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名物理學家聯名譴責,他究竟說了什麼?
2018年10月2日,Donna Strickland與其他兩位物理學家共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她是繼居里夫人和瑪麗亞·格佩特-梅耶之後,第三位獲得物理學獎的女性。然而,就在她獲獎的前幾天,一名物理學家卻公開宣稱,「物理學是由男性創造和建立的。」他的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隨即,18位物理學家便在「Particles for Justice」網站上發表了一封公開譴責信。
高能物理學界聲明
這份聲明是基於廣泛報道的事件、公開的幻燈片和目擊者的描述。所有的作者和簽名者只代表他們個人而不代表所在機構。
2018年9月28日,著名粒子物理學家Alessandro Strumia在CERN發表了一次演講。Strumia是比薩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是現任CERN理論系的研究員。在這次演講中,他認為理論物理學中男女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天生能力較差」。作為粒子物理學家,Strumia的行為和他對高能物理學中女性的觀點讓我們震驚。
在此,我們首先以最強烈的措辭聲明,任何人的人性,無論他的先賦認同,例如種族、民族、宗教、殘疾、性別認同、性別表達或性取向認同是什麼,都不能因此被議論。物理學和科學就像藝術、音樂和文學一樣,是所有人共同繼承的一部分財富,我們應該努力確保每個人都有稱為一名科學家的平等機會。基於先賦認同的歧視問題是一個道德問題,我們發表這份聲明是為了確認,歧視在我們這個領域中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特徵,無論它有多麼普遍。很明顯,我們的社會環境截然不同地影響了那些因先賦認同而向來被邊緣化的人們的參與。多年以來,女性和性別研究、科學和社會研究、物理教育研究、人類學、社會學、哲學、黑人研究等領域對於這種邊緣化是如何引起的已經有了多種說法。Strumia的演講先是以科學嚴謹的虛飾為開端,隨之而來的卻是公開的歧視和人身攻擊,對此我們予以無條件地譴責。
其次,我們強烈地表達我們的觀點,那就是Strumia提出的科學案例根本是毫無根據的。我們都清楚,Strumia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濫用自己在物理學領域的資歷,把自己當成專家。此外,我們當中熟悉相關文獻的人都知道,Strumia的結論與專家的結論有著明顯分歧。將關聯性與因果性混為一談是他頻繁出現的一個基本錯誤。儘管Strumia聲稱要證明自己對女性沒有歧視,但是他的論點卻是根植於對現有數據的局限性和偏見性的解讀,以至於提倡一種針對女性的偏見性觀點。
Strumia展示的數據的來源及有效性尚且未被證實。但是,即使我們接受這些數據的表面價值,在所有情況中都存在對它們明顯不同的解釋,這些解釋是從上述的社會科學學科發展出來的,不受他的結論的控制,並且與他的結論有著直接的矛盾。
下面給出的是一些矛盾的例子,按它們在演講中出現的順序列出:
Strumia認為,與科學相比,人文學科中女性所佔比例更大,這是駁斥在科學領域存在歧視的證據。據稱,這是因為人文學科中對與錯的區別「不那麼明顯」,因此,如果人們想要歧視的話,在人文學科會更容易。這一論點不僅在學術上非常傲慢,而且它沒有試圖控制另一種顯而易見的觀點,那就是,在科學領域女性人數更少是因為系統性的阻礙和歧視。這種阻礙和歧視的存在確實已在許多地方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例如Hodari et al.,Johnson et al.的文章,以及NASEM最近關於科學、工程和醫學等學術領域性騷擾的報告。
Strumia認為,在制度性的歧視更為明目張胆的國家,女性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表現更好,這表明女性在物理學領域較弱的表現與歧視無關。被這種說法忽略的除了文化上的差異,還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即這些國家的女性在學術之外的就業選擇更少。如果不控制這些影響因素,任結論都是毫無意義的。
Strumia認為,由於男性和女性引用同一篇論文的比例或多或少相同,因此男性並沒有歧視女性。然而,參考文獻的選擇不僅受到下意識歧視的影響,還受到無意識偏見的影響。這種無意識的偏見在男性和女性身上程度相似。即使沒有這種可能的影響,相同的引用率最多也只能說明男性和女性科學家同樣能夠識別自己所在領域被引用最多的論文。正如我們下面所討論的,引用次數並不能代替質量。
Strumia認為,由於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都是男性發表的,這就證明男性本質上更擅長物理學。然而,在內在能力和論文引用次數之間,有一個巨大而複雜的過程——物理學家是如何被培養、訓練、僱傭、認知的。即使在教授級別,歧視仍然有著重要影響,例如,女性研究人員獲得的望遠鏡使用時間與男性並不相等。如果不徹底了解這些過程,就不可能對人的先天能力得出任何結論。
