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何放在一所軍校?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 胡永攀、吳臣勇、本報特約通訊員李慶章
1.從凈水站到應急聯盟,靠啥贏得國家級科研平台青睞
特殊貢獻者的特殊機遇
9月13日,由重慶市國土房管局主辦的2018年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在忠縣復興鎮江河村譚家壩舉行。
演練活動模擬地處長江流域、三峽庫區的譚家壩,遭遇連續暴雨誘發突發滑坡地質災害,當地群測群防員、駐地地質隊員發現險情後立即上報;市縣各級單位按照預案協同調度、快速部署,迅疾派出應急救援隊、救援專家、醫療救助等人員,及時疏散、轉移了全部「受困群眾」。
地方有關領導現場觀摩體驗後表示,演練成功舉辦,「重慶市應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功不可沒。
這一科研合作平台,正是由陸軍勤務學院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聯合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六一基地等單位成立的。在重大科研項目攻關、服務部隊建設、開展應急救援、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協同創新中心」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村民們至今忘不了當年那一幕:大地震發生,斷水斷電多天後,道路剛搶通不久,解放軍原後勤工程學院就把野營多功能凈水車開到村壩上,村民們紛紛挑著水桶排隊取水,兩台凈水車確保了1萬多名受災群眾每天能喝上乾淨放心的水。
2008年「5·12」汶川地震爆發後,解放軍原後勤工程學院奉命參加抗震救災,實施應急供油、應急供水、應急供電和搶修搶建的突出表現,贏得了時任科技部部長萬鋼的高度讚揚。他建議依託解放軍原後勤工程學院組建救災應急裝備領域的國家級科研平台。2009年10月正式列入國家工程中心組建計劃後,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個汶川抗震救災催生的「特殊嬰兒」拿到了「准生證」。2014年2月,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過高效建設,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科技部3年組建驗收,開始正式運行。
研究中心牢牢把握職能定位,在公共安全和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領域主動作為。作為首批成員單位,研究中心聯合發起成立「應急救援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3年入選科技部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試點聯盟。以首批成員單位資格參加國家工信部支持組建的「全國應急產業聯盟」,當選為常務理事單位。
從凈水站到應急聯盟,靠啥贏得國家級科研平台青睞?伴隨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個研究中心全體成員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一個共識:軍民融合呼喚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支撐軍民融合。正是由於學院全體官兵對國家、對人民有特殊貢獻,國家級科研平台才會給予優先考慮,提供優先機遇,在今後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進程中,更應該以特殊貢獻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軍隊提升核心戰鬥力服務。
2.從小型柴油機看大協作,怎樣發掘國家級科研項目優勢
山城大坐標的不凡氣魄
2017年10月25日,在陸軍勤務學院學術報告廳內,來自軍地20餘家單位的130餘名科研人員彙集一堂,共同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高原高寒地區災害現場安置裝備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及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會。
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從研究中心組建待驗收之時,陸軍勤務學院就通過分析載人航天等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的典型案例明確提出,大項目推動、大需求牽引是組建優秀團隊的一個關鍵因素。
大項目、大需求,呼喚大氣魄。有人笑嘆:山城一隅,何來大氣魄?學院和中心領導信心滿懷地表示:山城大坐標,就是我們的氣魄!
此言不虛。
放眼地理,大山大水,重慶地處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結合部,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同時,重慶也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彙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型城市,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縱觀文化,歷史上的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熏陶、險惡的環境,練就一種頑強、堅韌和剽悍的性格,以勇猛、善戰而著稱於世。源於巴文化的巴渝文化成為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
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給陸軍勤務研究創新贏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置身這樣一個大時代,我們不幹誰干?借地理之便,揚文化之優,我們不努力誰努力?
科研攻關有時簡直就像打仗。軍民融合不能有「想法」沒「辦法」,更不能想起來「激動」幹起來「不動」,軍人搞科研攻關更應該有一種「敢打硬仗」的作風。研究中心在陸軍勤務學院大力支持下,深入分析後勤保障與應急救援重大需求,抓住國家科技計劃改革的重大機遇,通過聯合申報和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迅速構建起一支技術特色突出、專業優勢互補、產學研用一體的軍民融合創新團隊。
「高原高寒地區災害現場安置裝備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及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會上,學院官兵欣喜地看到,20多家單位齊聚山城,其中既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總醫院等軍事教學科研機構,也有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地方高校;既有來自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船工業、新興際華等軍工集團的重點企業,也有玉柴機器、煙台萬華等地方龍頭企業。
一台高原型小型柴油機核心部件的誕生,見證了這些「領頭雁」機構的聚合效應。這一核心部件針對高原高寒地區災害救援及軍事後勤保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基於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的原則,相繼攻克高原高寒環境裝備性能退化機理等一系列難題,有效突破了高原環境柴油機動力增效等多項關鍵技術。與之相應,高原高寒地區主食加工、住宿、凈水、供油、垃圾和動物屍體處置及防疫洗消等專用急需技術裝備應運而生。
3.偶然發現的「量身定做」,航空技術緣何實現高寒應用
民用新技術的軍事轉換
一個西瓜大小的圓鼓型機器,輸出功率竟然能達到100千瓦?還能夠保障約800平米高原住宿供暖、供電需求?
