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世紀的中國傳統哲學不是斷裂的,更不是土崩瓦解的

20世紀的中國傳統哲學不是斷裂的,更不是土崩瓦解的

如何概括20世紀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實踐?怎樣處理解釋傳統哲學實踐中的問題?作為方法的認知範式在解釋傳統哲學實踐中遊走表現出怎樣的方式?中國傳統哲學在20世紀是否開創了新傳統?國家社科基金優秀項目「20世紀認知與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的五大認知範式研究」(批准號為13AZD021)對上述問題展開了獨特而深入的探討。

原文 :《探秘活在20世紀的中國傳統哲學》

作者 |南京大學教授 李承貴

圖片 |網路

解釋傳統哲學的自覺與方法

自西學東漸始,西方哲學成為理解或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坐標與方法。我們現在閱讀20世紀關於中國傳統哲學的著作,基本上找不到沒有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痕迹的。無論是教材還是專著,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都忙碌其中。而在這種波瀾壯闊、滿懷希望的解釋實踐中,馬克思主義哲學一直是無可爭議的亮點。馬克思主義哲學被用於編寫中國哲學史教材,中國哲學史即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鬥爭的歷史,中國哲學是圍繞思維與存在關係思考的哲學。

中國哲學家在物質論、辯證法、認知論、歷史觀上都有思考和主張,因而他們的哲學思想就由此四大塊組成。除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外用於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方法就是西方哲學。由於以西方哲學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論和方法涉及豐富內容,為了考察的方便,我們按學界熟知的方式將西方哲學分為「科學主義」(自然科學精神、原理和方法)、「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精神、觀念和方法)、「邏輯主義」(邏輯學原理和方法)三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隨處發現以自然科學原理、人文主義思想、邏輯學方法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情形。

而在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理解中國傳統哲學實踐中,中國學者發現對中國傳統哲學存在誤讀和傷害的情形,比如將《周易》理解為數理邏輯,將「道」理解為原子,將「心」理解為主觀唯心主義等。於是中國學者便有了一種限制或完善用西方哲學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自覺,提出回到中國歷史文化系統中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的願望,這就是所謂「自我理解」。

我們發現,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原理、人文主義思想、邏輯學理論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實踐具有長期性、共同體性和牢固性等特點,而作為糾正和完善上述四種解釋實踐的「自我理解」也具有長期性、共同體性和牢固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正合乎庫恩的「範式」定義,因而將上述五大認知、理解實踐概括為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和自我認知範式。這就意味著將以「範式理論」分析、研究20世紀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的實踐。

怎樣處理解釋傳統哲學實踐中的問題

可以說,凡是有對中國傳統哲學解釋的地方,便會有五大認知範式的身影,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的。但在這種解釋實踐中往往發生對中國傳統哲學的誤讀與傷害。

比如,依唯物認知範式,將「誠」解釋為「神秘主義」、「消滅人民大眾自覺的實踐」等意涵,將「良知」理解為「先驗的知識」,將「萬物一體」理解為「取消階級、抹煞鬥爭」的理論;依科學認知範式,將「乾坤立易」理解為與熱力均平的原理可一致,將老子「有生於無」理解為「粒子產生於真空」;依人文認知範式,將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理解為現代民主思想,將孟子「求放心」理解為對自由的追求,將莊子「道通為一」理解為對將人類人為劃分等級、區分貴賤的否定,從而是對宇宙萬物生命的價值與權利的肯定;依邏輯認知範式,將「有實必得是名,是名止於是實」比勘為概念內涵與外延間的反變關係,將「狂舉而不可知異」中的「知異」等同於邏輯的「分類法」,將《墨辯》的「三物」即「故」、「理」、「類」分別等同於邏輯三段論的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等等。

這些理解表明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與被理解的哲學概念或命題存在不相應性,所以是誤讀和傷害。可見,四大認知範式的應用,並不都是中國傳統哲學的豐富和發展,也有誤讀與傷害。那麼,怎樣避免這種誤讀和傷害呢?

