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萬達輝煌不再?業績滑坡、資產縮水,王健林給王思聰剩了多少錢?

萬達輝煌不再?業績滑坡、資產縮水,王健林給王思聰剩了多少錢?

文/金融八卦女主創

近些日子,巍峨的萬達彷彿已然搖搖欲墜,高管離職、大量裁員、業績滑坡、ABS項目受挫、下調信用評級…...每一次傳出的噩耗都在動搖它的基石。王健林和他一手創辦的萬達產業究竟經歷了什麼?又會迎來怎樣的走勢與發展?

兩年前,王健林說出了那句讓全中國人難忘的「名言」: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掙它一個億。

一時舉國嘩然。

網友們評論的熱潮讓這位成功的中國首富再次火了一把。有人馬不停蹄地寫段子:「王健林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我也有小目標,明天開始先掙它100塊!」有人則在貧富差距巨大的現實中落寞發聲:「在別人眼裡的某個塵埃星辰,卻是在我腳下的整個世界。」

不管怎麼說,「小目標一個億」儼然成為了一個新梗,它宣誓著王健林的財富和魄力,也昭示著這個時期的他仍然野心勃勃、寶刀未老。

兩年過去了,王健林和萬達卻在鼎盛時期之後,交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成績單——先是聲稱絕不套現的王健林,夥同兒子王思聰在萬達影視的重組中套現27億巨款,而後在國家發布境外投資資本紅線後,王健林的海外投資幾乎被腰斬,所持海外產業價值從2500億縮水到500億左右,4/5的海外資產直接蒸發。

高管離職、大量裁員、業績滑坡、ABS項目受挫、下調信用評級……巍峨的萬達彷彿已然搖搖欲墜,每一次傳出的噩耗都在動搖它的基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王健林和他一手起家的萬達產業究竟經歷了什麼?又會在今後迎來怎樣的走勢與發展?

過河拆橋,王健林瘋狂打臉

有人說,王健林的「命硬」,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過去36年人生時光里,他當過子弟兵,每天背上 10 多公斤重的裝備,拉練總路程長達上千公里,冬天曾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 40 公里;也做過森林工人,栽過樹,燒過炭,經年累月守著深山。也許是經歷過最底層的生活,在創業之後他反而比旁人更能耐得下心、攢得下毅力

創業初期沒資歷、沒積累的他,為了公司的發展借過高利貸,此前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在邁入房地產這個圈後,他迎來的第一桶金就是頗具挑戰性的舊城改造。依託著全國首家進行舊城改造的企業牌子,萬達在業內基本站穩腳跟,並開始了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張。

自始自終王健林都表現得不像一個傳統商人,軍人出身的他深諳政界規則,不怵官場,往來自如,左右逢源,善於周旋,天生的大院氣質和言出必行的個性,讓王健林頗顯神秘。他帶領下的萬達好像十分受政府青睞,總是輕易地拿下一些重大的項目,遊離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外。

與其他中國商人相比,他對大政方針與發展熱點有著更高的關注度和熱情,雖為商人,卻心系政事。他是最擅長「見風使舵」的航海員,在地產這個遍地是金的行業里收割著巨額財富,一手建立起了萬達王國。

滿口中國文化、一腔雄心壯志,讓建立起「心懷家國」形象的王健林無形中收割了一波公眾好感。諷刺的是,這樣的「家國情懷」也是一座牢籠,在最後把他和萬達困在其中。

2017年,房地產商個個賺得盆滿缽滿,許家印更是登頂首富,只有王健林突然折戟。

此前財大氣粗的萬達進軍海外市場時完全採用了收購方式,收購完畢後改個名字就搖身一變,成為了萬達自己的產業。房地產業、旅遊業、電影業甚至是體育業,其中花費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斥巨資收購西甲豪門馬競的部分股份,更是在國內翻攪起滔天的水花。這些在海外的投資算下來,已經達到了整整2500億人民幣。

好景不長,2017年國家發布了境外投資資本的紅線,同年6月,中國銀監會把矛頭指向萬達——排查授信風險,6個境外項目融資遭嚴格管控。

其實這樣的處置也早有預兆。王健林擴充海外產業、高價收購海外資產的天量資金,就來源於中國的各大銀行內保外貸業務。

內保外貸是由境內的銀行開出保函或備用信用證為境內企業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資擔保。事實上這個業務最大的功能就是,規避外管局對於企業資本流出的審查。看起來似乎是國外銀行給國外公司進行融資和放款。一旦國外子公司還不起錢,那麼所有的風險將由境內的銀行和境內的母公司承擔。

