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抗戰老兵川軍黃開仁 掩護友軍撤退 目睹李家鈺犧牲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韓雨霽 攝影 謝凱
/老兵檔案/
黃開仁,96歲,四川蒲江人,曾是川軍第36集團軍機要室譯電員,上尉軍銜。跟隨著名抗日英烈、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開赴山西、河南等地,參與中條山戰役、洛陽會戰等。見證李家鈺與朱德互贈電碼本。抗戰中,目睹李家鈺被日軍偷襲身亡,後從日軍集中營中逃出。2015年9月3日,受邀前往北京參加「9.3」大閱兵。
鮮血染紅山坡,目睹戰友倒下,空氣中瀰漫死亡的味道……
對於黃開仁而言,在抗戰期間,這樣的畫面根本不會陌生,它們就像刀子般刻在心底,讓他至今都無法忘記。
尤其是1944年,麥子抽穗的季節,他最敬重的川軍將領李家鈺,遭遇日軍的伏擊,倒在了河南陝縣旗杆嶺的麥田邊。在黃開仁面前,李家鈺艱難寫下「速調104」後,壯烈犧牲。
這個場景,在黃開仁夢中不知出現過多少次……
1944年,侵華日軍發起豫湘桂戰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屢屢失利的日軍,急需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做最後掙扎。在第一階段的豫中會戰中,日軍動用近15萬兵力,為打通平漢鐵路南段,向鄭州、河南一帶發起進攻。
中方部隊幾乎一觸即潰,37天連丟38座縣城。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畏首畏尾,對戰事猶豫不決。李家鈺連續兩次提出主動出擊、牽制日軍建議,均未被採納。
黃開仁仍記得,1944年5月10日,蔣介石曾打來一個電話,李家鈺聽完後神情凝重。原本,這通電話是為了找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的,但蔣鼎文已經撤退,聯繫不上,只剩駐紮在新安縣的李家鈺部隊。
蔣介石告訴李家鈺,他幾晚都沒有睡著,只有把掩護大軍撤退的重擔壓在李家鈺身上,並一再拜託。當時黃開仁只有22歲,在李家鈺身邊任職已有5年,從李家鈺的神情來看,黃開仁知道這個任務並不輕鬆。
此時,李家鈺名義上是36集團軍總司令,但其實手裡只有6個團兵力,其中兩個團回川接兵,只有4個團能投入戰鬥。李家鈺的任務,是率領這4個團,給身後數十萬友軍爭取1-2天的撤退時間,不然一戰區的剩餘兵力會被日軍包圍。
「其實,在這通電話打來前,撤退中的蔣鼎文曾找到李總司令要物資。李總司令通知人拿去了大米、火腿、罐頭給他們。」黃開仁說,這蔣鼎文前腳剛走不久,蔣介石的這通電話就來了。
「我們只能奉命堅守,一路且戰且退,5月21日,到達河南陝縣旗杆嶺附近。」他說,旗杆嶺一面臨坡,一面是參差不齊的麥田,「當時178師在前面,總部在中間,後面是47軍104師,總部所在位置應該說是很安全的,卻最後還是中了埋伏。」
在當天上午,他們發現旗杆嶺上有人影晃動。警衛隊朝對方高聲喊話,得到的答覆是河北民兵,而且報出一個李家鈺熟悉的名字,部隊因此放鬆警惕。
沒想到的是,178師安全過去不久,麥田裡突然有炮彈打來。「全是日軍和偽軍,我們這才明白遭了埋伏。」黃開仁說,隨後李家珏迅速組織反擊。就在此時,他看到李家珏頓了一下,衣服上開始滲血,「我知道李總兵司令中槍了。」
隨後,李總司令慢慢靠向麥田地,已經說不出話來,只是顫抖的掏出小本子,寫下「速調104」。之後,就再也沒醒來。
黃開仁頓了頓,整理好情緒,他始終不敢相信李家鈺就這麼犧牲了。
部隊被打散了,身後機槍還在響,士兵們各自逃散。黃開仁背著那本電碼本,從一處坡地跳了下去,和其他士兵躲在了一處山洞中。
但很快,日軍搜尋到這處山洞。「我們所有人把一切絕密資料,都撕碎了丟下了懸崖,我找了個地方挖洞把電碼本埋了起來。」黃開仁說,之後他們被日軍俘虜,帶到了河南一處叫山西會館的地方關押,「那裡就是日軍的一個集中營,全被拉去做苦力了。」
【下期預告】
李家鈺犧牲後,黃開仁等不少川軍戰士,被日偽軍俘虜送到集中營。集中營的生活異常困苦,為了逃離這裡,黃開仁與另外一名士兵,開始了一場「越獄計劃」……
※500餘名志願者街頭宣傳 眉山啟動志願者創文宣傳引導行動
※浣花溪滄浪湖引入生態自凈系統 水質由劣五類變三類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