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jio豬jio貓jiojio,其實都不是腳!動物都是用啥走路的?
pixabay
不要被這隻大貓的兇狠嚇到了,請聽題:這個貓的胳膊肘怎麼向外拐的?
……對不起拿錯劇本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這個貓的膝蓋是往後彎的?
想好你的答案,再往下拉。
好了,正確答案是:你想的可能都不對。這個貓的膝蓋根本就沒有向後彎。
想不明白?重新看看這張圖:
pixabay
A和B哪裡是膝蓋?其實正確答案是A。至於B……其實相當於腳後跟。
等等,那B下面那一截又是啥?
那相當於人的腳底板。換句話,用人類中心主義的說法,貓(不管大貓小貓)是拿「腳趾頭」走路的。
貓的jio丨微博截圖
Emmm……你這個貓怎麼亂長啊?
其實一點都不亂。動物走路的方式好多種,人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動物都是用哪裡走路的?
根本上說,我們這些哺乳動物雖然jio有著不同稱呼,比如爪子、腳、蹄子、蹶子等等,但腿腳都是同一套構造,只不過具體零件大小有所差異罷了。
以骨盆為起始點,往下大致能拆成熟悉的6部分:
?大腿:股骨
?膝關節
?小腿:脛骨、腓骨
?腳踝:若干塊骨骼統為跗骨,組成腳腕、腳跟
?腳掌:跖骨
?腳趾:3節趾骨(近端、中端、遠端趾骨)
對人類來說,後三項都是腳。行走時,腳跟、腳掌、腳趾會依次觸碰地面,這些結構三位一體才算一隻合格的「腳」。
人腳、狗後爪、馬後蹄丨elsalvadorla.org
人腿、狗型腿、馬型腿、鳥型腿丨Twitter@川崎悟司
但動物的jio卻沒有這種要求。我們印象里那些長爪的肉食動物基本是踮著腳尖、靠兩隻腳趾頭著地的,而那些長蹄子的食草動物更加極端,是靠最末端的腳趾的腳趾甲走路的。
(所以,動物跳芭蕾是不是根本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圖片來自波士頓芭蕾舞團
這就引出了陸地上哺乳動物的三種後肢行走方式:腳掌走路(跖行式)、腳趾走路(趾行式)、腳趾甲走路(蹄行式)。
跖行式:腳,笨重的腳
在這三種行走方式里,人類採用的跖行式其實是比較古老原始的一種。這種行走方式要求跖骨著地,成為扁平的腳掌。滅絕動物中,幾乎所有早期哺乳動物都用這種方式走路。
北極熊丨animalia-life.club
雖然原始,這種形態也不是沒有好處。比如,利於承重,走路穩當,熊、小熊貓、兔子(靜立時)、嚙齒類這些圓滾滾的動物都是跖行式的。手掌、腳掌和細長指節也給了靈長類善於攀爬抓握的手腳。相對的,缺點也很明顯——跑得慢。跑路靠腿不靠腳,腳上「零件」過多並不利於移動。
跖行式動物中還有個比較特殊的存在——袋鼠。袋鼠的腳掌不用來邁步,它們的主要運動方式是雙腳起跳。
趾行式:貓舔的肉墊下面是腳趾
與跖行式動物相比,踮腳走路的趾行式動物擁有了一個巨大優勢:腿長。
紫色:大腿,粉色:小腿丨mwomercs.com/forums/topic/94261-chicken-legged-or-human-legged-mech/
有些哺乳動物的跖骨沒有變為貼地的腳背,而是向上抬起,這些僅用幾個腳趾頭(跖骨)支撐身體和行走的動物稱為趾行式動物。
哺乳動物中,貓科動物都是典型的趾行式動物,另外,狗、狼、狐狸也採用了這種移動方式。它們和人類一樣,也有三節腳趾,不過僅用前兩個著地。腳趾後的跖骨(人類腳掌)脫離地面,高高翹起,升級為一節新腿。這節主要由跖骨組成的腿又瘦又長,十分有存在感。
如果你家養過貓,你可能知道貓底盤以下可見的部分,就是這節小瘦腿。這節腿往上,還有貓低調的、真正的小腿(脛骨)和大腿(股骨,幾乎在毛里)。這也是為什麼每條貓拉開都那麼長的原因——趾行式動物就是比兩腳獸多一截腳掌升級成的腿。