也就是說,萬達和王健林在中國國內背負人民幣負債,持有的卻是海外的美元資產,相當於「變相」把資產「轉」到了海外。而在2017年,境外收購導致的外匯資本過度外流,已經對外匯儲備的穩定造成衝擊,甚至動搖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而這也被坊間認為是王健林最大的敗筆——過河拆橋。依託強大的政商關係和政策紅利,在金融和房地產的暴利里賺得盆滿缽滿的王健林,不在國內扛鼎,卻找各種理由,清空國內資產,高調轉移海外。

王健林的做法可以說是在挑戰政府的底線。

作為一個中國商人,特別是作為一個政府信任並親近的中國商人,在過去幾年內,王建林的萬達拿地價幾乎是零成本,甚至某些地方政府為了將項目交與萬達還會調整城建與土地方案——萬達和政府的甲乙方地位完全掉了個兒。一方面鼓吹家國情懷、仁義道德、文化自信,享受著國內政策的優待與資金扶持;一方面卻在金融監管化、房地產泡沫破裂的當下高調轉移資產到海外,隨時準備跑路。瘋狂打自己臉的王健林,最後自然得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國外資金緊張,必然直接導致國內的經濟鏈條受損。因此在國外投資被腰斬之際,王健林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盡量保住自己的產業。但事情不可能盡如人願,王健林最終還是不得不「壯士斷腕」——把13個萬達城、70多家酒店廉價打包甩給了孫宏斌和李思廉,把一堆萬達廣場甩給了朱孟依,把長白山度假區甩給了孫喜雙。

賣掉整整6000萬平米的土地儲備後,萬達的土地儲備只有1000多萬平米了。這個數目甚至比不上一些發展期的小型房地產公司。

萬達自此跌落神壇,王健林也成了「曾經的首富」。

20位高管離職,萬達要變家族企業?

在清華大學演講時,王健林說過這麼一句話,「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你得敢想敢幹,要行動。」執行力強、速度快,這就是萬達集團最大的特點。

在如此模式的熏陶下,卻頻頻有員工因與萬達理念不合而離職。繼去年年底由「開國重臣』尹海、陳平離職事件」引發業界關於「王健林的滑鐵盧」討論之後,萬達在今年3月又被爆出高層離職重磅消息:萬達影視總經理蔣德富」和「五洲發行總經理闕文雄」兩位高管雙雙離職。

萬達在「高管離職」這件事上彷彿被打開了一個「缺口」,短短兩年之內,已經相繼有20餘人離開,這與萬達在公告中披露的「今年這麼大的輿論風波,但40位萬達核心高管,沒有一人主動提出離職」的情況完全不符。

萬達高管層的頻繁震動也引發了外界的猜測,有媒體認為是迫於業績壓力。眾所周知,軍人出身的王健林對業績考核極其嚴苛。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同樣的項目,別人建三年,萬達只需要兩年,這意味著員工更多的加班、熬夜,而且,萬達的節點不許突破,一級節點一旦失守,總經理和領導就被幹掉了;此外,萬達還有通訊測試,周末兩天給管理人員隨機打電話,在規定時間沒有回復,集團通報。」

對於高層的頻繁震動,另一種質疑則是——萬達是否要轉向家族式企業發展了?

不過根據近日傳出的消息,這一說還有待商榷。

在時隔兩年多之後,萬達集團再次進行董事會調整。根據工商信息顯示,8月13日,大連萬達集團董事會人數由7增至9人,原董事尹海和林寧(王健林妻子)退出董事會,高茜、肖廣瑞、董建岳和曲德君進入董事會,這四人均為萬達高管。早在2014年3月14日,萬達集團進行董事和高管信息變更時就新增了林寧為董事,在此之前林寧並未進入萬達集團高管或董事行列。

作為王健林的妻子,林寧其人也頗具神秘色彩。除了在萬達擔任過董事職位外,林寧還是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萬達商業的股東;在萬達系之外,林寧另一個被人所知的職位是林氏投資集團的董事長。

這家公司註冊於2005年,是集建築裝修裝潢、餐飲娛樂、對外經濟貿易等三種業態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旗下擁有天泰裝飾、大歌星全國連鎖量販KTV、通達經貿、歐蘭特會所等企業。不過經查,林寧旗下多公司已註銷,影響力並無網傳那麼誇張。

此次林寧退出董事會釋放的商業信號並不明確,而「國民老公」王思聰在董事會一進一出後也於2016年1月回歸董事會。目前萬達董事會的格局仍然以萬達高管為主,王氏家族父子倆坐鎮。

