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最近我跟魏晉南北朝杠上了,這次咱們來翻翻這《哈佛中國史》,來看看外國歷史學家眼中的南北朝,看看他們解讀這一段歷史的觀點有什麼不一樣。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進入正題:中國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它涵蓋的範圍是一圈一圈往外擴大的,最開始就是在黃河中下游,今天華北這一帶。所以戰國的時候,連秦國,今天陝西這一帶,都被看作是邊緣地區,同樣南方的楚國也是。長江流域雖然文明誕生也很早,並且也屬於中華文化圈,但開發很不充分,截至西漢末年,人口只佔戶籍人口的1/4,可以說是個邊區。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但是東晉和南北朝時期,中國的經濟、人口重心都開始向南方轉移,到了南北朝,南方的戶籍人口已經佔了全國的40%。為什麼會這樣呢?那肯定不是北方的居民心血來潮忽然就想往南邊搬家啊,這個原因可能你能猜到:戰亂。北方從漢末三國到五胡十六國,整天凈打仗了。沒錯,不過這本書里作者告訴你,移民大潮的直接原因,還不是戰亂本身,而是因為割據和戰亂,原來北方地區最重要的一件事被荒廢了,就是治理黃河。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我們知道,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挾帶大量泥沙,特別是到了下游,河道不斷加高成了地上河,就是河道比地表還高,所以不得不修築堤壩,防止黃河泛濫,這麼大的工程,只有政府才有實力搞。而東漢政治的特點,是中央政府跟地方豪強勢力尋求某種妥協,這樣地方越來越強,中央越來越弱,所以像治理黃河這樣的大工程,逐漸就沒力量搞了,到了漢末軍閥割據,這一亂,黃河更沒人管,不但泛濫成災,還把華北的灌溉系統都搞壞了,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往南方遷移。主要的路徑有三條,分別是到華東和東南沿海,到華南直至廣東,還有就是進入四川,這也是最難走的一條,你看後來李白寫的《蜀道難》就知道了,所以這一條路遷移的人相對較少。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中原的移民帶到南方的不光是人口,還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和中原文化,加上南方的地理條件更好,這樣才發展出了未來東晉和南朝能夠賴以立足的物質基礎,從文化上,也把南方和中原進一步拉近。所以,從這個時期開始,江南就從中國版圖上的邊緣地區,變成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部分了。

這麼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不光是搬個家那麼簡單,它同時必然還伴隨著整個社會結構的重新洗牌,於是,新的社會精英出現了。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說到這,我們要先講一個這本書里沒寫,但是提到這段歷史的時候總不能不提的詞兒,魏晉風度。我們看中國歷史總會覺得,魏晉南北朝這段,不論是跟之前的秦漢,還是跟之後的唐宋元明清相比,都顯得那麼另類,主要就體現在社會精英身上。你看之前和之後的知識分子都給人什麼感覺,特莊重、特嚴肅、特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是吧?同時,講究「學而優則仕」,走仕途就是他們最大的抱負,也是把知識變現的唯一路徑。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但是在魏晉時期,知識分子不這樣,首先他們研究的都是一些我們看來很沒什麼實用價值的東西,同時,生活作風上,也不像別的時代那麼「持身嚴謹」,而是很放縱。另外在個人職業規劃方面,他們不但不求當官,恰恰相反,還以歸隱田園、逃避官場為追求,而當時的人還很推崇他們這種范兒。你看那會的紅人「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這些人好像也不幹什麼正事,就是整天喝酒、玩音樂、吟詩作賦,有的還愛裸奔,唯一一個對政治比較上心的山濤,還因為這個被人看不起。就這麼一幫人,放到別的哪個時代都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但在魏晉時代,就被尊為「賢人」。

那麼,這個時代的新的社會精英為什麼這麼特別呢?下回接著說。

外國人看中國歷史果然角度不一樣,看他們眼中魏晉大遷徙的原因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