雙腿骨折的貓,紅色繃帶:腿,繃帶以下:jio丨微博@阿糞青
魔性貓腿丨微博@阿糞青
趾行式動物大都有很強的肉食性,下肢末端靈巧,善於悄無聲息地快速移動。
它們貼在地上的兩個指頭也沒有閑著。人類經常把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四肢末端有肉墊和指甲的部分稱為「爪子」,因為有鉤狀的指甲,附著在末端趾骨上。狗、狼、狐狸這些犬科動物的指甲是收不回去的。而除了獵豹以外的所有貓科動物(包括獅子、老虎、家貓)都可以把指甲縮進皮鞘。平時收起來,減少磨損,等到要用時唰地伸爪,配合肉墊暴擊撓死對手。
既然用指節走路,貓和狗腳上的肉墊也是長在趾骨上的。也就是說,從人的角度看,貓舔爪是貨真價實地在舔腳zi頭。
雞丨pinterest.com
除了上述肉食者,趾行式動物的另一個代表是鳥。
鳥會飛也會走,用腳趾頭抓地。按照哺乳動物中股骨以下都算腿的通俗理解,鳥類應該有著超長腿。和貓、狗一樣,鳥類爪子之上的腿也可以分成三部分:大腿(股骨)、小腿(脛骨)和跗跖骨。跗跖骨是鳥類獨有的結構,是跗骨(相當於人類腳踝)和跖骨(腳掌)二合一。我們看到的鳥類分叉的爪子之上緊接著長長的一節腿就是跗跖骨。生活里,常見的跗跖骨和腳趾組合是雞爪子,雞爪子往上的琵琶腿才是雞小腿,大腿從外面看不見。
你可能更熟悉這樣的大腿+小腿組合丨ifoodblogger.com
蹄行式:能跑,但是吃草
雖然腳趾踮地比腳掌走路更善於跑動,但還是比不上有蹄類(大致包括哺乳動物中的奇蹄目和偶蹄目)。幸運的是,有蹄類不像趾行式動物那樣兇猛,絕大部分吃草為生,包括已被人類收服的馬、牛、羊等。這個群體還包括少量雜食動物,比如豬,對人類也貢獻多多。
相同大腿長度下,熊、狗、鹿腿長對比丨occc.edu/biologylabs/Documents/Evolution%20Tutorial/Adaptation_hind_leg.htm
有蹄類動物最大限度把屁股以下全部結構變成了腿——它們靠腳趾甲著地走路。遠端、中端、近端三節趾骨站立時垂直分布。一隻典型的蹄行式食草動物(比如馬、鹿等)有著健壯的臀部和皮包骨般的下肢末端,彷彿為了運動而生。
野馬蹄子側切面。粉色-軟組織,淺灰-趾骨,藍色-肌腱,紅色-真皮組織,黃色- 指節墊,深灰-馬蹄叉:幫助血液循環,橙色-角質足底,棕色-相當於指甲丨Wikimedia Commons
有蹄類四肢末端接觸地面的柱狀結構稱為「蹄」。蹄子相當於人類戳向地面的一節腳趾或手指,指節外包裹著血管和減震軟組織,最外層的防護結構由角蛋白組成,和人類指甲成分相仿。
和指甲一樣,蹄上的角質也會持續生長和磨損,這也是人類為什麼要釘馬蹄鐵和護理牲口蹄部的原因。
馬蹄鐵丨horsejournals.com
圓鈍的蹄子讓有蹄類獲得出色移動能力的同時,也喪失了手腳抓握的本領。大部分食草動物的腳趾出現退化,數量更少或部分腳趾明顯變小。相比人類的5個手指和5個腳趾,馬的前蹄和後蹄都只有1跟指頭(趾頭)。
其他常見的牛、羊、鹿、豬等動物以兩隻腳趾支撐為主,另外兩個退化的腳趾懸在後部(走在柔軟地面的豬還是能用上後兩個趾頭的),而駱駝和長頸鹿只有兩個可見的腳趾了。
豬蹄:一隻豬蹄有4個指頭丨omnivoroustraveler.com
駱駝的兩個腳趾頭丨Wikimedia Commons
好了,進入答題時間。
1,以下哪個部位不是膝蓋以下:
a.豬蹄
b.雞爪
c.雞琵琶腿
d.雞翅根
2,下圖蹄子印最可能屬於哪種動物?
a.馬
b.鹿
c.貓
d.熊
3,這隻貓白毛下不包括哪個部位?
pixabay
a.人類意義上的腳趾頭
b.人類意義上的腳底板
c.人類意義上的腳踝
d.人類意義上的膝蓋
※黎曼猜想到底有沒有被證實?同行似乎並不買賬
※漫畫解讀諾貝爾醫學獎:如何關門放狗,咬死癌細胞!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