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個字,讓諸葛亮兩次敗北,相同的八個字,成就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八個字,讓諸葛亮兩次敗北,相同的八個字,成就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三國,歷史愛好者談論最多的一個時代,諸葛亮,三國最耀眼的一個人物。其才能,當世能與其並論著鮮有。當諸葛亮遇到司馬懿,就好比非常不喜歡吃榴槤的人,嘴裡硬生生的塞了一個榴槤。

眾所周知,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七年後也就是公元228年起到公元234年,六年時間諸葛亮一共對曹魏發動五次征討,最後兩次曹魏上場接招的都是司馬懿。司馬懿和諸葛亮的首次交鋒:當勢如猛虎的蜀國大軍到來時,司馬懿應對的計策就一個字「守」。

一字計策,簡單明了,而且剛好擊中蜀軍七寸。眾所周知,蜀軍長途行軍,糧草補給是一個大問題,因此諸葛亮只想同魏軍決一死戰。司馬懿心裡很明白諸葛亮想法,於是就和諸葛亮打持久戰,實在不行就退。等到蜀軍糧草耗盡,三軍士氣降到谷底之時,司馬懿就派大軍正面衝殺,把丟掉的城池挨個拿回來。

第四、第五兩次北伐,諸葛亮都被司馬懿這招打的沒有脾氣,最後只能嘆然退兵。總結一下司馬懿兩次能完勝諸葛亮的原因,其實就八個字「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歷史滾輪不停滾動,隋朝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各地群雄爭相鬥法,都想爬上高山之巔,登上皇帝寶座。當時比較強大的有薛舉、王世充、李軌、李淵李世民父子等勢力,但最後全做了李淵的踏腳石,更直接的可以說是成了李世民的踏腳石。當時李淵父子實力不是最強的一方,地盤也不是最大的一方,可是卻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為什麼李世民能成為最後的勝者呢?才能?才能是原因之一。猛將?不是!唐初時期,李世民手上可沒什麼大將,秦叔寶、尉遲恭還在瓦崗寨,李靖只是個小官。其實究其原因,也是八字「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據記載:公元618年,軍閥薛仁果(作戰勇猛,被稱為萬人敵)同李世民在高墌交戰,面對薛仁果,李世民就下達一個命令:「死守,待敵軍疲軟、士氣低落時,再同其交戰,違令者斬」!

當時,兩軍對峙長達兩個月,李世民軍隊拒不出戰,等到薛仁果軍糧草殆盡,士氣降至谷底,毫無戰鬥意志時,李世民馬上派出軍隊,同其決戰,一戰讓薛仁果軍隊近乎覆沒。公元619年,李世民對上宋金剛、劉武周時,再度採用「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八字計策。雙方對峙近半年,最後耗盡敵軍糧草,軍心渙散,準備撤軍時,李世民大軍殺聲震天,發動決戰。後來對戰竇建德,李世民再次採用八字計策,完勝。李世民只用一招,就擊潰幾大強敵,最後讓大唐一統天下。所以說方法老套、過時沒關係,只要有效就是好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一仁將,在外征戰五十八年,歷經大小戰鬥百餘次,卻不見一處傷口
名將:只要給我五千兵馬,我能殺到敵國皇宮,結果卻被皇帝滅族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