Strumia抱怨說,有一個職位僱用了一個女性,卻沒有僱傭他,儘管他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比她更多。他甚至將自己的論文引用次數與該職位的遴選委員會的一位(女性)成員進行比較。這些信息對於理解Strumia作出這種演講的心理無疑是有用的,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招聘過程中存在不公正。確實,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論文引用次數會不斷積累,有些原因值得稱讚,而有些不值得,用論文引用次數作為科學質量的替代品是很有問題的。任何負責任的招聘過程所都會考慮遠比論文引用次數更多的因素,特別是對於管理職位,就像問題中這個職位的情況一樣。將論文引用次數作為一種衡量標準是不恰當的,例如在Strumia的論文引用中,有近三分之一來自於他與數千名作者共同合著的關於CMS希格斯發現論文,對此,我們可以有把握地斷定,作為一項實驗合作中的理論助手,他的貢獻是有限的。還有數百個引用來自於一篇關於CERN的漲落的論文,描述的是統計不顯著的750GeV漲落會隨著更多數據的獲得而消失。作為物理學家,我們習慣於對觀點和理論進行有力而激烈地爭論,但是, Strumia利用演講的機會,對那些積極努力改善物理學中少數族裔和白人女性地位的科學家進行個人攻擊,只因在某個時刻別人獲得了他沒能得到的工作而生出的嫉妒,這是可悲的,也是令人無法接受的。
另一個被Strumia用作證據的主張是,隨著事業的發展,女性的論文引用次數比男性增長得更為緩慢。然而,他的數據沒有控制很多因素,其中包括社會期望,這可能導致女性在家庭中更多地擔任主要的看護角色,或者在職業生涯早期擔任更多的部門角色。事實上,相比於假定女性不如男性,這些因素或許能更好的與他列舉的數據吻合,因為他所聲稱的那種下降是從博士後水平之後才開始。
Strumia認為,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這一事實證明了在科學領域並不存在歧視。然而,任何對一個群體進行壓迫的過錯,並不因嘉獎了該群體中的某個傑出個體而被抹滅。此外,應該指出的是,在研究和獲得諾貝爾獎的過程中,居里夫人都面臨過仇外與性別歧視的阻力。儘管有這些阻力,她的成功卻是英勇的、令人欽佩的,而且並不是像Strumia認為的那樣,受到了物理學界熱烈的歡迎。此外,至少有四名與粒子物理學有關的女性,被普遍認為理應獲得卻沒能獲得諾貝爾獎,而有些情況下她們的男性同事卻獲得了諾貝爾獎:吳建雄(用實驗證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Vera Rubin(研究星系旋轉問題,這是暗物質存在的證據)、Lise Meitner(發現核聚變過程,提出原子核「液滴」模型)、Jocelyn Bell Burnell(脈衝星的發現者)。雖然我們非常高興看到DonnaStrickland教授的成就在今年得到認可,但是,這距離上一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過去了55年,因此,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這個領域的女性要想獲得成功不再面對任何外部障礙。這些著名的女性成就沒能得到正式承認的案例表明,在所有層面都可能發生著類似的遺漏。這也為先前談到的論文引用次數差異提出了另一個可能原因。
Strumia認為,實際上是男性經歷了歧視,因為他們更可能在戰爭中服役,並被徵用作強迫勞動。儘管所有性別的許多有才華之人仍因戰爭和衝突而面臨障礙,但這些擔憂並不是當今在歐洲或北美出生長大的大多數白人男性物理學家所需經歷的。Strumia還錯誤地引用《伊斯坦布爾公約》的話,稱男人不應該受到歧視。而實際內容卻是:「在本公約的條款下,為了防止和保護女性免受基於性別的暴力而採取的必要的特別措施不應被視為歧視。」(《伊斯坦布爾公約》,第1章,第4.4(6)條)
最終,對因果關係的解答總是微妙的,需通過精心設計的研究。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而在事後進行數據挖掘,則充滿了基於對數據中關聯性的誤解而得出的錯誤結論。
除了這些科學上的缺陷,我們重申,Strumia的論點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的。利用這樣脆弱而不堪一擊的理由來貶低有色科學家和白人女性科學家的能力與合法性是可恥的,這顯示出對超過一半的人類的深深蔑視,這種蔑視顯然來自於科學邏輯之外的某些來源。這將增加那些每日都身陷抗爭的女性、性少數群體、來自於傳統上被漠視的群體的男性的障礙。對於那些受Strumia的職業影響力影響的人,例如寫推薦信和做出聘用決定的極少數人,尤其如此。
最後我們還要強調,為了促進與研討會對立的議題而向組織者歪曲自己的演講主題是多麼的不道德。對組織者中的一員進行人身攻擊更是惡劣。
我們也希望整個物理學界已經從這一事件認識到,關於性別或其他先賦認同的研討會的發言應該包括被認可的專家,以及對關於手頭話題的講話與文章以一種適當的方式進行記錄,而且,組織者應該尋求這些專家的指導。除了其他學科外,物理學和天文學也是許多社會物理學和物理哲學的內部專家的聚集地。這一刻提醒我們,要關注他們的工作。
作者:Matthew Buckley、Sean Carroll、Kyle Cranmer 、Djuna Croon、Sonia El Hedri、Daniel Harlow、Seyda Ipek、David J. E. Marsh、Sam McDermott、Chanda Prescod-Weinstein、Matthew Reece、Pearl Sandick、Nausheen R Shah、Brian Shuve、Tracy Slatyer 、Tim M.P. Tait、Graham White、Tien-Tien Yu
目前,已有數千名來自高能物理學的研究人員、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其他領域的學術人員在這封公開信上簽名。
資料來源:
[1] https://www.particlesforjustice.org/#authors
※微生物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
※頂級期刊上的部分社會科學論文無法復現,是危機還是機遇?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