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400萬年撞擊地球1次!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竟是一位「惡鄰」
「這類事件可能對人類產生直接影響,或是通過毀滅地球,或是創造出某種環境條件(水文活動)來形成新的生命」——維也納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德沃夏克。
維也納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加利亞索(Mattia Galiazzo)和德沃夏克(Dvorak),以及布朗大學的希爾博(Elizabeth A. Silber)合作,研究了最初在木星、海王星之間存在軌道的半人馬-太陽系小天體的長期路徑發展。這些研究人員估算了約38億年前所謂的晚期重轟擊後,類地行星出現近距離接觸和受到撞擊的次數,他們還估算了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受到碰撞後,可能出現的隕石坑大小。
半人馬座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這一系統內的某些星體軌道會出現在2顆巨行星之間。它們主要來自海王星外天體,是近地天體的來源之一。因此,了解它們數十億年來的軌道變化,對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了解,在某些情況下,是否會有星體的軌道最終與地球等類地行星相撞,從而導致災難性事件。
在研究中,天文學家觀察了了半人馬星座星體朝著太陽系內部的軌道演化,並估算了在38億年前的晚期重轟擊期結束之後,半人馬座星體與類地行星近距離接觸和碰撞的數量。
「我們還估算了撞擊產生的隕石坑大小。部分半人馬星體會變成活躍彗星,帶著大量的水撞擊在地球上,因此我們也計算了釋放到地球上的水的大致數量,結果顯示,這相當於現在亞得里亞海的水量。另外,我們還發現了半人馬座彗星形成的具體區域,」 加利亞索解釋道。
雖然考慮到目前已知人馬座星體的數量,隕石坑的直徑可能會大至數百千米,但實際上,大多數隕石坑的直徑都不到10公里。他們估計,在晚期重轟擊期後的所有類地行星和平均直徑12千米左右的彗星撞擊事件中,平均金星每遭受1-2次撞擊,地球就會遭到1次撞擊。
幸運的是,地球經受的這種撞擊並不像火星、木星間的小行星那樣劇烈(烈度只有十分之一)。不過,一般來說,半人馬座流星的出現速度要快得多,而且體型也稍大。而較小的半人馬座星體(例如直徑大於 1公里的半人馬)撞擊頻率則要大得多。在太陽系後來的時間中,地球受撞擊的頻率為每1400萬年1次,金星為每1300萬年1次,火星為每4600萬年1次。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一半的半人馬座星體能夠進入類地行星區域,約7%能夠與類地行星相互作用。若果出現撞擊,半人馬座星體可能是災難性事件的起因,比如我們目前所知的生命滅絕事件。
這些結果為分析起源於地球外部的災難性事件提供了重要的貢獻,這種災難性事件不僅可能發生在我們的行星上,也可能發生在像火星和金星這樣的行星上。「我們的工作也為更好地理解過去的事件,以及它們如何改變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上的生命提供了框架,」 加利亞索說。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希爾博斷言:「半人馬座星體在碰撞後可以把水帶到火星」,而最近的太空任務恰好發現了,火星上有水。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研究發現慷慨不僅能提升幸福感還是治療焦慮的良方
※風王「山竹」和那些危險的颱風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