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骨骼機器人、仿生手、秒懂眼神的利器……輔具界的「黑科技」高端又貼心

外骨骼機器人、仿生手、秒懂眼神的利器……輔具界的「黑科技」高端又貼心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我們經常調侃,不要讓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可如果有一天,行動力被某種因素限制了,該怎麼辦?科技的力量,或許能幫助人們跨越生活中那些不期而至的障礙。

坐在輪椅上的潘潘(化名),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裡,滿是期待與緊張。對她來說,站立行走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一歲多的時候,一場疾病讓她失去了站立行走的能力。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穿戴上外骨骼機器人的潘潘重新站立了起來,試探著往前走了兩步。站在對面同樣焦急等待這一刻的潘潘爸爸,趕緊迎了上來,一把抱住了潘潘。相擁而泣的父女倆,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不只是外骨骼機器人,11日在京開幕的2018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上,康復、輔助器具領域的「黑科技」,展示了科技跨越障礙的無限可能。

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

「站立自行的意義在於價值發現,而價值不僅是肢體動作的改善,更包括幫助傷友自立,共融社會。這些努力,構成了我們對傷友內心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外骨骼機器人展示區海報上的這句話,讓人們感受到即使外表酷冷,「黑科技」也是有「溫度」的。

展台工作人員介紹,潘潘身型嬌小,她現場試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是專門為她量身定製的。同時,為了滿足不同體型的需求,外骨骼機器人在穿戴上有可調節的設置。

這款外骨骼機器人,需要搭配手杖來使用。通過操控手杖上的按鈕,綁縛在腰間和腿上的外骨骼機器人裝備,會帶動使用者的雙腿行進。為了讓輪椅使用者更容易完成獨立穿戴,髖關節處採用可以開闔的設計。

保障使用時的安全性,無疑是外骨骼機器人研發工作的重心。對此,在機器人幫助行走的過程中,研發人員專門設計了6道安全停止的防護,以儘可能防止意外。

掌握十八般「武藝」的仿生手

在牙籤盒裡,隨意地抽出一根牙籤,在日常生活是再普通不過的場景了。可如果,抽出牙籤的是一隻由各種零件構成的仿生手呢?

這不是科幻電影。仿生手展台里,工作人員展示了仿生手在廚房場景下的應用。她右手拿著水果刀,左手假肢握住火龍果。在切水果的過程中,握著水果的仿生手不停向後變換位置,靈巧地貼合水果外形。

完成切水果的演示後,仿生手還輕鬆地從一旁的牙籤盒裡抽取出了牙籤。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新上市的仿生手,有18種不同的自動抓握模式可供使用者選擇,同時,新增加的電動旋轉拇指可輕鬆的調整拇指到需要的抓握位置。

也許你並沒有注意到,在不同的生活場景里,手出現的高頻抓握模式不盡相同。而這些細節都被研發人員捕捉到,體現在了仿生手的設計中。

現場技術人員介紹,他們研發的一款仿生手設計了卧室、廚房、衛生間3個場景。通過藍牙裝置感應,仿生手會自動切換到卧室或其他場景,並將與之相對應的最常用的6個抓握模式設在優先順序位置,讓使用者更加地「得心應手」。

秒懂眼神的溝通利器

手指在屏幕上一划,一個西瓜或一個橙子,立馬被切成兩半。「切水果」的遊戲很多人都玩過。但其實,還可以換個玩法。比如,用眼神來「秒殺」。

問題來了,機器是如何讀懂 「眼神」的?往複雜了說,這是一種摻雜了機器視覺和人工智慧的眼球追蹤技術。

聽上去,不明覺厲。通俗一點說,設備通過檢測眼睛的運動情況,估計視線方向與眼睛注視點位置,判斷出你看著的是「西瓜」還是「橙子」,幫你選中它。

同樣,你還可以用眼神去完成對屏幕上鍵盤的操作,輸出你想表達的文字或表情。

展台工作人員介紹,對於「漸凍症」患者或其他溝通有障礙的人們來說,採用眼控溝通輔具,可以幫助他們重建與外界的聯繫,甚至通過產品內置的娛樂功能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更勵志的是,2008年被確診漸凍症的王甲,使用一台單目眼控儀,不僅能與外界溝通,還完成了2部著作,共20餘萬字。

文末福利,

堅守在崗位的導盲犬

萌萌噠有沒有~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一軍火庫爆炸,上萬人疏散!或是人為破壞所致
種生菜、做晶元、機甲大戰,熱鬧的雲棲大會結束了!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