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那些出其不意的提問,可能主要是測你心態用的
收到面試通知後的你準備功課做的很足,甚至已經關注了老闆的領英賬號、知道了面試官長啥樣,連錦鯉也轉發了。當天準時到達面試約定地點,你開始介紹自己,一切都挺順利,突然,面試官問了你「井蓋為啥是圓的?」、「上海有多少個叫Tony的髮型總監?」、「早飯吃的啥?」......這種問題把你的信心和節奏全打亂了,準備的內容都沒用上,這讓你覺得很冤,問我這些問題真的有意義嗎?
實際上只要你為此慌亂,這種問題設計的目的就達到了。否則確實沒什麼意義。
這種看似跟專業無關的問題叫做「Brainteaser」,字面意思大概就是不太好回答的那種腦筋急轉彎問題。最初被谷歌,微軟等大公司的面試中採用,暢銷書《誰是谷歌想要的人才》中詳細介紹了這些面試場景,也漸漸出現了很多跟風模仿的情況。但其實早在2013年,谷歌的人事副總裁在紐約時報的訪談里表示他們已經不再使用這些問題了。他說道:「brainteaser 純屬浪費時間,這些問題在面試中並沒有預測出什麼內容來,主要是為了讓面試官感覺自己挺聰明的。」
最近的一項實驗證實了這種觀點。密歇根州立大學聯合其他兩所院校,對 736 人進行了調查研究,實驗模擬了面試官提問的情境並給出了 49 個問題,其中包括了面試的三大類提問:常規型問題(Traditional)、措施型問題(Behavioural)和腦筋急轉彎問題(Brainteaser),參與者從中選出要問別人的問題,並進行心理學測驗。第一項實驗的結果發現:那些愛問腦筋急轉彎題目的人更自戀、有悲觀主義傾向、社交能力弱,並且更直接地相信直覺在面試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第二項實驗則表明,brainteaser question 明顯會引起回答者的心理不安,並且從結果看來,在採訪中使用 brainteaser 沒辦法測試出受試者的想法和觀點。研究報告的作者Scott Highhouse博士總結說:「在面試過程中問一些腦筋急轉彎問題幾乎沒有提供關於求職者是否適合職位的任何信息,倒是能反映出不少關於面試者的信息。」
從這個角度來看,brainteaser 一類問題的作用有點像是「下馬威」,隱藏在這些「難回答」問題背後的往往是應試者與面試者之間權力的不對等。這讓求職面試看上去更像是一場審訊,但面試在本質上還是需要雙向的對話,如果面試結束時面試官問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想了解的?」,千萬不要一口回絕,你「反客為主」的提問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赫芬頓郵報文章里這位面試者問出的問題讓一位副總裁十年來都印象深刻——「是什麼原因選擇了我的簡歷讓我來面試?」
我們可能習慣了被面試官審問「我們為什麼要雇你」,當你試圖「反客為主」打破這種套路進行平等交流時,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題圖來自:tumblr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用 AI 畫畫的藝術家目的何在,以及,這些畫到底是不是藝術?
※你覺得自己年輕還是老,這件事遠比你想像得重要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