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防不勝防,如何來應付文物騙子的造假手段?

防不勝防,如何來應付文物騙子的造假手段?

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收藏品市場也在不斷的興盛。與此同時,我國收藏品市場現狀仍然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造假。在文章最初,筆者簡要列舉一下常見造假手段:

「移花接木」。即通過粘貼、鑲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舊的、殘破的古玩器物部件、皮殼,粘貼到新器物上面,再進行上工、上色,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來。

「老料新工」。用古代的材料,通過新的工藝進行仿造。如用明代的宣紙、墨和印泥,仿明代名畫家作品。這種作偽,有時人可以鑒別,但用機器檢測紙、墨和印泥的年代卻容易上當。

「原底接胎」。用古代器物的底接上新器物的身達到造假之目的。鑒定文物若僅看底部,往往打眼。

「白胎加彩」。在有年代的白色瓷器上,繪上五彩或粉彩,鑒定者若注重看胎,往往容易上當。

「民窯加款」。將民窯瓷器的底部加上款識,使民窯變官窯。若鑒定者對仿款不熟,又偏重看胎和釉則受騙者居多。

「化學作舊」。即用化學溶液對仿品進行浸泡,然後埋在地下,再種上一些根系發達的植物,若干年後挖出來就是「出土文物」。

「把玩供養」。即仿傳世文物,造假者則需要將高仿文物在手裡把玩幾年,或者放至農村老百姓家中,接受自然的煙熏火燎,使之慢慢變舊,這樣「把玩供養」若干年後,就有了文物的「包漿」。甚至有的造假者將工藝品埋藏在已空的墳墓中,誘騙收藏者上當受騙。

在拍賣事業發展以後,一些非正規公司主要靠騙取各種費用,如推廣費、鑒定費、物理檢測費、保證金、違約金以及展覽費用等,也就是你交了費,藏品最後是交易不掉的。

所以,這些公司基本上贏利模式是騙你的各種費用;有的公司還騙藏品,或藏品調包!

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騙局方法,群體騙局就是利用集體的團伙表演來騙取各種費用,下面我們就舉一例來說明之:

最近,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賈魯河改造,據說整改附近奶奶廟的時候,挖掘機挖出來了很多古物,當時很多工地工人爭搶並分了這些物品。

於是乎,近兩年很多工地工人出現在該區和附近的幾個區,一般是路邊攜帶所謂的古董,說話吞吞吐吐,偽裝成自己是當時挖出來古董的人員,變賣東西(如圖)。其實這些藏品懂的人一看就是假貨。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如何來應付這些騙子的手段呢?對於個人來說,一個是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做著發財夢。

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家對古玩都不太了解,撿漏的可能性較大。而現在,在媒體報紙的宣傳下,大家對古玩的價值基本都有所了解,想撿漏是很難的。另外一個,就是提高鑒定古代藝術品的能力。

其實,鑒定能力的培養絕不是短時間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應該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才能達到的。

大家可以看到,那些真正的鑒定專家可能就是一生研究一個專門的門類才能有所成就。那麼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我們覺得只有依靠國家的文物政策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收藏市場的現狀是這樣的:

1。盜墓猖獗。因為古代藝術品的價值在被人們認識後越來越高,而古代藝術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造成了盜墓猖獗。

此時國家文物局應當採取有力的措施,堅持加大打擊盜墓的力度。但是,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人員從人數上來說相對不足,因此可以考慮依靠廣大群眾打一場文物保護的「保衛戰」,並對參加文物保護的人員及群眾給予獎勵。

2。很多文物都是在1980—2000年間造路蓋房以及盜墓出現在古玩市場以及收藏者的手裡。由於文物不能公開買賣,這些出土文物只能在私人之間相互交易,有的甚至流落異國他鄉,而這類最基層的私人交易恰恰又很難被發現。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贗品」借「仿品」之名獲得發展的現象。相反,博物館的文物卻很少增加,導致出現文物流失現象,對國家榮譽也造成了破壞。

那麼如何才能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認為:

第一個,扼住源頭,堅持嚴厲打擊盜墓現象;

第二個,登記造冊,請一些有水平、有良心的專家對民間的文物進行登記造冊;

第三個,允許收藏者現有的登記造冊的文物可以在市場流通;

第四個,提高博物館收藏民間文物的價值;

第五個,歷史和現在有很多的收藏家無私地將自己的文物貢獻給國家,現在的一些媒體宣傳收藏品撿漏的實例以及收藏品價值的內容太多,應當給這些無私的收藏家事迹以大力宣傳。

這樣,儘管贗品仍然有可能出現,但是它們出現的幾率可能會大大地減少,流落境外的情況也可能會被遏制,而文化產業也可能會得到一個飛躍的發展。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實事求是」,面對當前收藏市場的局面,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面對矛盾,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健康成熟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古人的身份證居然長這樣?有意思!
投資大咖專訪:劉益謙的收藏之路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