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租界」的真相
在我們的認識中,租界都是在列強的威逼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產物。但事實上,中國有些租界是清政府自願的。
《南京條約》中並沒有要求劃租界的條款,但由於根據《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上海居住,當時上海的官員怕中國人和英國人雜居,而產生國際事端,於是主動要求把黃浦江河灘上一塊不毛之、劃給英國人當租界。
天津的美租界,也是清政府自願劃為租界的。其原因估計跟上海租界是一樣的。不過令人尷尬的是,清政府主動要求劃割一塊土地給美國,美國人還不太敢要,因為他們正忙著南北戰爭。不過最終還是「盛情難卻」,美國人接下了。
到1902年,美國將天津美租界轉送給英國,這才甩掉了一個包袱。這件事《天津通志:租界志》里有詳細記載。
你可能會問一個問題,清政府是賤還是咋的?為什麼上趕著要出租土地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出租土地是有租金的,清政府需要錢。再說,洋人租去管理的井井有條,對租界的發展也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不僅政府可以出租土地,私人也可以出租土地。比如你是一個地主,可以將土地租給洋人,那麼這塊地就算是「私人租界」吧。由於我們總盯著上海天津這樣國家行為的大租界,常常忽略了民間的租地行為。
中國的近代史,洋租界必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那時的洋租界是中國接近西現代文明的最前沿,跟當年的深圳差不多。
租界總體生活水平較高,治安良好,而且機會較多。在當時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的情況下,租界幾乎成了人們唯一的上升渠道,為什麼會有杜月笙這樣的有志青年闖上海灘,就是這個道理。你只要待在清政府管轄的任何一個地方,你便永遠無翻身之日。
勇闖租界的中國青年們是用腳投票的,這跟愛不愛國沒關係,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是無論何時也不會改變的真理。
「民族脊樑」 魯迅先生也曾長期居住在上海日租界里,甚至還寫過一首詩:「依舊不如租界好,打牌聲里又新春。」
不僅魯迅先生,當年好多革命志士都曾混跡於租界,蔣介石也在上海待過幾年。更有意思的是,1923年民國總統黎元洪竟將中央政府遷往天津英租界辦公!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明什麼呢?我想說明租界這個東西在當時其實並不是人神共憤的,至少不像我們有些書上說的那樣「壓榨」、「喪權辱國」、「瓜分」等等。應該說,當時中國大多數人對租界的態度是很開心的。
當然,不是說租界對中國沒有一點傷害,租界侵害了中國的行政管理權和司法主權。不過,行政權和司法權都在清朝統治者手裡,皇帝既不是人民選出來的,立法也不是人民代表通過的。所以,歸根結底,租界侵害的是清朝統治者的權利。這裡面好像真沒人民什麼事。
備用號,萬一失聯了
請加一下
不錯過精彩內容,請設置星標。
點擊本文最上方的藍色字【X調查處】 點擊頭像右上角的三個點「…」 選擇【設為星標】
※隔著一個地球,為何日本人卻喜歡移民巴西?
※吐蕃王朝與大唐王朝的真實關係,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TAG:嘴哥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