沒錯!
5月19日至26日,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成功舉辦。當時,「高原高寒地區應急宿營保障系統」一亮相,立即引起現場軍民的濃厚興趣。
這款多功能摺疊房屋,能夠快速展收,還能供熱、供電、供氧,是一種特別適合高原高寒地區應急保障使用的新型裝備。整個集成系統看似體積龐大,其能源供給卻只用了那個西瓜大小的圓鼓型機器。
「這是微小型燃氣輪機,別看個頭小,輸出功率卻是同體積柴油發動機的3到4倍。」展覽現場,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氣輪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譚春青充滿激情地向大家介紹,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這家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安徽省巢湖經濟開發區共同成立的高科技公司,是國內微小型燃氣輪機研發生產的「排頭兵」,其微小型燃氣輪機具有功率密度高、低溫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突出優勢,目前主要用在航空領域。
航空技術緣何實現高寒應用?知情人說,這是一次偶然發現的「量身定做」。
眾所周知,高原高寒地區應急宿營保障是災害救援與後勤保障的迫切需求,高效可靠的熱電聯供系統更是提升保障效能亟待突破的一項關鍵技術難題。
需求在找技術,技術也在對接需求。一次交流會上,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氣輪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技術人員,偶然「碰撞」在了一起,「聊」出了重大線索:「像這樣受低溫低氧環境影響較小,既能產生熱量、又能產生動力,而且熱量多動力少的裝置,簡直就是為高原高寒地區應急宿營保障量身定做的!」
雙方一拍即合,瞬間迸發靈感火花。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快速響應,聯合萬華節能、新興重工、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組成聯合攻關小組,相繼攻克了微小燃氣輪機熱電聯供、摺疊房屋大空間擴展與高效保溫、分子篩強吸附實時制氧與彌散供氧等關鍵技術,在最短時間內試製出「高原高寒地區應急宿營保障系統」原理樣機,實驗結果表明:應用效果良好。
權威人士表示,這是國內首次將微小型燃氣輪機用於應急宿營熱電聯供保障,更是民用尖端科技植根于軍事後勤保障的肥沃土壤開出的一朵艷麗之花,結出的一枚甘甜之果。
偶然中有必然。軍民融合的廣闊領域,只要做有心人,就能提高偶然向必然轉化的幾率,就能縮短偶然向必然邁進的距離。研究中心成員強烈感悟到:在與官兵和群眾密切相關的軍事後勤和應急救援領域,科技軍民融合同樣大有作為。
4.從軍民融合到「一帶一路」,「中國製造」再發力的啟示
軍事大後勤的和平效能
今年8月,受颱風「溫比亞」影響,山東壽光等地出現大面積嚴重洪澇災害,大片的蔬菜泡在水裡,村民們心急如焚。災區從河北、江蘇、天津等地緊急調用30多台套機動式大流量遠程輸水系統,其中21套系統由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製。
關鍵時刻關鍵場合能夠再一次作貢獻,研究中心全體成員由衷為之自豪和驕傲。
這一大型裝備由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完成,研發過程充分借鑒和利用了密閉輸送控制、軟管收卷、水力布站及運行調度等軍用軟質輸油管線技術,並結合重大火災救援和城市排澇應用需求,通過技術移植及型號擴展,縮短了研發周期。中心負責人介紹,其間通過開發系列民用產品,最大流量達每小時1300餘立方,全面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裝備先進水平。2016年6月曾參加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之後陸續配備到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陝西、湖北等30多支消防部隊。
立足重慶,面向全軍全國,研究中心全體成員深感責任重大。渝新歐鐵路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運輸通道,重慶又是最早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之一。
「一帶一路」背景下軍民融合已經取得重要進展。「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順利實施,推進了我國與沿線國家科技交流與合作,也讓軍民融合進入了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譬如,「核電」與「高鐵」一樣,已經成為中國的又一代表性「名片」。
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在國際合作交流中同樣大有可為。朝著這一目標奮進,中國軍隊貢獻巨大,中國軍人重任在肩。研究中心全體成員極目遠眺,「中國製造」再發力給他們以深刻啟示,現代後勤就是軍民融合後勤,在國際合作中,軍民融合後勤一定能夠釋放軍事後勤的和平效能。
中歐班列開通初期,因沿線部分地區冬季極端嚴寒,筆記本電腦等產品承運過程中極易損壞,鐵路貨運受到嚴重影響。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充分發揮軍隊後勤保障專業技術優勢,研製開發了「渝新歐大通道冬季運輸專用保溫集裝箱」。這款保溫集裝箱創新性地利用國內西南地區—歐洲之間地域的自然溫差,相變材料在熱區融化蓄熱、寒區凝結放熱的獨立控溫方案,通過中國船級社和國外相關機構嚴格認證,最終實現冬季運營常態化,為中歐鐵路大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個依託軍隊院校建設的國家級科研平台,為什麼能夠發揮如此巨大作用?研究中心全體成員用行動作出了回答:不忘服務軍隊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使命,以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