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鄭在聊|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宗教那些事!

鄭在聊|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宗教那些事!

原標題:鄭在聊|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宗教那些事!


宗教,這個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辭彙,我們對其既熟悉又陌生。身為一名大學生,你對宗教了解多少?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宗教的知識,一起來跟小編聊聊宗教吧!


淺談宗教


1、什麼是宗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馬克思主義認為,就宗教的本質而言, 是一種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異己力量幻想的反映,為超人間的社會意識形態。宗教雖然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反應,但其反應是顛倒的、扭曲的、虛幻的。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


「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


2、我國的宗教概況如何


我國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目前主要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我國宗教的主要特徵,即宗教的長期性、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複雜性。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3、大學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及其心態特點


青年大學生宗教信仰的形成,原因複雜且多元,其中,社會環境、個人精神心理狀況及家庭、民族文化傳統等是最主要的因素。在不同因素作用下,青年大學生在其宗教信仰形成過程中也相應地呈現出了不同的心態特點。

  • 宗教文化熱的社會環境與好奇、盲從的信仰心態

在考察青年大學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時,有近四成的學生認為是受「宗教書刊、宗教影視和宗教物品等宗教文化的影響」,三成多的學生認為是受「社會上各種宗教活動的影響」。可見,青年大學生理性不足,心智尚未成熟,面對社會轉型、劇變之下的多元價值取向,難辨真偽,極易受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他們參與宗教節日活動、出入宗教場所、追逐或信仰某種宗教,更多的是出於好奇、追求新鮮事物的心理,存在嚴重的盲從或趕時髦的心態,相當多的一部分並非真正研讀過宗教教義經典、真正認同宗教的精神與價值。

  • 尋求精神寄託與心理安慰與實用化、功利化的信仰心態。

當代青年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和人際交往壓力,他們中的極少數人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空虛,逃避競爭,缺少自我調適和心理疏導,強烈渴求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和宗教文化皈依。調研了解到,過半大學生信徒信教的原因,在於「尋求精神寄託與心理安慰」,這無疑也成為各種宗教文化滲入校園的一個主要誘因。


然而,信教大學生對宗教作用的認識十分有限或膚淺,認同宗教中包含真理的只有半數人群,更有過半人群有著宗教與科學精神不相違背的自相矛盾的錯誤認識。而且,大學生信徒對真正的信仰所包含的超越性和奉獻犧牲精神的領悟遠遠不夠;對宗教的教義、教規及其相應的宗教儀式之間的關係不甚了解;對作為特定意識形式的宗教所具有的表現形式的認識十分模糊。在對信仰的理解上,這些青年大學生並不認為宗教信仰是人類追求生命意義、真理和美德的途徑,而是把它當作心理的安慰劑,往往是在發生問題或產生需求時才投入宗教的懷抱。

  • 家庭、民族文化傳統影響與被動繼承、非自覺的信仰心態。

通過訪問調查和直接觀察發現,多數大學生信徒之所以信教,信某種教,是出於父母家庭、民族傳統的影響和要求。由於家庭背景的影響,幼小的他們便開始接觸、了解某種宗教,然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家庭宗教信仰的被動延續者。


一種信仰的確立,不是出自樸素的感情,更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建立於準確的認識和理解之上的理性把握。從這類受家庭、民族文化傳統影響而信教的大學生的信仰心態來看,由於從小先入為主,家庭環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加上年幼無識,基本上屬於非自覺意識之下的被動繼承,而非出於個體信仰意識覺醒之後的自覺選擇。他們的宗教信仰選擇,與血緣情感、民族感情的影響明顯相關,具有顯著的家族性、民族性特點。


4、在我國,關於宗教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以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八條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進行宗教活動。


《宗教事務條例》


第四十四條規定: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傳教、舉行宗教活動、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活動場所。


第七十條規定: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傳教、舉行宗教活動、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的,由其審批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予以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當遇到宗教活動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除經政府批准設立的宗教院校外,在各級各類院校中,不得進行宗教活動,不得開設宗教課或向學生傳播宗教,不得強迫、誘使學生信仰宗教,學生不得參加非法的宗教組織和宗教聚會活動。


在尊重學生民俗的前提下,明確反對、制止學生在校園內組織、參加涉及宗教的任何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把精力集中到學習學業上來。


6、當遇到校園傳教,我們應該怎麼做

  • 傳教活動的方式有哪些?

(1)在路上被攔下詢問是否對某些宗教感興趣。


(2)發放傳單邀請同學參加宗教集會。

(3)電話進行宣傳、勸其加入宗教。


(4)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小禮品來加入披著各種外貌的宗教交流群等等。

  • 面對傳教,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我們應該在理性對待傳教的基礎上,了解各種宗教的背景,掌握有關宗教的知識,加強自我辨識;拒絕給向你傳教的人士留下聯繫方式並提醒其他同學此人的傳教行為;必要時可以向輔導員、老師及時報告。


7、如何區分邪教與宗教


邪教是冒用宗教、氣功或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矇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


如何區分邪教與宗教?


第一,看歷史。宗教有著悠久的歷史,邪教則都是短期內冒出來的極端功利化的社會組織,往往會對社會進步產生極為嚴重的破壞作用。


第二,看對國家和人民的態度。宗教有愛國利民的傳統,號召信教群眾熱愛國家,擁護政府,提倡平等博愛、濟世助人、同情弱者等。邪教則對抗政府、危害社會、矇騙坑害群眾、教唆人們消極厭世、不事生產,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


第三,看與信徒之間的關係。宗教對信徒參加活動的時間和次數等均沒有嚴格的要求,信與不信比較自由。邪教則對教徒實施精神控制,教主與教徒之間絕對是服從與被服從、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以這種關係維繫邪教存在的組織基礎和精神紐帶,帶有明顯的強制性。


第四,看祟拜的對象。宗教崇拜的是遠離信徒的精神存在、是一種精神領域內的最高信仰。邪教則崇拜一個活著的、具有強烈功利目的和政治目的的教主。

第五,看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宗教有組織但其活動是公開的,是接受政府依法管理的,集體宗教活動一般在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內進行。邪教則是秘密結社組織,活動隱蔽詭秘,行為偏激怪癖。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正確認識宗教,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zzuweixin


編輯:吳慧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州大學 的精彩文章:

TAG:鄭州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