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口徑大威力就大?美軍5.56短管步槍遠射威力大幅反超95步槍

口徑大威力就大?美軍5.56短管步槍遠射威力大幅反超95步槍

原標題:口徑大威力就大?美軍5.56短管步槍遠射威力大幅反超95步槍


由於二戰後對於自動步槍彈藥方向的錯誤堅持——堅持使用中口徑大威力彈藥,導致M14步槍全自動連發完全不可控制,使得美軍步兵在越南的叢林環境下極為被動。


在這種戰時應急的背景下,美軍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新步槍口徑的嚴密論證和設計;只要性能上可以基本滿足要求,能否在最短時間完成大批量生產和裝備,成為新口徑選擇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最終美國民間擁有巨大產能基礎的小口徑高速獵槍彈勝出,在制式化以後成為5.56x45毫米口徑被美軍沿用至今。



5.56與7.62

5.56x45毫米口徑的原始設計源於50年代,用於中近距離射擊無掩蔽、無防護的動物;因此彈頭偏輕、彈道抗擾動能力差;從總體設計上說,並不是軍用自動步槍的最佳選擇。因此在其發展歷程中,從鉛芯軟質彈頭的m193時代,到鋼鉛複合彈頭強化穿透和遠射能力的SS109時代,再到現在的幾種最新型彈藥——比如MK262;彈頭一直都在越來越重,越來越長。



5.56毫米家族彈頭髮展變化


比如M193彈頭重3.63克,長19.3毫米;ss109重4.02克,長23毫米;現在mk262的重量已經達到5克。而中國的5.8毫米口徑,最重的機槍彈(已於2016年停產)也只有4.8克。而且採用速燃高能發射葯的MK262,速度對槍管長度的依賴性很低,在16寸槍管(40.6厘米)上可以實現超過835m/s的初速。作為對比,中國88式通用機槍推動4.8克的彈頭到895米/秒的初速,需要60厘米長的槍管。


實際上在SS109時代,95步槍的槍口動能就沒比上過M16A2步槍——5.8步槍彈的4.15克彈頭重量要稍重一些,但是在46.3厘米槍管上只能加速到915米/秒的初速;只有在槍管長度557毫米的95班用機槍上,初速才能達到970米/秒。國內官媒聲稱5.8步槍彈的動能超越SS109彈,一直是在用田忌賽馬的方式,用班用機槍的初速性能去對比步槍的性能。



95步槍


而後來95-1步槍發射新通用彈的熱散(連發後精度急劇惡化)問題,核心原因就是想在46.3厘米長度內,發射更重一些的彈頭,以實現步槍和機槍的彈藥通用化。但是技術能力的不足,使得威力提升不如預期——新彈頭只加重到4.55克,初速也達不到95水平(即朵英賢披露的「直射距離降低」);而且出現了嚴重的熱散(內、外彈道不穩定)和膛線掛銅(槍管燒蝕破損)現象。


在重量佔優勢、且口徑更小(迎風面積更小)的情況下,MK262彈的慣性更高而且飛行阻力更小——截面密度高、長徑比大彈形係數優越,這使其遠距離的速度和動能衰減明顯低於5.8毫米槍彈。尤其是該彈本身的精度非常出色——短管5.56毫米步槍加瞄準鏡,對7-800米外的無防護目標進行有效的精確射擊,已經在美軍近年來的實戰中被廣泛運用。


現在短管5.56毫米步槍也能打800米外目標


從當年公認的中遠距離射擊能力差,到今天的短管突擊步槍也能當成狙擊步槍,一定程度上具備執行中遠距離精確射擊任務的能力;美式5.56毫米口徑武器性能的進化,不僅僅是槍械和瞄準鏡在不斷發展,彈藥本身的性能也在常改常新。國內在槍彈上的水平差距,實際上一直在被不斷拉大。


作為性能提升的基礎之一,5.56毫米步槍彈的最大膛壓一直在不斷升高,從3656公斤/平方厘米(M193),提升到3867(SS109)、乃至於現在超過4200(MK262)。國內90年代中後期開始裝備的95步槍,在壽命1萬發(M16A2是2萬發、G36是3萬發)的情況下,膛壓也只做到2900公斤/平方厘米,與俄制水平相當。



