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信里昂中國資本市場主管李坤龍:變革性思想如何轉變為商業實質?
中信里昂中國資本市場主管、董事總經理李坤龍
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國際化,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也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中信里昂中國資本市場主管李坤龍認為,尤其在AI+IoT領域,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在未來智能化商業峰會廈門站上,《全球智能化商業》獨家採訪李坤龍,進一步了解企業應該如何抓住這一波紅利,推進AI+IoT技術的發展。
企業如何進入AI+IoT領域?
全球智能化商業:隨著物聯網場景的不斷擴展,行業空間也逐步擴大,AI與IoT的結合可能是智能化發展的下半場。您認為一家企業應該如何進入AI+IoT領域,並為它進行估值?
李坤龍:其實,能否進入AI+IoT領域取決於基礎設施。我們從2009年開始使用3G網路,2014年開始使用4G網路,應該說只有4G或者4G以上的網路速度才能支持AI+IoT技術的發展,這也是進入不同IoT領域的基本技術要求。
以一家美國公司為例,他們研發了一款運用很多AI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機器人,通過人體識別、汽車檢測等技術,為用戶提供最安全的安保服務。其實,它就是通過結合不同的科技產品來提供不同的服務。雖然目前這只是一家小企業,卻在為不同的高端市場提供服務,目前在紐約已經有2000多個用戶。
運用AI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安保服務
現在,有越來越多不同行業的玩家進入這個領域,包括汽車廠商、軟體系統開發商、感測器供應商等等,其中不乏很多上市公司。而針對不同理念的玩家,資本給予的估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資本會給傳統汽車廠商5—15倍的估值,而給感測器供應商卻是15—25倍的估值。
全球智能化商業:在您看來,為什麼汽車廠商也要來這個領域分一杯羹?
李坤龍:如果對股票了解的話,你會發現在過去五年,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利潤是持續上升的,而估值卻沒有上升。但當其它汽車廠商進入這個領域時,資本市場卻會給予更高的估值,這就意味著傳統行業的發展已經遇到瓶頸。
當然,很多傳統汽車廠商已經逐漸意識到未來物聯網、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包括勞斯萊斯,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做整套智能系統,甚至將AI、物聯網結合到不同的生活設備中,以此來培養用戶在AI+IoT領域的生活習慣。
中國在AI-IoT領域的發展機會
全球智能化商業:您如何看待未來AI+IoT領域的發展?
李坤龍:其實,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品牌商會製造不同的產品線進入AI領域。2011年—2016年期間,不同的品牌推出了眾多產品,將物聯網技術和AI技術相結合,來開拓不同的市場。
2011年—2016年,品牌方通過不同的產品進入AI+IoT領域
全球智能化商業:中國在AI-IoT領域有哪些發展機遇?
李坤龍:2010年,全世界排名前十的手機沒有中國品牌;到了2017年,中國品牌在前十名中佔了六家,這將影響全世界的用戶如何看待和應用中國的手機及App,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這些主流市場上與AI結合的App,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999年—2017年,中國是用網流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也比很多國家更早進入4G時代,再過兩年進入5G時代後,在物聯網技術和AI技術上,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認為,進入任何一個市場,硬體網路都是基礎,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的物聯網發展是從4G開始的,那麼在未來AI+IoT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各大品牌的AI布局分析
全球智能化商業:中國的AI+IoT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李坤龍:我們看待智能化商業發展還是比較樂觀的。未來,中國市場因其豐富的產業鏈,也將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也許在中國推出5G以後,到了2025年就再也沒有人談論物聯網了,因為那時物聯網或許已經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技術。
千禧一代將成未來智能產品購買主力軍
全球智能化商業:未來,AI+IoT產業將主要覆蓋哪些人群?
李坤龍:我們做過一個消費者研究,在美國購買智能設備的人群主要在1989年—1993年這個年齡段,我們稱之為千禧一代。在中國,千禧一代大概有4億人口,未來這些人將成為智能家居、智能產品的主要購買者。
不過,他們的消費能力還是不一樣的。90後的消費要求較高,對單一的智能產品比較青睞,而80後則對整個裝修的智能化要求較高。
※從打個車,到開個戶:Go-Jek點燃印尼銀行業的變革之火
※巴西博物館大火中,人類二百年的研究和知識付之一炬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