只是近年來王思聰玩電競、鼓搗香蕉娛樂、做名下投資混得風生水起,不見任何接班徵兆。而早在「2016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王健林就曾公開表態,稱王思聰不願意過自己這樣的生活,把萬達交給職業經理人也許會更好。並透露,「現在備選的人有好幾個,五個產業集團都不錯,但不會特意培養,而是讓他們自己發展。」

而王健林則依舊每天五點起床去北京萬達廣場的辦公室,晚上十二點回到嘉里中心的家裡,利用一切閑暇時間了解新信息、學習新知識,也看不見退休的影子。

不過,不論萬達是否轉型家族企業,現在都算不上一個好時機。風波並未停止,籠罩在萬達上空的陰雲仍在下沉。

近幾年關於萬達裁員的消息層出不窮,先是萬達網路科技集團旗下的飛凡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裁去了70%的的員工,隨後萬達網路科技集團也被曝大規模裁員,裁員率更甚,高達95%。

更糟糕的是,萬達雲繼去年12月裁去銷售人員之後,又於今年年初再裁技術人員。據報道,1月8日,萬達在上海的雲計算部門召開內部會議,宣布由於與IBM的合作出現問題,公司將進一步縮減員工規模。萬達雲員工們被當場告知,要做好心理準備,「只會有很少的人能留在雲公司」,大部分員工將被「調整」。

此前在知乎上風靡一時的爆文《你為什麼從萬達離職》揭示了萬達平均司齡短,人員流動大的特點。在知乎「你為什麼從萬達離職?」的問題下面,大部分回答也都指向「節奏過快、壓力過大」。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萬達只在乎制度建設,不在乎人;在萬達的體系下,你只需要執行,不需要思考。換言之,老闆只在乎你「好不好用」,不會在乎關於你這個人的其他信息:極其冰冷。

2018年,萬達的僵局與破局

萬達危機的突破口在哪裡?

其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必定是萬達回歸A股上市。回歸A股最實在的利好便是股價容易上漲。而對比港股,A股市場對房企的估值一向更高。

萬達商業早前便在香港上市了,但後來由於認為在港股一直被低估,所以於2016年9月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繼而尋求在A股上市。然而就在萬達退市不久後,國家就對房地產業在A股上市做了限制,就在這時,香港股市突然暴漲,也是這個時候,同在香港上市的恆大一度市值大漲,而當時的許家印也一度登上了中國首富的位置。

萬達A股上市的道路阻力重重。萬達在從港交所退市後曾與投資者簽訂了一份相當激進的對賭協議。按照對賭協議,在2018年8月31日或退市兩周年,萬達商管如未如期在A股上市,萬達集團承諾以每年12%的單利向境外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以每年10%的單利向境內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也就是說,若萬達回A股失敗將要付款400億港幣高額回購股權,這筆錢無疑將是壓垮萬達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在A股上市,一般企業都會選擇借殼上市和乖乖排隊IPO,但兩者對萬達來說都不易,萬達商業回歸計劃更傾向於後者。

但根據證監會所披露的截至2018年8月2日上《交所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來看,萬達的IPO排位不斷地被推後,從2016年的第70名一路被推後到2018年8月的第85名。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A股IPO對房地產公司基本關閉了大門,近幾年並沒有房地產公司在A股上市成功的案例。如今臨近年尾,萬達的上市已變為不可能,

而在今年1月騰訊聯合蘇寧、京東、融創投資34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萬達商管約14%的股份,每股作價53.65元。根據當初萬達商業港股私有化的全部股份總成本約為300多億元人民幣,這與騰訊等機構增資的規模正好相當。因此這波增資被認為是騰訊與其聯合公司對萬達對賭協議的「接盤計劃」。

萬達商業和萬達集團也對這個計劃作出了新承諾,將盡最大努力,在2023年10月31日之前儘早完成萬達商業的合格上市。此外,萬達商業不可以更改其主營業務,2019年租金凈收益要達到190億元,如果低於這個數據,投資方有權要求萬達給予現金補償。投資方所需履行的義務則是在2021年12月31日或萬達商業合格上市前,其購買的股份不得向關聯方之外的任何第三方轉讓。

不論是「對賭協議」還是外界所稱的「接盤計劃」,現在萬達的處境的確不容樂觀。面對著市場與資方的雙重壓力,萬達也在急於轉型,王健林曾布局:萬達商管將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輕資產將成為更名後的公司主要戰略。不過依現在來看,萬達的轉型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2018年是萬達成立30周年,王健林曾在年初年會上說:「三十而立,三十年也是世界長壽企業的新起點。」臨近年尾,萬達能否有所破局,還要看王健林是否能一如既往的「命硬」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女 的精彩文章:

中秋夜「刀砍」袁巴元,張雨綺遇到的不是渣男老公,其實是奸商!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