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作者:巴希爾

我們不談《延禧攻略》,來聊聊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耗資最大、歷時最久、傷亡慘重的兩次戰役——大小金川戰役。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乾隆帝

金川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最東部,今天四川省西北部,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面積小,自然環境惡劣,也不能給朝廷提供豐富的物質貢獻和財政收入。但是,這一帶西通藏區、東鄰汶茂、北枕青海、南接雅安,是清朝確保治理西藏的門戶,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兩次金川之役的驚人之處在於,處於鼎盛時期的清王朝,用了近三十年,投入軍隊十多萬,花費帑銀近九千萬兩,才蕩平擁兵幾千的小小金川。為何泱泱大清國以強於對方四十倍的兵力卻難以取勝?

一戰川邊,大清折戟

天高皇帝遠的西南各地,自明朝起就設置土司,頭人世襲,名義上歸屬朝廷。這其中就包括金川地區。清朝將金川分為大小金川。大金川在小金川西邊,雙方以金川河為界。清朝採取的主要策略還是「以番治番」,希望藏東地區各土司相互牽制,勢均力敵。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清軍

當地地勢艱險,土民生計艱難、民風剽悍,社會發展也落後,還處於奴隸制社會。各個土司就是最大的奴隸主,他們經常互相掠奪攻殺,侵佔地盤以擴張發展。

乾隆年間,大金川的土司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一位,清廷作為一個中央集權的統治機關,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戰爭的種子就此埋下。

第一次金川戰役的直接導火索是「阿扣事件」,大致就是大金川土司為了搶奪一個女子,與其他土司發生了械鬥。清廷藉機出兵平息戰亂,企圖壓制大金川土司的發展。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清軍

第一次戰役清軍的領軍人物是川陝總督張廣泗。1747年3月,張廣泗帶領清兵六萬,兵分六路強攻大金川,企圖速戰速決。可是,土司所居住的官寨大多分布於要隘之處,周邊環聚高達二十層的戰碉,另還有民寨依附,實則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情形。

張廣泗錯誤的戰略方針,使得清軍很快就陷入持久戰中並損失慘重,就連自己的副將都喪了命。乾隆看張廣泗難於取勝,便改派大學士訥親出任經略。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大小金川之戰

訥親自恃是皇帝的寵臣,初來金川前線,不習敵情便發動進攻。張廣泗與訥親這對搭檔並不和諧,於是袖手旁觀一句話也不說,一些勇敢的謀士提出異議就被訥親軍法處置。新任經略盲目進,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內,清軍迅速損失了兩萬多。

訥親見此十分害怕,就向乾隆建議在土司官寨外紮營,打持久戰。乾隆聞報大怒,遂將二人處死。皇帝改派富察皇后的兄弟——富恆再戰金川。富恆吸取了前人的經驗,來了不著急打,仔細地研究了地勢以及攻打土司官寨的方法。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富恆

隨後他給乾隆上奏說,官寨地處高險,周邊溝壑叢生,我軍目前並沒有好的攻寨武器,相反敵軍的石器石炮給清軍造成巨大損失。敵軍雖然少,但是他們倚靠地勢佔據贏面,強攻沒有勝算。總之意思就是這個仗奴才打不了。

乾隆看後雖然生氣,但發覺再打下去國庫虧空,糧價飛漲,萬一導致農民起義,就難以收場。再看大金川土司一直祈求言和,於是借坡下驢接受了投降。第一次金川戰役,實際上以清軍戰敗收兵告終。

再打金川,雖勝猶辱

投降歸投降,但大金川幾乎沒有實質損失。大金川土司從此恃強自傲,不斷襲掠臨近土司,還拉攏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入伙。

乾隆心思憂慮,一日他竟夢見了高山溝壑、霧氣濃濃的景象,大臣解夢說,這奇怪的夢可能寓意大金川有龍氣。這句話說到乾隆心坎上了,清廷與大小金川土司開戰在所難免。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乾隆帝

為了對付金川的險要工事,乾隆在京城組建了健銳雲梯營,鑽研出了專攻官寨的火炮及其他火器。

1771年,定邊將軍溫福領兵十二萬,第二次進軍金川。溫福集兵力於一處,不日就攻破了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棄寨而逃。溫福越發勇猛一路前進,乾隆擔心土司奸詐殺回馬槍,曾下十道諭旨警惕後方部署。溫福不以為意。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大小金川之戰

結果,番兵搶佔木果木,截斷清軍後路,溫福也被打死。這是弘曆執政以來用兵的一次大潰敗,各級將領損失一百餘員,士兵死傷數千,奪去米糧、銀兩、火藥無數,小金川得而復失,殘軍狼狽從木果木撤離。

乾隆面對敗局,並不氣餒,派遣定西將軍阿桂率軍增援。阿桂認識到清軍的優勢在政治大勢上。於是聯合其他土司再次攻下小金川,又對大金川形成包圍之勢,切斷其供給。圍堵日久,大金川內部民心動搖,土司索諾木年邁病重,大勢已去。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阿桂

1776年初,清軍攻破大金川最後據點,索諾木等人投降。戰爭結束後,清廷在金川設鎮駐兵,徹底廢除金川土司的世襲制,修建衙門官署漢官當職,加強了對金川的管轄。

金川戰役:為了打敗數千兵馬的對手,乾隆竟用了30年

▲ 攻克索諾木官寨

得失成敗,在於政治

金川之役曠日持久,除了當地地勢險要,還依賴金川軍民對土司的政治忠誠。大金川土司索諾木恃強好戰,要求士兵抵死相抗,大量宰殺牛羊,分而食之。

當地土民信奉的是被清廷視為邪教的苯教,為維護自己的宗教信仰,群眾也武裝起來積極參戰。當地土民佯裝漢民,送染有毒藥的西瓜毒死了千名清軍,史稱「西瓜鬧」。

面對勁敵,強盛無比的大清國卻暴露了內部問題。清軍首領貪功冒進,專斷橫行。遇挫相互推諉,貽誤戰機,導致清軍屢屢受挫。

清軍本身也暴露出很大問題,綠營兵作為清軍主力,腐化墮落。由於缺乏訓練,嚴重喪失戰鬥力,「一遇賊徒,各鳥獸散,將領皆所不顧,習為固然,全無紀律」。木果木慘敗,就與綠營兵畏敵潰逃有直接關係。

對百姓而言,金川之戰的代價是慘痛的。為土司頭目服役打仗的番民死傷慘重;川省及周邊地區的百姓為戰爭輸送萬斤糧食、槍炮機械,山路崎嶇騾馬難行,全靠川民肩扛背馱,百姓也已經疲累不堪。

清軍將卒、差夫死亡的最低估計不下十萬人。此後清朝財政日益空虛, 國力漸衰,與大小金川戰役有分不開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清末有個「問題省」,在袁世凱手裡竟被治理成「模範省」
古人鑿井,為何要在井裡放兩隻烏龜?原來是大智慧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