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陽節在北京去哪登高?乾隆帝就曾多次攜令貴妃來此並厚賞
時近農曆九月,又快到重陽節了。在這一天,人們還會賞菊花、插茱萸、飲菊花酒,盡享秋日樂趣。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中國的「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3年成為法定節假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九九登高」是重陽的主要活動。時至今日,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那老北京是何時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歷代帝王在何處登高?平民百姓又會上哪過重陽節呢?
作者:戶力平遠眺景山重陽「登高」傳統始於東漢明清時已是北京的重要節日活動有關「重陽節」的來歷,說法不一,有的說始於戰國,有的說始於漢代,有的說始於三國,目前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始於漢代「桓景避災」的傳說,該故事載於南朝梁吳均所著《續齊諧記》。相傳,東漢時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縣)有一個叫桓景的人,家鄉鬧瘟疫,他便上終南山拜仙人費長房學藝。有一天費長房說,九月九日他家中有大災,全家人必須「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方能渡過此劫,他照仙人指點舉家登山,果然躲過大難。從此,九月九日登高沿襲成俗,但經過千年的演變,重陽登高已不是為了辟邪,而是成為了集賞秋、祈福、思鄉、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民俗文化活動。
重陽登高之俗,史籍中多有記述。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載:「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三國時曹丕《九日與鍾繇書》稱:「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隋唐名醫孫思邈《千金方·月令》也記載到:「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歸。」唐朝將重陽節定為民俗節日,登高為主要活動,文人多有詩文詠嘆,如杜牧有《九日齊山登高》、李白《九日龍山飲》、鄭絪有《九日登高懷邵二》、皇甫冉有《登山歌》、杜甫有《登高》,而其中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最為知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宋代的重陽節更為熱鬧,據《武林舊事》記載,南宋宮廷會在九月八日做好布置,在殿中「分列萬菊」,並點「菊燈」,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宮外的人們則「飲新酒」、「泛萸簪菊」慶祝這一節日,並且互贈「菊糕」。
明清時,「重陽登高」成為京城的重要民俗活動,帝王及百姓都會在九月九日這天登高望遠。明代史玄《舊京遺事》記載:「萬壽山俗雲煤山,聖上重九日登高於此。」《明宮史》亦云:「殿之北則萬歲山,俗稱煤山,……山之上,土成蹬道,每重陽日,聖駕在山頂升座,可遙望靡涯矣。」清代《燕京歲時記》稱:「京師謂重陽為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清抄本《大興縣誌》載:「(九月)九日,載酒,具茶爐、食盒,尋園榭丘阜為娛,曰『登高』。」光緒五年(1879年)《通州志》載:「九日,蒸粉面,置棗、栗其上,曰『花糕』。間有採菊載酒登高者。」民國時《房山縣誌》、《順義縣誌》中均有九月九日京城人「食蒸糕」、「相率登高」的記載。
明清帝王重陽登高祈福曾至兔兒山、堆秀山、景山、香山明代北京已有「重九登臨」之說,即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時節,帝王必登高拜佛,祈求福壽平安,也順便觀覽京城風光。帝王登高的地點多在御園之中,最出名的幾處是兔兒山、堆秀山、景山、香山。