使用錯誤發射葯導致炸膛的97步槍


高膛壓帶來的最極端的負面效應就是炸膛,但這一般只在嚴重質量缺陷、槍管堵塞、用錯彈藥等非正常情況下才會出現。一般設計使用中,過高的膛壓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對槍管的燒蝕破壞作用會顯著增強;這意味著槍管的壽命會被嚴重破壞,如果沒有更先進的技術和設計,那就得拿更昂貴的材料和工藝去彌補。



膛壓測定原理展示



老式膛壓測定工具,通過銅柱或者鉛柱的壓縮程度推算燃氣壓力

但是彈頭在槍管、炮管中的加速,是由高壓火藥燃氣推動的;彈頭的快慢,取決於火葯氣體推動彈丸加速的快慢,最直接的指標就是「膛壓」。因此要在短槍管內,實現重彈頭的高初速發射;最核心的設計取向是別無選擇的,必須採取高膛壓設計——而且必須是低峰值、高平均的高膛壓設計。



彈頭開始運動後,與彈殼底部之間的空間就不斷加大


在整個槍管長度中,只有彈頭在槍管內剛剛開始運動的很短距離內,膛壓和彈丸的速度是同時增加的。但是隨著彈頭前進,從彈殼到彈頭底部的距離在迅速加大;從而形成一個不斷增大的空間。而這個不斷增加的空間的變大的速度,快於火葯氣體膨脹的速度以後,膛壓就開始降低。膛壓低,推動彈頭加速的能力也隨之變弱————換句話說,除了最裡面的一小段,外面的一大截槍管對彈頭的加速效率,都會變得非常低下。



某舊型號民間5.56彈藥的膛壓初速


上圖是一張典型的膛壓/槍管長度/初速圖表,豎向代表膛壓和初速,橫向代表槍管長度。注意高開低走的紅色膛壓曲線,以及加速先快後慢不斷上升的深藍色初速曲線。藍色短豎線代表不同類型槍械的長管長度。


因此理想的內彈道設計,必須要在滿足最終指標(槍管長度/壽命、彈頭重量、初速等)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最大膛壓的極限峰值,但又要把膛壓的整體水平持續拉到高位——在內彈道學理論中,這稱之為「平台效應」。



圖:MK262彈藥在短槍管內發射的膛壓


俄制5.56彈藥,膛壓高峰值低平均,一致穩定性還稀爛


現階段俄羅斯和中國槍彈系統的普遍問題,一方面在於,限定重量和成本下,槍管強度、抗燒蝕等設計製造水平上不去,不得不把最大峰值限制的很低;但另一方面在高壓爆轟燃燒研究和化工方面的能力又太差,內彈道設計和實現時,平台效應做不上來,結果膛壓峰值低,平均值就更低的可怕。


這使得俄中不得不走「低膛壓高初速」的路線——作為最基本的彈道學常識,只要能滿足各方面性能要求,膛壓本身就是越低越好;俄中的路線聽起來兩全其美,但實際上要通過更長的身管等作為代價實現,使用和遠期改進中的局限性很大。


同時更糟糕的是,俄中的口徑後續挖潛工作非常差;甚至體制內主體經常提出這樣的論調:一種口徑確定以後,關鍵參數標準就不能再改——比如膛壓限制,否則整個口徑只能推倒重來。看看5.56x45口徑家族的發展,就知道這樣的觀點完到底有多可笑。



美軍下一代槍彈樣品


在下一代彈藥——典型如高性能塑料殼埋頭槍彈的研發中,MK262為代表、具備強有力平台效應的高膛壓設計僅僅是一個基礎。此外還必須進一步強化發射葯能量、採用更高密度裝填等措施;在爆溫、點/傳火和膛壓穩定等關鍵環節,將迎來大量更難以克服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不能很好的解決,現在國內5.8新通用彈遭遇的問題,必將在未來變本加厲的進一步急劇放大惡化。

根據朵英賢院士的採訪等公開披露的信息,目前5.8新通用彈正在著手引進俄羅斯發射葯生產線。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槍彈發射葯就幾乎完全停滯了發展;就算俄式發射葯能解中國現在的彈荒一時之急,但未來的新一代彈藥,還能繼續靠著80年代末期的蘇聯老底支撐起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運20是不是電傳飛控飛機?因機械飛控無法使用殲20式側桿駕駛
蘇57因沒錢而短命:鈦合金僅占結構18%,比F15都低一半!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