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像魚像蟲又像蛇?這個奇葩生物究竟算什麼

像魚像蟲又像蛇?這個奇葩生物究竟算什麼

上圖的生物屬於蚓螈目(又名無足目),是兩棲動物中的一員。相較於它們的親戚青蛙和娃娃魚(大鯢)來說,蚓螈目著實沒什麼存在感。蚓螈目是兩棲動物中物種數量最少的一個類群,目前僅知200餘種,見於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它們身形呈圓筒狀,不具四肢,體表光滑又富有粘液,活脫脫一副超大號蚯蚓的模樣。

水生到陸生的先驅者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現生兩棲動物超過7900種,分隸於3目,分別是無尾目有尾目蚓螈目

在兩棲動物中,無尾目的物種多樣性最高,已知約7000種左右,這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青蛙、蟾蜍等。有尾目則是一個相對較原始的類群,目前已知約700餘種,通常具有長長的尾巴和短小的四肢,形似蜥蜴但不具鱗片

人們俗稱為「娃娃魚」的大鯢就屬於有尾目。圖片來源:KENPEI /Wikipedia

兩棲動物,顧名思義指的是一類適應水陸兩棲生活的動物,但並不意味著所有水陸兩棲生活的動物都屬於「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的英文名「Amphibian」來源於古希臘語「?μφ?βιο?」一詞,意為「具有兩種生活的」。這個詞在被創造之初確實也被用作形容那些營水陸兩棲生活的動物,例如海豹、水獺等,到後來才逐漸成為指代兩棲動物的專有名詞。

《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中的蛙類繪圖。圖片來源:Ernst Haeckel/Wikipedia

兩棲動物是脊椎動物從水生邁向陸生的先驅者。既然是先驅,那麼必然有它適應陸生的局限性,那就是依然不能脫離水環境完成繁殖與發育。

通常來說,兩棲動物的卵及幼體階段不能離開水環境生存,在經過一系列變態發育後,在水中呼吸的鰓逐漸消退,原本似魚的身形逐漸長出四肢,慢慢轉為使用肺兼以皮膚呼吸的成體。這樣的轉變使得它們能夠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真正實現水陸兩棲。

綠池蛙(

Rana clamitans)的生活周期。圖片來源:LadyofHats /Wikipedia

生活在中國的蚓螈

蚓螈雖然長相奇葩,但知名度卻不高。我們中國其實就生活著一種蚓螈——版納魚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它也是我國所產唯一一種長有鱗片的兩棲動物

版納魚螈背面一般呈紫褐色或紫黑色,腹面為淺黃色或黃褐色,全長30—40厘米,軀幹部分具數百道細密的環褶,每一道環褶的表面具有非常細小的圓鱗。圖片來源:gonefroggin.com

它們生活于海拔較低且植物茂密的熱帶,亞熱帶森林的潮濕環境,常棲於溪流、小河附近,白天多伏於石縫、土洞內或樹根下,夜間在泥土中覓食蚯蚓。

之所以被稱為版納魚螈,是因為該種最早的模式標本採集於雲南西雙版納地區,但其分布範圍可延伸至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圖片來源:bionames.org

視力不佳的好媽媽

因長期在泥土中掘洞生活,版納魚螈視力不佳,那麼它們是憑藉什麼感知外界,尋找食物的呢?

答案在於吻端具有一對短小的觸突,觸突內有豐富的神經與大腦相聯,泥土間再小的震動也逃不過它的感知。不過觸突是成年魚螈才具有的器官,幼年的版納魚螈採用另一套更為原始的感覺器官。初生的幼螈全長僅有6~8厘米,好似一條小泥鰍,巧的是,它們具有和泥鰍等魚類相同的感覺器官——側線。

鯊魚的側線分布。圖片來源:Chris huh/Wikipedia

側線主要分布於幼年魚螈的頭部及體側,多為不連續的虛線狀,其內部是一條充滿粘液的小管,當有物體接近水壓發生變化之時,水會通過側線管上的小孔進入管內,引起一系列壓力變化,最終化為電信號傳導至大腦並形成感覺。

在生兒育女這件事上,版納魚螈再一次體現出了奇葩特質。每年4~5月是版納魚螈的繁殖期,完成交配後的雌螈會到溪邊有遮蔽物處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用身體掘出一片淺凹地,在其中產下30~60枚卵。卵外圍裹有一層透明的卵膠囊,卵膠囊的一端延伸出細絲,諸多卵粒以此相連(下圖3-4所示)。

大多數的魚螈具有兩棲類中極少見的護卵行為(圖2所示),雌螈會不吃不喝地盤繞與卵粒之上數周之久,直至受精卵發育成幼螈(圖1),媽媽才會拖著疲憊的身軀離去。(圖中為雙帶魚螈)圖片來源:Hans Gadow/Wikipedia

版納魚螈自被科學描述至今不過短短30餘年,但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正在影響它們的生存,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這個兩棲類中的「奇葩」,願它們在土壤下的世界長存。

知識點八年級生物上

兩棲類的主要特徵: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以輔助呼吸。

編輯:栗子先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少年 的精彩文章:

「我和同學之間,是純潔的金錢關係。」
好好學習就可以不用刷碗?可你得刷試管呀

TAG:果殼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