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批文件寫書法,鄧一揮而就,而農民出身的陳永貴竟是這樣

毛主席批文件寫書法,鄧一揮而就,而農民出身的陳永貴竟是這樣

文/炎心,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人物誌之陳永貴系列篇

每一個人對於一些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就存在不同的的方式,出身不同處理事情的方式可能就不同,有的人可能從小到大都在一起,可是性格等不同,處理事情的方式就不同,這也就是人生而不同的說法。

毛主席

對於每天審批一些文件的中央領導人,他們的處理方式當然也是不同的,畢竟在不同的情形下成長,雖都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但是早年的習慣是重要的,對於一些大事或許是一起贊同的,但是對於後面的其他事情的處理就不一樣了。

毛主席的才情、豪邁,如果沒有這些戰爭,或許毛主席會在詩海中成長,慢慢成為另一位詩仙也說不定,但是由於有了戰爭,便有了責任,擔負起這麼重大的責任,就不能花費大把的時間去作詩,偶爾還是可以的,所以在批示文件的時候,還是喜歡用書法來書寫,這或許就是還在過寫詩的癮吧!雖然不能寫詩,但是可以寫一些書法來批示文件,也是不錯的,所以說在以後的日子裡毛主席就愛在批示文件時寫書法。

鄧小平書法

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畢竟是戰爭年代過來的人,其身上的威嚴都可以把撒切爾婦人嚇一跳,後還摔倒了,所以對於一些事情是有軍人的特色,希望可以快速完成。在後面的當上國家領導人後,要批示許多文件,看文件很仔細,但是在批示時、實行時希望可以有一定的效率,這樣對於國家機構的運行有一定的好處,所以說有點一揮而就的感覺,希望可以快速的解決,這樣可以快速的解決人們的疾苦。

陳永貴書法

對於農民出身的陳永貴,雖然後來當上了國家副總理,但是四十多歲才掃盲,後幾年都在學習,但是當上國家副總理的時候還是個半文盲,能夠看報,但是還有一些漢字不認識。在批示文件的時候,對於陳永貴來說是個大問題,有時這個字不認識,有時那個字不認識,基本上都是秘書先看,看過把重點給他看,有的重點看不懂的還得他的秘書給他念,同意就在上面畫一個圈,或者寫個同意,可是基本以畫圈為主。

雖然三人批示文件時不同,但是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治理國家,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所以說雖然陳永貴的批示不如毛主席、鄧小平,但是其認真的態度還是值得稱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寫進毛氏族譜,毛主席唯一妻子,年輕早亡,毛主席破例接待其父
隋朝最神秘的兩大將軍:一人生下個兒子家喻戶曉,一個死後轉世成閻羅王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