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政府通過發行證券解決了「戰爭融資」
每一個王朝都會在邊境屯兵,築造防線,防禦外敵入侵。但屯兵需要糧草給養。這些軍需物資從哪裡來?在古代,主要有兩個辦法可以籌集軍需物資:一是採用屯田、軍屯制度,兵農合一,自給自足,明王朝實行的就是軍屯制度;二是掏錢向市場購買,宋朝政府採取的就是這個辦法,即「市糴」制度。商人前往沿邊州軍入納現錢或糧草,又叫做「入中」。
為吸引商人積極「入中」,解決沿邊駐軍的物資供給,朝廷會在邊境設立折博務,收購商民販運的軍需物資。收到貨物後,折博務會給「入中」的商民開具一張面值超過入納數目的「交引」,比如商人入納價值100貫錢的糧草,折博務支付的「交引」面值則有200貫,這叫做「加饒」。商民可憑這張「交引」,到京師榷貨務兌換現錢,或者在榷貨務「翻換」為鹽鈔、茶引:「雍熙後用兵,乏於饋餉,多令商人輸芻糧塞下,酌地之遠近而為其直,取市價而後增之,授以要券,謂之『交引』,至京師給以緡錢,又移文江、淮、荊湖,給以顆末鹽及茶。」
榷貨務簽發的鈔引,類似於特許經營憑證兼提貨憑證。但鈔引的持有人並不一定要提貨,也可以將鈔引轉賣出去,這時候,鈔引實際上就是既可兌現、又可流通的有價證券。當時在沿邊衝要州城、京城,都有交易交引的證券商人、交引鋪(類似於證券交易所)。
宋代交引交易的出現,實際上就是創造了一個發達的證券市場,並帶動資本的高效周轉:
受誘人的鈔引「加饒」所吸引,行商、「土人」會積極販運軍需物資前往沿邊州郡「入中」,以手中物資換取一張「加饒」的鈔引。如前所述,由於鈔引的延時兌付特徵,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公債券,「加饒」則可以理解為政府支付的優厚利息。政府藉此實現了「戰爭融資」的動員,通過市場將後方的大批軍需物資調到沿邊。
如果沿邊州郡政府以現金支付的方式購買物資呢?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沿邊政府需要儲積大量笨重的銅錢。而入納軍需物資的商人得到現錢後,如果直接搬運回去,無疑非常費勁;如果就地採購回貨,沿邊又沒有多少值錢的貨物。如此一來,商人「入中」的熱情就會大減。沿邊政府用公債券來支付,就不存在這樣的麻煩。
行商或「土人」得到鈔引後,前往榷貨務兌換現錢或茶鹽貨物,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甚至需要排隊等候,而自己又「急於售錢」,「莫能久候」,如何是好?特別是「土人」,做的是小本買賣,前往榷貨務取貨的成本是他們承擔不起的。如果鈔引不能便捷兌現,他們的「入中」熱情也會影響。證券市場的出現,近乎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個市場的交易者一般是「土人」(沿邊本地小商民)、行商(北商)、中小券商、交引鋪戶(大券商)、鹽茶商人(南商)等。「土人」得到鈔引後,往往「詣衝要州府鬻之」,而「寡至京師」 ;中小券商從「土人」購得鈔引,再帶至京師倒賣給交引鋪;「急於售錢」的北商也可以將手中鈔引賣給交引鋪,快速套現;交引鋪則將鈔引屯積起來,等鈔引升值時再高價轉賣給南商;南商向交引鋪購買鈔引,雖然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但也節省了馱著錢糧跑到沿邊州軍「入中」的長途勞頓。
與此同時,北商賣出鈔引、得到現錢後,在「入中加饒」的吸引下,又會在京師積極採購物資,販運往沿邊地區;為給這些「入中」的貨商供貨,又有其他商人通過發達的水路,源源不斷地從南方運來糧食、絹布等商品,「以至漆、蠟、紙、布、紬、絹、絲、綿,萃於京師,阜豐征算」 。
你看,通過鈔引(公債)的發行與流通,宋政府在缺少現錢的情況下,卻能夠運用信用資本調集巨額的軍需物資,完成「戰爭融資」,同時還撥動了資本與商品的流轉,促進了長途貿易的發展,帶動了沿途運輸業、倉儲業、旅店業、手工業、商業、金融業的興起。用宋人的話來說,「使商賈之業得通於道途,必兼并之家不擁其財幣,則市井繁富,泉貨通流,交易貿遷,各得其所」 ;「以此,所由州縣,貿易熾盛,至為良法」。一張小小的鈔引,將整個市場都攪動起來。這非常不簡單。
※明朝與清朝,哪一個王朝更加閉關鎖國?
※為什麼「鄭和下西洋」未能開啟中國人的大航海?
TAG:吳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