆。他還有個習慣,喜歡大年初一躲在書房裡閉門作畫,「十餘年來,予除夕好作詩,元旦作畫,雖在巴山草屋中,故態不除」。 其實不止巴山草屋,回到北京後,這個習慣仍沿襲下來,幾十年都未曾改變。據張伍記載:「來了拜年的朋友,便請到書房談話,好在他的朋友也大都是同道中人,可以共同品畫,甚至合作揮毫。」

張恨水畫作

他喜歡畫,但他從來沒把自己的畫視為了不起的作品。對他來說,作畫與作詩填詞一樣,都是自娛自樂、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目的既已達到,畫了什麼或畫得如何,並不重要,所以,往往畫過便丟在一旁,隨意處置。據說,客居重慶郊外南溫泉時,他的畫有時也充作「補壁」之用。這種做法本身又何嘗不是文人之「雅好」,非俗人所能為也。他既以這種態度為之,當然不肯為「潤筆」而作畫,遇到攜巨款來求畫的,無奈之中,也只好以「仆病未能」,婉言謝絕,以示文人之清高。

謝璽璋:《張恨水傳》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反擊!反擊!終極目標:蘊藻浜兩岸反攻作戰
「作人作文」,錢鍾書暗諷周作人?錢氏小說《貓》的原型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