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仕女畫技法之工筆淡彩法

中國仕女畫技法之工筆淡彩法

妝台思秋

 中國古箏獨奏大師集

饒寧新 

00:00/05:28

本文內容摘錄自江西美術出版社《中國仕女畫技法》,黃輝著,分享網路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工筆淡彩在宋代甚為盛行,它一方面承繼唐代「吳裝」和宋代白描淺絳畫體特點,講究形體結構準確,衣紋組織嚴謹;另一方面亦反映當時審美要求追求敷彩柔淡典雅,重視渲染畫面意境。這到元明兩代更是風靡一時,元明兩代追求漢晉風格,古拙逸氣,工筆淡彩畫體技法更為成熟完臻,仕女造型更講究筆情墨韻,敷彩更加典雅諧韻,形成簡逸靈氣、薄中取厚的傳統工筆淡彩新風格。

工筆淡彩敷彩要「薄」、「純」、「巧」,使色不礙墨,墨不礙色,以色助墨光,以墨增色韻,達到「墨彩相促騰發」。敷彩遍數要少,敷彩要准、純、薄,才能達到鮮、活、明、潤之效果。傳統畫法論述甚多,簡明概括於下:

一、醞釀立意,步驟不亂。

工筆淡彩勾線設色不能多改,要求準確,因此立意必須明確,達到「歷歷羅列於胸中」,使之作畫時步驟分明,心情穩靜,線描色彩精確,使畫面色彩透明潔凈,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立意效果。

二、肯定利落,精確不改。

工筆淡彩要求畫面工細精緻、鮮潤潔凈,為保證線描的準確、生動、流暢,初學者應先「筆試走勢」,「染試色相」。筆試走勢,能熟悉起筆、行筆、收筆的節奏與氣勢,增強膽識與線描功力;染試色相,染色時先調準色,在紙上試其色度達到意中色相,再沉著穩靜染色,達到理想色調,完成畫面明快鮮潤的藝術效果。

三、沉著冷靜,以情作畫。

工筆淡彩為取得潔凈效果,必須在每遍色干後再染,不急不躁,在遇到問題時必須沉著冷靜,以理求法,以情作畫,才能使畫面體現巧意與情韻,達到生動有感染力的效果。

四、整體貫一,有調有韻。

工筆淡彩畫面仍是工細精緻,主體仕女與配景、襯物皆要清晰,容易造成畫面瑣碎散亂,線描與色彩必須有一個主調與節奏統率畫面,使之賓主呼應、相輔相成,達到筆力相貫,色彩相和,氣勢合一,有調有韻地取得體態效果。

圖180 臨明代黃石符《仙媛幽憩圖》之淡彩法

此圖線描簡約精練,氣貫含韻,敷彩諧和寧靜,極其重視渲染畫面氣氛與意境,充滿典雅逸氣之格調,是學習傳統工筆淡彩技法必臨之範本。

圖181 《明月來相照》

淡彩底色要理

圖182 《西施醉王圖》

巧用底色是工筆淡彩技法特點之一,常用來表現古代仕女透明薄紗衣裙,易取得色彩諧韻、豐富且統調之效果。

此圖採用淡金黃色絹作底,運用墨、彩、粉之濃淡輕重變化,與底色巧妙套合結合,使色彩豐富蘊藉而含韻,是畫古代仕女透明衫裙的有效技法。

傳統表現仕女透明衫裙技法,要分清層次(內層肌膚,中層抹胸或內衫,外層外衣或披巾):各層次的線描衣紋皆要交代清楚,但濃淡必須區別,內層肌膚線描最淡,隱約虛斷,中層抹胸線描要淡而細,外層外衣線描要深而略粗,並在墨線旁用粉描提,使之鮮明又區分內外,達到層次分明清晰。再巧用色彩,一般內層肌膚用底色或不染色,中層貼身抹胸或內衫要巧染色,要有輕重虛實變化,並體現凹凸與衣紋效果,外層外衫與披巾染色要薄而純,用透明色輕罩,並用白粉勒出,使外衫鮮明突出,內衫肌膚隱露含蓄,透明效果就歷歷在目。

圖183 《昭君和親圖》

圖184 《貴妃出浴圖》

工筆淡彩是傳統仕女畫之重要技法,它要求工細精緻、鮮明潤澤、沉實厚重、一絲不苟地表現仕女形象與畫面氣韻。其畫理畫法概括為:一、骨法用筆,盡精刻微。二、調準色相,薄中取厚。三、墨彩相映,輝煌典雅。四、神韻意境,生動感人。要達到這種淡彩效果,須充分發揮傳統之染彩技法。使能準確生動,一遍兩遍達到立意效果。

圖185《貂蟬拜月圖》

圖186 《送子觀音圖》

圖187 《觀音臨駕圖》

圖188《八臂觀音圖》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清初名家:八大山人花鳥冊頁欣賞
蝴蝶在花鳥畫中的構圖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