兔兒山在西安門內(今府右街圖樣山衚衕附近),明朝屬西苑。山為石築,又稱「小山子」、「小蓬萊」,東西分徑,可迂折至頂,山高約五十丈(約150米)。站在兔兒山上四下俯瞰,整個都城盡收眼底。山的北邊有大光明殿等建築,既可觀景亦可小憩,故被明帝選為重陽登高之處。每到重陽節,宮監內臣要換上重陽景菊花補服,吃迎霜兔菊花酒。明天啟五年(1625年)重陽節,熹宗朱由校攜帶宮眷來兔兒山登高、觀賞歌舞,以為同樂,《天啟宮詞》中有詩記錄此事:「美人眉黛月同彎,侍駕登高薄暮還。共訝洛陽橋下曲,年年聲繞兔兒山。」崇禎皇帝也曾在此登高,並寫下「重陽旋磨台,共進菊花懷」的詩句。而今,該山已消失不見,形成街巷,後稱「圖樣山衚衕」。
堆秀山位於故宮御花園東北部,為人工堆砌的假山,高約14米,明稱「堆綉山」,清乾隆年間改稱「堆秀山」。山下有路,拾級可至山頂的御景亭,在此可俯瞰紫禁城全景,遠眺可望及西山。《故宮史話》稱:「農曆九月初九重陽之時,皇帝攜后妃在此例行登高賞景,黃色琉璃瓦在晴空下甚是耀眼。」據傳,乾隆皇帝曾多次攜令貴妃魏佳氏在此登高,且多有賞賜。
景山(即萬歲山)坐落於北京城中軸線上,海拔約88米,為全城制高點,站在山頂可俯視全城,清代帝王重陽之時多到此登高。據傳康熙皇帝曾連續六年在重陽之日率文武百官登臨山頂,祈福納祥,並御題有《九日幸景山登高》詩曰:「秋色凈樓台,登高紫禁隈。千門鳴雁度,萬井霽煙開。翠拂鑾輿上,雲隨豹尾來。佳辰欣宴賞,滿泛菊花杯。」
清石濤繪《王摩詰詩意圖》京城西北部的御園香山、玉泉山、萬壽山,峰巒挺秀,視野開闊,也是清代帝王重陽登高的好去處。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起,乾隆帝幾乎每年都要與皇太后在重陽節那天同登香山,並寫下「名山初試菊花筵,九日登高古所傳」的詩句。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重陽節,清末「兩代帝師」翁同龢陪同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到頤和園西北的金山登高,隨後在日記中寫道:「飯罷遊樂氏園,坐北樓。因入遺光寺,與僧秀山登寺後小亭。亭在山麓,俯瞰昆明湖動蕩樹梢,亦云高矣。」次年九月初九,他又陪同慈禧、光緒等由靜宜園梯雲山館爬上香山,登高祈福,後到十方普覺寺(卧佛寺)拈香。
京城百姓登高多到古剎禪林主要去五塔寺、天寧寺、法藏寺、煙墩民國以前,北京城園林多為皇家禁苑,百姓不得入內,人們只得於城外尋覓登高景點,多為寺院中的高台、高塔及較高的崗丘、山地,一覽秋日景色。根據建築地形的分布,南北城人民各有自己的登高選擇。
北城居民多到京城西北的五塔寺、土城、釣魚台、白塔寺登高。五塔寺原名「真覺寺」,位於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長河北岸,「台高5丈,緣石階可登,極目四望,長河蜿蜒如帶,亂葉飄丹,西山凝紫,斑斕景色一覽無餘。」《帝京歲時紀勝》稱:「重陽日,北城居人於阜成門(實為西直門)外真覺寺五塔金剛寶座台上登高。」至民國時,這裡仍是人們登高重陽之所。
土城是元代城牆遺址,至清代僅剩崗丘。清楊靜亭《都門彙纂》中有《竹枝詞》曰:「土城關外去登高,載酒吟詩興緻豪,遙望薊門煙樹外,幾人惆悵尚題糕。」楊靜亭生活於嘉慶、道光年間,而《都門彙纂》成書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可見那時北京人的登高之地首選北土城。
南城居民則多至天寧寺、法藏寺、煙墩、陶然亭重陽登高。天寧寺位於廣安門外,地勢較高,因金秋時菊花繁多而聞名古城,便成為京城百姓登高、賞菊的好地方。清李靜山《增補都門雜詠》有詩曰:「天寧寺里好樓台,每到深秋菊又開,贏得傾城車馬動,看花猶帶玉人來。」清末民初夏仁虎所著《舊京秋詞》中,亦有《九月登高昔在天寧寺》詩曰:「天寧掃塔江亭醉,九日登高會己闌。踏過煤山來萬歲,瓊樓玉宇試高寒。」
法藏寺位於天壇迤東,有彌陀塔,俗名「法塔」,「高十丈,七級八面,面面有窗,每窗有佛,塔內有旋梯可登。」清末震鈞《天咫偶聞》載:「天壇之東有法藏寺,浮土(屠)十三級。登之,所見甚遠,都人以重九登高於此。」可惜的是,該彌陀塔於1971年被毀。
燕墩又稱「煙墩」,位於永定門外,是一座上窄下寬、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始建於元代,為舊京「五鎮」之一,台上豎有清乾隆皇帝御制碑一座。墩台西北角有石門兩扇,入門後拾階可登,歷45級,通達台頂,為城南地勢較高的地方,每至重陽日,便有南城居民到此登高納福。
清朝滅亡後,皇家園囿相繼闢為公園,北海瓊島白塔和景山五亭、香山半山亭、萬壽山佛香閣及京西碧雲寺、法海寺、八大處、望兒山(百望山)、石景山、櫻桃溝也成為北京人重陽登高祈福之地。
(原標題:老北京人重陽節上哪兒登高)來源:北京晚報編輯:TF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