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莫以浮雲遮面目——雲居山下院慶雲禪寺禪七掠影

莫以浮雲遮面目——雲居山下院慶雲禪寺禪七掠影

【真如寺訊】丁酉八月廿九,丹桂飄香,雲居山下院慶雲禪寺「十一」居士禪修班方才解七,精進禪七繼續起七。十四日內,大眾於古剎禪堂行坐參究,精進不輟,返聞自性,發明心地。

禪七掠影

臨濟祖師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兩頭、上下、左右、前後),常從汝等面門出入(眼、耳、鼻、舌、身、意,無處不在),未證據者看看!」

而今禪七十四日,諸大德禪堂內外,起疑參究:吃飯是誰,穿衣是誰,橫單上坐著的是誰?目見是誰,耳聞是誰,日間妄想紛飛的是誰?忽而放參,咬著口裡包子,暗中拍案叫好,何妨且置一問:即能嘗之心,今何所在?若是舌嘗,人死舌在,何不能嘗?若是心知,心在何處?若執身內,是心何不先感身中筋轉脈搖,爪生髮長?又現前包子,離此眼、舌、身三根,是有耶,是無耶?是以再問,即能嘗之心,所嘗之物,並分別好壞之意,是三耶?是一耶?

諸大德,根塵同源,一心呈現,識性虛妄,能所熾然。如捏目而成二月,本不二體,安能於中置心分別?諸大德,莫以浮雲遮面目,盡虛空遍法界別無他物,只此一赤條條無位真人!日用間放光動地,諸人迴光返照處,還親見己躬下事否?

昔雲居方丈圓悟克勤國師上堂云:撥正三界窠窟,放出無位真人。透過荊棘叢林,便居常寂光土。非如非異耀古騰今,非色非心超宗越格。凈躶躶絕承當,赤洒洒沒回互。只如今在諸人頂門貫通一切,若能各各返照內觀,即坐自己家堂。所以祖師道,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謂之本源佛性顯成。

諸大德,既入雲居門庭,當究最上乘法,日參夜參,如切如磋,慎勿放逸!忽而當陽獨路,劍刃上承擔,直須薦取。即今且趁秋熟處,覷見自家底事,心中世界,一口吸盡西江水,莫要猶豫!

慶雲藹藹護禪人 青山疊疊藏真跡

臨濟祖師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兩頭、上下、左右、前後),常從汝等面門出入(眼、耳、鼻、舌、身、意,無處不在),未證據者看看!」而今禪七十四日,諸大德禪堂內外,起疑參究:吃飯是誰,穿衣是誰,橫單上坐著的是誰?目見是誰,耳聞是誰,日間妄想紛飛的是誰?忽而放參,咬著口裡包子,暗中拍案叫好,何妨且置一問:即能嘗之心,今何所在?若是舌嘗,人死舌在,何不能嘗?若是心知,心在何處?若執身內,是心何不先感身中筋轉脈搖,爪生髮長?又現前包子,離此眼、舌、身三根,是有耶,是無耶?是以再問,即能嘗之心,所嘗之物,並分別好壞之意,是三耶?是一耶?

諸大德,根塵同源,一心呈現,識性虛妄,能所熾然。如捏目而成二月,本不二體,安能於中置心分別?諸大德,莫以浮雲遮面目,盡虛空遍法界別無他物,只此一赤條條無位真人!日用間放光動地,諸人迴光返照處,還親見己躬下事否?

昔雲居方丈圓悟克勤國師上堂云:撥正三界窠窟,放出無位真人。透過荊棘叢林,便居常寂光土。非如非異耀古騰今,非色非心超宗越格。凈躶躶絕承當,赤洒洒沒回互。只如今在諸人頂門貫通一切,若能各各返照內觀,即坐自己家堂。所以祖師道,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謂之本源佛性顯成。

諸大德,既入雲居門庭,當究最上乘法,日參夜參,如切如磋,慎勿放逸!忽而當陽獨路,劍刃上承擔,直須薦取。即今且趁秋熟處,覷見自家底事,心中世界,一口吸盡西江水,莫要猶豫!

