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叡如不臨時改變主意,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晉朝了

曹叡如不臨時改變主意,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晉朝了

古時候歷屆皇帝在臨死前都會託孤,他們會讓一些重臣輔佐其即將登基的皇子。病危的魏明帝曹叡也不例外,他給他的繼承人安排了一個輔佐的團隊。而這個團隊的成員一定要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智商要高;二是要對曹家忠心。曹叡為了找到同時具備這兩點的真是煞費苦心。經過幾番斟酌,他選了以曹宇為首,剩下分別是夏侯獻、曹爽、曹肇與秦朗這五個人來輔佐幼帝。按理說,司馬懿當時是首鋪大臣的最佳人選,為何曹叡沒選他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曹叡很明白司馬懿的本事,正因如此,他對司馬懿並不放心。所以,他在第一次擬定輔政大臣團隊名單時,並沒有想著讓司馬懿參與其中,而是將自家人曹宇委以重任,後來也證明曹叡的想法是正確的。

怎奈上天跟曹家開了個玩笑,就在曹叡準備把輔政大臣人選昭告天下時,有兩個小人坐不住了。這兩個人便是中書監劉放與中書令孫資。因為輔政大臣名單里有夏侯獻和曹肇,而夏侯獻和曹肇很是看不上劉放和孫資。所以劉放和孫資便到曹叡面前說這兩個人的壞話,病重的曹叡竟然信了這二人,反問他二人何人可以治國。他們兩人便說了曹爽和司馬懿,司馬懿便受詔進宮了。

曹叡與司馬懿兩人很是激動,然後曹叡把繼子曹芳叫來,託付給司馬懿,拜託司馬懿輔佐之。司馬懿心裡感慨萬分,老淚縱橫的答應了曹叡。說來曹叡也挺倒霉的,到死都沒有一個親生兒子在身邊伺候,他所生之子其實也不少,但卻都英年早逝了。後來他也累了,乾脆就領養了。

曹叡是正月初一死的,他死後魏國的政壇上正式形成了曹爽加司馬懿的"爽懿體制"。曹爽雖位高,但他能力有限,所以他開始大小事都會找司馬懿商量,甚是尊重司馬懿。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估計魏國還會安然無恙的存在幾百年。

過了一段時間後,名曰"浮華交會",就是一些貴族弟子成立的,曹爽也是其中的重要成員,這些人便建議司馬懿不要總是低聲下氣,事事都問司馬懿,司馬懿不就是一個老頭嗎,有何懼也。而曹爽就真聽了他們的話,開始和司馬懿對著干,壞事做盡,一步步將魏國送向毀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們是美軍中的「虎狼之師」,卻以這種方式駐紮在中國境內
你以為狄仁傑真的是神探?原來咱們都被這個外國人騙了!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