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兩個女人送兩樣東西到西域,至今我們一起享用

這兩個女人送兩樣東西到西域,至今我們一起享用

原標題:這兩個女人送兩樣東西到西域,至今我們一起享用


  提示: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應該為人類的共需服務,即是讓生活更加美好、舒適。據傳,劉細君、劉解憂兩位和親烏孫的公主分別為草原上送去了房子和足療的技術,使當時的西域人民乃至今天的新疆人民生活得更舒適。而這正是她們值得人們懷念的地方。


  烏孫公主劉細君


  烏孫公主劉細君(?―前101年),西漢宗室,漢武帝劉徹侄子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派使者出使烏孫國,烏孫王獵驕靡願與大漢通婚。漢武帝欽命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並令人為之做一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亦稱 「秦琵琶」。獵驕靡死後,劉細君隨從烏孫國風俗,嫁於獵驕靡之孫軍須靡,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劉細君去世。


  解憂公主(?-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劉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劉戊起兵參與同姓諸王的「七國之亂」,兵敗身亡,家族成為罪人。從此,解憂公主和她家人長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無法扭轉的苦難之中。劉細君鬱郁以終之後,漢武帝為了鞏固與烏孫的聯盟,於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將罪臣之後的劉解憂封為公主,嫁給烏孫昆莫之孫岑陬為右夫人,妾室,地位在同為妾室的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首任丈夫去世後,解憂公主二嫁又嫁給軍須靡的弟弟翁歸靡,生有5個子女。三嫁給匈奴公主之子泥靡,生了一個兒子。


  解憂公主影視形象


  這兩位公主在今天伊犁草原上流傳甚廣,甚至一些哈薩克人也自稱是細君、解憂兩位公主的後裔。關於她們,有這樣兩樣傳說值得回味:一是劉細君為草原帶去了房子;二是劉解憂將足療的技術帶到了草原上。這兩樣東西讓當時甚至現在的新疆人民都生活得更溫暖、更舒適。


  關於房子,人們是這樣說的,即是過去草原上是沒有房子的,而劉細君的到來讓草原上有了房子。據載,劉細君在嫁烏孫的同時,還為烏孫帶去了漢朝的典章、禮儀、音樂藝人、百工匠人、生產技術、廣陵風俗和漢代的葬制等等。因為,她住不習慣帳篷,她帶來的那些工匠便為她建造了一所房子,從此之後,草原上開始逐漸有了房子了。


  這種說法是不是對的,今天,人們已經很難說清。在劉細君之前,草原上有沒有房子人們不知道,但烏孫人在此之前是會修造房子的,是肯定的。我們都知道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考古學表明,最初發現於河西民勤沙井的沙井文化就和烏孫人有一定的關係,而沙井文化的房屋為平地起建,呈圓形或橢圓形,門向東或東南,房內有灶、火塘和地爐。房屋附近分布有窖穴,為平底圓筒狀。這就是說,烏孫人曾經住房子也會建房子。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懷疑劉細君在草原上建造第一座房子。地域是可以改變人們居住和生活習慣的。


  新疆伊犁草原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劉細君在草原上住的並不一味是房子。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劉細君這首《悲愁歌》里「穹廬為室兮旃為牆」說的就是帳篷。

  所以,帳篷與房子應該是一種文化的融合而不是衝突。劉細君在草原上建造房子能夠廣泛流傳,分明還有著這樣一種意味,即是人們對於這種文化融合的懷念。



  烏孫人形象


  關於足療技術,也是一個傳說:當年解憂公主和親到烏孫,被封為右夫人,與左夫人匈奴公主同事烏孫王昆莫岑陬,誰更得寵將直接影響到烏孫與漢和匈奴其中一邊的關係更為親近。一次,解憂公主偶患腹瀉,吃完隨行帶來的藥物後仍不見好轉。漢朝的隨行御醫就從當地找來一些對應藥材,由於不了解藥性有多大,又怕左夫人及匈奴隨從在防不勝防時下毒加害公主,便大膽的採用藥物「濯足」的方式進行治療,結果卻誤打誤撞醫好了解憂公主。這種「濯足」的方式也就是現在的足浴。


  用「藥水」洗腳能看好病?烏孫昆莫覺得甚是奇特,便命御醫將西域的一些獨特藥材與「濯足」方式結合,尤其是一些對身體有毒副作用的藥材,如此就避免了藥材毒性對身體的損傷。從此,這種「濯足」的治療方式在烏孫國世代流傳,並經百姓遷徙傳入各地。


  這個傳說是沒有辦法考證的,但它同樣也有著我們前面提到的文化交流融合的意思,它體現了人類在文化交流與融合方面的共需,即是讓生活更加美好、舒適。這也正是兩位和親烏孫的公主值得人們共同懷念的地方。(文/路生)



  今天草原上的幸福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生的文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大唐名將高仙芝是韓國人?他家鄉自古就是中國的
霍去病為什麼奪取河西?如今,這裡的人們做的事比趕走匈奴更緊要

TAG:路生的文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