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歷史上352位皇帝,都應感謝的是一位22歲的小夥子

我國歷史上352位皇帝,都應感謝的是一位22歲的小夥子

原標題:我國歷史上352位皇帝,都應感謝的是一位22歲的小夥子


歷史上國君有很多,他們的奇葩事也有一大堆,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一些國君死法有很多,有被殺死的,有自盡的,還有餓死的,吃丹藥死的,最可笑的還有掉進糞坑淹死的。比如可憐的晉景公。


1.簡評一個重要國君。

但無論這些國君怎麼死的,他們有的改變歷史進程,有的則會改朝換代。今天我們講這段史料,主要是因為一個國君之死改變歷史進程的事。我們都知道,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其實秦始皇能當上皇帝,他最應該感謝一位22歲的小夥子。


為什麼這樣說呢?


讓我們先從秦始皇曾祖爺爺說起,也就是歷史上秦昭襄王,這是奠定秦國統一天下的一個很厲害的君主。其實秦昭襄公本來與國君之位無緣,全因他的哥哥秦武王的一個愛好,使秦昭襄王即位當了國君。


秦武王叫贏盪,他是秦惠公的長子,他爺爺就是秦孝公,就是那個靠商鞅變法而強國的秦國君主。到了贏盪這一代,秦國帶著商鞅變法的成果,已經成為西北一霸主,開始雄視天下了。


秦武王18歲繼位,正是人生最好的年紀。人們會問這樣年輕能擔當重任嗎?其實秦武王也是秦國一代明君,此人上台後就把靠嘴吃飯的張儀趕走了。因為秦武王早就煩他了,認為靠這樣的人,早晚得把秦國帶到溝里去。

2.拿下重要城池。

秦武王上任後開始為秦國開疆拓土,但他往東征伐首先要面對的是韓國,而要攻打韓國,就要攻打宜陽縣。雖然這個縣不大,但地勢很高,有重多精兵在這裡駐守,他們主要任務就是防止秦國來犯。



秦武王知道韓國這個重城不好攻,於是就去聯合魏國。但魏國很奸,他們知道韓國被秦國滅了,下一個就是魏國。既然魏國不幫,那就自己打。於是秦武王派大將甘茂率軍攻打宜陽。但甘茂攻打了5個多月都沒下打下宜陽。此時秦武王想撤兵,但甘茂又問秦武王要兵。於是秦國把全國精兵拉到前線去。不久,甘茂攻下宜陽,韓國趕緊向秦國求和。

秦武王攻打宜陽這場戰役,在戰國時並沒有過多記載,在歷史古戰爭中很不起眼。其實這場戰爭很重要,宜陽丟失,秦國可以輕鬆東進!

3.外交能力強。

秦武王不僅能打,還善於抗外交。當時秦國最大的對手是楚國,秦武王知道楚國塊頭很大,如果硬和楚國打,占不了便宜。於是他聯合很遠的越國,與越國秘密結好,讓越國在楚國東南邊牽制楚國,這樣秦國的壓力就小了。


對付最近的魏國,秦武王也有招。他聯合齊國和韓國打壓魏國。當時秦武王剛繼位,魏國想欺負一下年輕的秦武王,沒想到齊國與韓國卻與魏國打了起來。因為韓國也不願看到魏國強大。魏國沒辦法,只得向秦國求和。


秦武王把東邊的各國穩定了。此時秦國里的蜀國又有作亂的,於是秦武王又率兵平定蜀國叛亂,秦國穩住了後方。秦國最後的統一,秦武王提前把基礎打好了。


4.因愛好喪命。

秦武王不僅戰略和戰術厲害,而且他有一個愛好,就是玩「舉鼎」。秦國好武精神也培養了秦武王的身體,他身體結實,而且在國內經常組織舉鼎比賽,凡是能和秦武王較量一番的,秦武王就封他為官。


可是秦武王這一愛好,終於使他喪命。有一天,秦武王在眾大臣面前再次展示舉鼎,卻不小心失手,把自己的頸椎砸斷,當場吐血,不久秦武王便死了。


由於秦武王年輕還沒有孩子。史料記載中,秦武王連妃子都沒有。死後秦武王的弟弟秦昭襄王繼位,這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如果秦武王不死,根本不可能有秦始皇的事。那時如果統一全國,「皇帝」這一稱號都沒有。所以歷史上352皇帝都應感謝秦武王,如果他一時不失手,歷朝皇帝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稱呼呢?


參考資料:《左傳》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劉邦臨終前向呂后託付5人,劉邦指定第5人的官職,15年後應驗了
慈禧最愛寶貝被第一夫人得到,47年後流出國外,75年後去向成謎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