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神奇發現!章魚吃搖頭丸也會上癮:神經傳遞素在進化上較為保守

神奇發現!章魚吃搖頭丸也會上癮:神經傳遞素在進化上較為保守

這個奇怪的實驗旨在探索章魚行為的進化史。

如果你給章魚一些搖頭丸,它可能會要求你給它一個擁抱。

這就是一對科學家希望發生的事情,他們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測試MDMA(也被稱為精神藥物搖頭丸)對章魚的影響。

今天(9月20日),這項研究的目的發表在了《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這項奇特研究的目的不僅在於觀察章魚是否能在搖頭丸的影響下變得興奮(劇透:它們確實能),還在於探索章魚行為的進化史。眾所周知,章魚是獨居動物,性情乖戾,只有一個例外——在交配的季節。根據這項新研究的作者的說法,這種行為上的轉變表明,章魚可能有某種神經機制,在空氣中瀰漫著愛(或者至少是生殖)時,會抑制反社會行為,放大性衝動。

順便說一句,服用MDMA的人在社交能力上也出現了類似的變化。這是因為MDMA是一種安非他命藥物,能增加大腦中幾種情緒調節神經傳遞素的產生,包括血清素——一種幫助調節快樂、食慾和睡眠的化學物質。與清醒狀態下的人相比,服用了MDMA變得興奮的人更傾向於社交,更有活力,更有同理心,更欣快。(當然也有很多負面的作用,有時是永久性的健康影響。)

研究人員想知道,這會可能是因為章魚進化出了一種類似的血清素吸收系統,允許其社會行為的切換嗎?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小組首先對章魚(Octopus bimaculoides,通常被稱為加利福尼亞雙斑章魚)的基因組進行了研究,以確認血清素傳遞基因的存在。然後,他們成功使幾隻實驗章魚在搖頭丸的作用下變得興奮。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4隻雄章魚和4隻雌章魚(都是清醒的)被逐只放在一個分成三個隔間的水箱里。第一個隔間里總是有一個固定的物體(有時是塑料花盆,有時是楚巴卡(Chewbacca)或帝國衝鋒隊隊員(Stormtrooper)的人物像),中間的隔間里總是空著,最後一個「社交」隔間里要麼有一隻陌生的雄性章魚,要麼有一隻陌生的雌性章魚,被關在一個塑料籠子里。這些關在籠子里的章魚可以伸出手去觸摸其他的章魚,但是沒有足夠的空間離開籠子或者打架。

每次一隻,這些測試章魚被放置在空的中央房間里,讓它們在不同的房間里探索30分鐘。在這些過程中,當一隻陌生的雄性章魚被關在籠子里時,大多數測試章魚都避開了社交隔間,而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楚巴卡身上。

然後,研究人員將每條測試章魚浸入人工海水中,加入液化MDMA。每隻章魚都在搖頭丸液中浸泡了10分鐘,通過鰓直接吸收相當於「低劑量口服」的搖頭丸到它們的血液中。在此之後,每條章魚在20分鐘的鹽水浴中慢慢變得放鬆,然後在幾個小時內返回社會測試池。

現在借著少量搖頭丸的勁,同樣的章魚被一個接一個地送回了實驗室,並被允許再用30分鐘進行探索。這一次,每隻章魚與籠子里的章魚呆在一起的時間比它們在其他房間呆的時間要長得多。根據作者的說法,被下藥的章魚也「傾向於擁抱籠子」,甚至用它們的嘴摩擦籠子,顯示出人類服用MDMA後出現的相同情感衝動。

所以,是的,你可以用搖頭丸讓章魚變得興奮。但在你思考和八隻爪子擁抱會是什麼感覺之前,研究人員希望你考慮一下這個特殊實驗的含義。

研究作者Gul Dolen,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的助理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相比於人類,章魚的大腦更類似於蝸牛的大腦,但我們的研究證明它們可以表現出一些和我們相同的行為,我們的研究表明,某些大腦化學物質,或者在神經元之間傳遞這些社會行為所需的信號的神經傳遞素,在進化上是保守的。」

如果這些結果是準確的話,那麼章魚進化出的情緒調節機制似乎與人類相同,儘管它們的進化譜系比人類早了5億年。這表明血清素在生物體內的社會功能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指出了一種極其重要的神經遞質的古老根源。至於MDMA的使用是否也能提高章魚對電子舞曲的鑒賞力,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驚艷!3D激光地圖揭開瑪雅巨型城市「真面目」 擁有61000多座古代建築
被機器人取代?這10個工作崗位最易遭受人工智慧革命的沉重打擊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