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年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現在都下落何處?

當年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現在都下落何處?

原標題:當年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現在都下落何處?


秦朝建國時間很短,僅15年,留存下來的史料也很有限,秦始皇為何鑄造十二銅人?銅人有多重多高?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怎樣鑄造?在什麼地方鑄造?是誰鑄造的?又是怎樣消失的?有沒有重新發現的可能性?這些問題均成為千古之謎。


「十二銅人」究竟有多大?


凡是遊覽過阿房宮的人,對宮前兩側一邊6個兩邊共12個筆直挺立的巨大的銅人塑像,據導遊介紹,這些高達4人高的銅人,就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模擬品,是西安電影製片廠為拍電影留下的道具。



秦人如何鑄造「銅人」?

2000多年的秦時,能鑄造80餘噸的銅器實屬奇蹟。它是怎樣鑄造出來的呢?研究後認為它是採用地坑法鑄造的。地坑法就是在地下挖個大坑,依坑作成范模,鑄成後挖開地坑將鑄器拖出來。鑄器小容易拖出來運走,鑄器太大,拖出坑又成了問題。設計者想出了辦法:在地面上築台,在台中心做范,鑄成後破壞築台,鑄器即可容易運走。鑄下一個時,補好築台,重做范模。



鑄造銅人具體地點在哪裡?


鐵王鄉涼武帝村北的兩個大夯土台基呈東西排列,均為圓錐形,間距75米。西台基高約15米,底圍約200米。東台基高約16米,底圍約225米。西邊土台,民間傳說叫「聖水台」,傳說漢武帝要飲用天上的「聖水」(露水)築高台以取之,這個傳說也是附會的。台北緊靠的就是甘泉山,在山上築台取水不是離天更近更容易嗎?「聖」與「升」同音,西土台實為「升水台」。升什麼水呢?升澆鑄銅人的銅水。即在西土台上建造熔銅爐,以此提高銅水的水位,使其熔化後自行流入范模中。另外,兩土台東邊有條河,名叫冶峪河,也叫冶谷水。


「秦十二銅人」今何在?


《關中記》雲:「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徒清門裡。魏明帝欲將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龍徒之鄴,符堅又徒之長安而毀之。」魏明帝要把兩枚銅人運往洛陽,運到霸城,重不可致,留到了霸城南。魏明帝無能為力了,十六國時後趙皇帝石季龍有沒有這個能力,是值得懷疑的。石季龍有這個能力將銅人運到了鄴,十六國時期前秦皇帝符堅有沒有這個能力再從鄴運回長安?符堅有能力將銅人運回長安,既已運回為什麼又要毀掉?既然要毀掉為什麼不在鄴地毀掉,而要運回長安後再毀掉?查閱《石季龍傳》發現,石季龍「徒之鄴」的「銅人」非長安之「秦銅人」,乃洛陽之「銅人」。如此,符堅運回長安並毀掉的「銅人」是洛陽「銅人」,而非長安「秦銅人」。


其實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兩尊銅人就分開了,一尊仍留在古長安城內(今西安市未央區張家堡一帶),一尊在古霸城南(今西安市臨潼區新豐一帶),當時一定是「卡」在哪一個低洼的河道內,後被泥沙所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歷史君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沒被挖掘,其中藏有什麼秘密?
為什麼說明朝滅亡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TAG:趣味歷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