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出兵打日本?真正原因並非為了幫助中國
原標題:蘇聯為什麼出兵打日本?真正原因並非為了幫助中國
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宣布對日本宣戰。9日零時,蘇聯出動三個方面軍,總兵力約150萬人,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軍發起全面攻擊。短短一周時間,蘇軍便擊潰了日軍主力。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
從客觀上來說,蘇聯出兵東北打擊日軍,對中國提前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巨大幫助。那麼,蘇聯為什麼幫我們打日本呢?是為了同一個陣營的夥伴提供幫助,還是另有所圖呢?
其實,蘇聯對日宣戰的決定早在1945年2月份的雅爾塔會議(又稱克里木會議)上就已經做出。蘇聯答應美國,在納粹德國投降後二至三個月的時間內,參加對日戰爭。不過,蘇聯出兵並非是無償援助,而是附帶了很苛刻的條件:一、外蒙古必須維持現狀(即讓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2、讓大連成為自由港,並將旅順租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3、中國東北的中長鐵路、南滿鐵路由中蘇雙方共同經營,並保障蘇聯的優先利益;4、庫頁島南部及千島群島(當時均被日本佔據)全部歸屬蘇聯。
▲雅爾塔協定俄文版原件
為了爭取蘇聯方面儘快出兵,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雖然對這個條件表示為難,但還是同意了,只是說必須先同中國進行協商。羅斯福的顧問查爾斯·波倫在得知了這一情況後大為沮喪,他堅決反對總統在背著中國盟友的情況下,拿中國的利益進行交易。最終,《雅爾塔協定》正式簽訂,蘇聯在得到了他所提出的條件後,承諾出兵東北打擊日軍。
納粹德國投降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宣告結束。蘇聯開始向中蘇邊境集結軍隊。不過,當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蘇聯並沒有立即出兵,而是選擇等待有利時機。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造成了約20萬日本軍民傷亡。蘇聯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認為出兵時機已成熟,於是在8月8日對日本宣戰。此時的日軍已鬥志全無,所以在戰場上被蘇軍迅速「收割」。姍姍來遲的蘇軍並沒有體現出特別重要的軍事價值,但卻得到了最大的戰果。
從客觀上來說,即便蘇聯當時不出兵,日本戰敗也已經成為定局。蘇聯在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才選擇出兵,真正原因並非是為了幫助中國,而是為了獲得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利益,同時也算是履行了《雅爾塔協定》中的承諾。中國雖然在蘇聯的軍事介入下提前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也付出了非常昂貴的代價。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