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晚年犯錯,引發一場大動亂,導致清朝徹底衰敗
清朝在乾隆皇帝統治前期,達到全盛的局面,疆域遼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存銀在達到8000萬兩之多。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正式退位,正當人們沉迷在「康乾盛世」的迷夢中時,南方卻爆發了一場巨大的動亂。這場戰亂導致清朝一蹶不振,徹底走向衰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場戰亂就是著名的川楚白蓮教亂,也稱之為白蓮教起義。戰場起義爆發於嘉慶元年,持續九年的時間,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這場戰亂雖然爆發於嘉慶年間,但卻和乾隆帝有著直接的關係,也可以說正是乾隆皇帝的一錯再錯,導致爆發戰場起義,將清朝推入衰敗的深淵。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在位初年,勵精圖治,勤於政事,可以到了乾隆中後期,乾隆帝志得意滿,開始追求享樂,大肆修建宮殿園林,同時不斷進行戰爭,導致王朝走向衰敗。與此同時,乾隆帝重用和珅,創立議罪銀制度,導致清朝吏治腐敗,貪官橫行,許多農民失去土地後,被迫成為流民。
乾隆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間,數十萬流民為了謀生,先後湧入川楚陝交界地區。此地位於三省交界處,地方官橫徵暴斂,導致民怨沸騰。同時清朝在該地區統治極為薄弱,遇到事情,三省相互推諉。也在這個時候,民間秘密組織白蓮教在這一地區迅速傳播,形成了非常大的勢力。
嘉慶元年正月初七,湖北宜都境內的白蓮教首領張正謨、聶傑人首先發難,接著襄陽地區的教眾在在王聰兒、姚之富等率領下也發動起義,並且成為湖北境內的主力。與此同時,四川各地的白蓮教徒也紛紛響應,一時間川楚地區遍地都是起義軍。已經的退位的乾隆皇帝迅速派兵鎮壓,但八旗、綠營兵戰鬥力地下,官軍節節失利。
嘉慶四年正月,乾隆皇帝病死,他在臨終前依然盼望著前線能夠傳來捷報,最終乾隆帝含恨離世。親政後的嘉慶帝重新部屬,重用地方團練,同時改變策略,「隨剿隨撫,但治從逆,不治從教,剿撫並施」。清軍堅持堅壁清野的策略,嚴防死守,最終在嘉慶九年,才徹底平定這場戰亂。
平定白蓮教起義後,嘉慶帝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是大清王朝自此一蹶不振,徹底走向衰敗。首先,白蓮教起義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清朝動用十六省的數十萬軍力,「川、楚之役,竭宇內之兵力而後定之」。
其次,這將近十年的戰爭,極大的消耗了清朝的國庫,「乾隆後期的盈餘約七千八百萬兩因鎮壓叛亂而消耗凈盡,鎮壓叛亂耗資達一億二千萬兩」。「康乾盛世」的神話徹底覆滅,清朝再也沒有辦法恢復國庫存銀。最後,白蓮教起義導致地方團練的興起,「清朝軍事力量已不可逆轉地下降了」。
參考資料:1.《清史稿》;2.《劍橋中國晚清史》;3.《中國通史》
※他是單田芳評書中的猛將,歷史上卻是草包將軍,氣壞朱元璋
※唐朝最神的王爺:能准測預報天氣,當他說出原因,皇帝落淚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