禪堂

清宵雲卷月輪孤,湛寂心如定海珠。

萬法此時都不會,況論塵世事榮枯。

十月一日下午,養息香正式起七。大眾齊聚禪堂,迎請方丈上純下聞大和尚主七。

迎請大和尚主七

大和尚執香板進禪堂說起七偈曰:

中日禪修交流畢,

歸來國慶起禪七。

十方高賢同赴會,

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和尚說起七偈

言畢,高舉香板喊「起——!」當值師父打催板,大眾開始行香,真如禪寺下院慶雲禪寺「十一禪七」正式開始!

行香

廓落無依合太虛,行行何處不逢渠。

功回冷眼雙眉底,照盡橫身曠劫初。

香板高舉:「起——」

知生應盡直教盡,理事圓融識未乾。

般若無私虛偽滅,倚天長劍薄雲寒。

低頭彎腰,應「起——」

卷翻大地無些土,粉碎虛空別有天。

掃盡塵勞無掛礙,逢人只是不談禪。

站板立定

參禪一著最捷徑,腳跟須當正立定。

踏破娘生鼻孔時,頭頭物物總相應。

每日晚19:50分,大和尚進堂打香板、講開示,警策大眾精進辦道。

止靜

頓徹三乘教,都歸一指禪。

跏趺忘物我,念盡不知年

靈光獨耀本來明,無染無污氣自清。

水月鏡花皆幻相,知君有日悟歸程。

大和尚靜中警策

不解煙波意,誰來駕此舟。

心同秋水潔,身與白雲浮。

既契真空理,當懷濁世憂。

仗師三昧力,得共海天游。

10月7 日早板香後,大眾齊聚禪堂解七,頂禮感恩大和尚、諸班首及內外護七成就大眾道業。至此,雲居山真如禪寺下院慶雲禪寺丁酉十一居士禪七圓滿結束!

身心滅盡處 天心皓月明

夫由心生故,種種法生,一念才動,大千紛紜。今我等以陋劣身心,感五濁穢土,欲求出離,首當放下現前身心世界。如虛公上人開示雲:

「只為你我從無量劫來,迷淪生死,染污久了,不能當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所以要參禪。因此參禪的先決條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釋迦牟尼佛說的很多,最簡單的莫如「歇即菩提」,一個「歇」字......所以「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實在是參禪的先決條件。

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啰嗦。其次則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來清凈,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銷落,貪嗔痴愛泯滅,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饑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至是,參禪的條件具備了,再用功真參實究,明心見性才有份。」

既知現前身心世界無非妄想,三界如夢,虛幻不實。當溯本返源,提起話頭,收攝狂心,向一念未生之際看去。如虛公上人開示雲:

「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

「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其實都是一樣,都很平常,並無奇特。如果你要說,看「念經的是誰?」看「持咒的是誰?」看「拜佛的是誰?」看「吃飯的是誰?」看「穿衣的是誰?」看「走路的是誰?」看「睡覺的是誰?」都是一個樣子。「誰」字下的答案就是心。」

「如問:「念佛的是誰?」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還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著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個什麼樣子?卻沒處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誰」上發起輕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定這個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動著他;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初用心時必定靜中比動中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別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動中或靜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如是重重體究,切切提斯,綿密無間,渾然不透,忽然一日,機樞轉動,疑根坐斷,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親見吾人真如面,塵塵剎剎,盡顯法身。天心朗照,游步清涼,月愛三昧,慈攝大千,現如來凈德莊嚴琉璃報身,如是河沙妙用,無邊功德,本自具足,畢竟安樂!

慶雲藹藹護禪人 青山疊疊藏真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居山真如禪寺 的精彩文章:

佛言: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句偈中
二利具足,始是出家本分事

TAG:雲居山真如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