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邊日本侵台,一邊南疆被占,清政府為何選擇先鞏固「塞防」?

一邊日本侵台,一邊南疆被占,清政府為何選擇先鞏固「塞防」?

郭曄旻

1876年,為收復被阿古柏匪幫竊據達十年之久的新疆,清廷陝甘總督左宗棠揮師西進。這場戰爭的勝利,讓左宗棠從此名垂青史,也使胡雪岩圓了「紅頂商人」之夢。


一邊日本侵台,一邊南疆被占,清政府為何選擇先鞏固「塞防」?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瀟湘大道的雕塑《湘江夜話》,以林則徐(右)和左宗棠1849 年在長沙湘江邊會面,並徹夜長談抵禦西方列強入侵、保衛新疆的歷史故事為主題


鳩佔鵲巢

公元1759年,清軍平定天山南北,將這塊漢代西域都護府、唐代安西都護府的故土,重新歸入了大一統王朝的版圖。乾隆皇帝遂取了「故土新歸」之意,將這塊廣袤達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命名為「新疆」。到了一百多年後的1864年6月,庫車的一群無力繳納糧賦而被迫服勞役的百姓發動了起義,星星之火引發了全疆暴動。這場起義雖然傾覆了清朝在新疆的統治,但是領導權卻落到了大大小小的「伯克」(突厥語意為財主、貴族)們手裡。這些利欲熏心的封建主各自割據,互相混戰,致使天山南北一片混亂。最終,整個南疆都落到了一個名叫穆罕默德·雅霍甫的外國人手裡,此人在漢文史籍上被稱為阿古柏。中國的大好河山卻被一個外國人所割據——「鳩佔鵲巢」正是對這段動蕩歷史中最為荒誕一幕的真實寫照。


一邊日本侵台,一邊南疆被占,清政府為何選擇先鞏固「塞防」?

阿古柏像

阿古柏大約是在1820年出生在中亞歷史文化名城塔什干附近。1847年,不滿三十歲的阿古柏出任阿克麥吉特(意為「白色清真寺」)伯克,成為擁有自己勢力的一方諸侯。

1866年,阿古柏帶著六十八個死黨從浩罕竄入新疆,在封建主們的混戰中漁翁得利。1867年,天山以南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都被消滅,阿古柏自稱「畢條勒特汗(洪福之汗)」,建立了所謂「哲德沙爾汗國」,開始了他長達十餘年的統治。

1870年,阿古柏甚至侵佔了烏魯木齊和吐魯番。但他貌似強大的政權,根基仍舊十分脆弱,按照當時曾潛入喀什噶爾「訪問」的俄國軍事觀察員、三十年之後曾在日俄戰爭中擔任俄國「滿洲軍總司令」的庫羅巴特金上尉的看法,儘管阿古柏取得了南疆「所有城鎮的統治大權」,但「沒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因而,他從一開始執政的時候起,就決定依靠軍隊的力量。」為了籠絡追隨自己亡命入寇新疆的浩罕軍人,阿古柏在佔領區恢復了中世紀軍事封建采邑制度。軍官們按不同級別領有相應大小的采邑。他們並不拿阿古柏的工資,其收入來自於轄區徵收的賦稅,數額多少完全取決於這些人的意願,抑或是良心。

可想而知,「洪福之汗」治下的人民會有什麼「洪福」可言:在名目繁多的「常規」稅種之外,每個禮拜還要交納一次保護費(美其名曰「警察捐」)。殘酷的剝削使得勞動者大多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淪為奴隸的各族人民在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地的「巴扎」(市場)上出售。


「塞」「海」之爭

差不多在南疆爆發起義的同時,天京失陷,太平天國運動走向終結,大清帝國的首次近代化的努力——洋務運動也開始興起。當時的史家不無溢美地將這段時期稱為「同治中興」。龐大的帝國在付出駭人的代價:中國人口從1851年的4.36億,減少到1867年的大約2.8億。之後,終於開始緩慢地恢復秩序和元氣,「收復阿古柏竊據的新疆地區」隨即擺上了清廷的議事日程。1873年11月,時任陝甘總督的「中興名臣」左宗棠調兵遣將,準備發兵新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1874年發生了日本侵台事件。此事雖然最後和平了結,但圍繞著「海防」與「塞防」孰輕孰重,清政府內部發生了激烈辯論。鴉片戰爭以來,大清帝國突然意識到自己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竟然是「從海上來」!而大清的水師既不能殲敵於海上,炮台亦不能禦敵于海岸,加強海防順理成章地成為朝野的共識。可是建設海軍費用不菲,購買一艘大兵艦動輒就是幾十萬兩白銀。因此,以「海防」為重,停止出兵新疆,把經費用于海防,就成為朝廷上不小的呼聲。所謂「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持此論調的便是另一位清廷重臣——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


一邊日本侵台,一邊南疆被占,清政府為何選擇先鞏固「塞防」?

李鴻章像

守舊派官員大多反對放棄新疆,比如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就斥責洋務派在改變了「祖宗之法」的同時,也丟棄了「祖宗之地」。保守的思想和愛國的精神,在這時顯出了不那麼協調的一致。

以當時的形勢論,慾壑難填的沙俄侵略者在征服中亞細亞的同時,以「代為收復」的名義武力強佔了我國伊犁地區,進而要求阿古柏政權臣服。可以想見,如果清廷放任阿古柏政權的存在而不去剿滅,所謂「哲德沙爾汗國」盤踞的大片中國新疆的土地,也會像希瓦、布哈達、浩罕這幾個中亞汗國一樣變成俄國的下一份盤中餐,而十九世紀的沙俄在東方的侵略擴張行動,從來是沒有盡頭和界限的。左宗棠在奏摺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正因為海疆多事,所以才要一勞永逸地解決新疆的阿古柏政權,以便集中全力經營「海防」。不然,就會「我師退一步,則俄人進一步;我師遲一日,則俄人進一日」。放棄新疆就是自撤藩籬,沙俄必將得寸進尺,不但甘肅和陝西堪憂,就是北路的科布多、烏里雅蘇台也失去保障,這樣北京城也會喪失門戶,後果不堪設想。清政府考慮到攸關北半個中國的存亡,最終決定採納左宗棠的意見。一場「海防」和「塞防」的爭論才告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軍屢屢失利,「陣圖」在其中要承擔多大責任?
為何說清朝的太監最慘?李蓮英權力不大,三十年總管只攢下這點錢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