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牆風吟,大同鎮左雲長城的滄桑印記
來源:蓮蓮的小世界
繁華易逝,歲月悠悠,行走在煙火塵世,總有些喧囂與紛擾無法迴避,總有些寧靜需要停下腳步用心去感受,那份慢生活,那份古樸的意境總能讓我看到曾經的時光往事。
在夕陽時分逃離北京,一路向北奔向大同,從黯淡的暮色四合到黑暗的夜色繚繞,隨著漸漸遠去的城市煙火,到那個滿載著文化底蘊卻遠離都市的地方。
像一條巨龍,蜿蜒曲折,盤旋於天地之間,這是世人對長城的印象。是的,這一次的行走腳步,繼續交付給長城,大同左雲縣:助馬堡——威魯堡(月華池)長城穿越。
這裡曾經鐵蹄呼嘯干戈林立,當喧囂遠離,只剩一片蒼涼。曾經的軍事要地,早已隨著戰事遠去江山更替而荒廢。
長城作為防衛性質的軍事建築,
自然和戰爭結下不解之緣。
這一片邊關,是古代邊塞要衝之地,
是明王朝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碰撞與融合的一個節點。
這一片邊塞長城,
作為昔日抗敵的最前沿和京師的主要屏障,
屹立在古老的三晉大地之上,
維繫的是曾經的和平與安寧,
承載的是中華民族的滄桑和責任。
用時9小時零8分,徒步穿越22.51公里,累計上升436米,累計下降355米,從山西跨越到內蒙古,這一段外長城,赫然就是如今晉蒙兩省的省界,然而回到明朝,這界線表明了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分界,只要翻開明代的地圖,就可以看到這條外長城根本就是那時的「國界」。
翻開明王朝歷史的扉頁,長城必然躍然紙上。
這段長城承載的是大明王朝276年的起落,山西作為當年防禦內蒙各部落侵入的前沿和防守京城的主要屏障,地處抗敵前沿中的前沿,防守重點中的重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先後設立了大同和山西兩鎮加以重點防禦。同時沿邊界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將士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為了繼續加強防守,又陸續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是曾經思鄉的苦楚,還是保家衛國的愛國使命,將士們的心事與信仰,是否隨著無情的硝煙與歷史一起埋葬?行走在被戰爭與歲月侵蝕了五百年的邊關牆垣上,回想明王朝,曾經的邊關明月與戰火風雲堵塞了我眼光的通道。歷經了戰爭的硝煙,互市的繁華,當時光遠去王朝不在,邊關如今只剩孤寂與憑弔。
時光的印跡還在,歲月的傷痕猶存,野草根根豎起,像前明將士衝冠的怒發,倔強的殘台在斑駁的殘陽里,發出輕輕的嘆息。
邊牆一日,放眼五百多年的脈脈人文,明朝的一起一落,清朝的一生一死,以至於民國的灰飛煙滅,從威虜、破虜……到威魯、破魯……名稱的改變,這期間,變換的只是朝代風雲,而殘牆似乎都是以一個戰爭與和平與貿易為終極目標的姿態矗立著。
走過戰亂年代,走過滄海桑田,不屈的邊牆,譜寫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與文化積澱。與曠野一樣安詳肅穆,是你使命之後銘記的輝煌吧?用雄渾與不屈織就偉岸,用歷史與人文譜寫頌歌,風吹雨打中,看盡百年世間百態,當滄桑過盡,堡還是堡,牆還是牆,曾經的使命早已不復存在。這個戰爭與和平相擁的地方,在歲月變遷中遺留著殘垣斷壁,在流年翻轉中遙望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