也許我們可以牢記:一是「立足自我」,就是在使用認知範式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的實踐中,弱化認知範式的坐標、摹本特性,充分認識到認知範式的功用與目標是為了清楚被理解文本的意涵和特性,而不是刻意改變被理解的文本內容及特性;二是「彼此相契」,就是要求認知範式與被理解的中國傳統哲學概念或命題在性質上屬於同類,具有可比性;三是「以中釋中」,就是將被認知和理解的哲學概念或命題放在其產生的文化系統中加以理解,即由「自我認知範式」去理解。由於「自我認知範式」是由器物文明、社會歷史、政治經濟、禮儀習俗、文字語言、經籍文獻、科學常識、作者素養、思想義理、意義價值等系統組成的,因而這些系統必然對被理解文本提供「事實性陳述」。

解釋傳統哲學實踐中的範式互補與轉移

由於五大認知範式各有特點、優勢與局限,因而在認知、理解中國傳統哲學實踐中並不能包辦一切,只有合作才能作出完整、準確的解釋,這就意味著五大認知範式需要互補。比如,依唯物認知範式,「仁」是具有階級性的,是區分不同階級的標準,屬貴族君子的道德,但依人文認知範式,「仁」是具有超越性的,是普遍的、恆在的愛。

依唯物認知範式,「理一分殊」內含了一般與個別、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而依邏輯認知範式,「理一分殊」內含了種屬關係、歸納法、演繹法等邏輯學原理。依科學認知範式,作為知識論「公理」的「良知」只能從經驗中或感官中來,而依人文認知範式,「良知」是形而上之直觀睿知,既非感覺亦非理性,是一種由形而上學的睿智轉進的道德智慧。依人文認知範式,在孔子思想中,「天」是從人性中轉出來的主體性,「天」不僅蘊含著生命關懷,而且蘊含了人的主體意識、道德自覺與生命關懷;但依邏輯認知範式,「天」是一個含糊不清的概念,或為上帝,或為蒼穹,或為形氣,歧義交錯,讓人無從把握。這就是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和自我認知範式在解釋中國傳統哲學實踐中互補的情形。

這種互補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五大認知範式都是有局限的,再加上學術共同體利益情況的影響,認知範式可能遭到拋棄,從而形成了庫恩的「範式轉移」現象。這種範式轉移表現在解釋中國傳統哲學實踐中主要有如下形式:有全局轉移,即指認知範式全面轉移,最明顯的例子是西方哲學方法的引入對中國傳統研究方法的排擠,代之而起的是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有局部轉移,即指在認知範式解釋能力弱化但仍然具備一定解釋力量的情境下,不得不將那些過時的要素加以轉移;有隱性轉移,即指因為理解對象的特殊性而表現為時隱時顯的情形;有主體性轉移,即指認知範式在不同主體之間或同一主體自身的轉移。既然認知範式在解釋中國傳統哲學實踐中會發生轉移,那麼,我們不僅應該充分發現和利用任何高效的認知範式,而且應該培養調整與突破認知範式的自覺意識,以幫助客觀、準確理解哲學概念或命題。

是否開創了中國哲學的新傳統

中國傳統哲學在20世紀究竟是斷裂了,還是生生相續並開創了新傳統?我持後一種認知。雖然四大認知範式對於中國傳統哲學的解釋出現了誤讀與傷害現象,但總體上看,中國傳統哲學不僅得到了傳承,而且有很大的開新,可以認為是開闢了新的傳統

首先,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對於中國傳統哲學的認知和理解,不僅顯發了中國傳統哲學的微義,而且賦予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新理,比如,唯物認知範式賦予社會存在理論,科學認知範式賦予自然科學原理與方法,人文認知範式賦予自由、幸福理論,邏輯認知範式賦予邏輯學定律與思維方法等,都使中國傳統哲學內容得以充實並出新。其次,必須正確理解誤讀與傷害現象。如上所言,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的應用,的確有對中國傳統哲學的誤讀與傷害,但這種個體化的誤讀與傷害,並不會導致原始文本的毀滅,而且同時的與後續的解釋仍然可以進行。再就是自我認知範式對於保護中國傳統哲學資源與特性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因此,我們不能認為中國傳統哲學在20世紀是斷裂的,更不應該稱是土崩瓦解的。不僅如此,20世紀中國學者以中國傳統哲學為資源,以20世紀中國社會問題為中心,在形式和內容上對中國傳統哲學實現了創新,馮友蘭的「新理學」、金岳霖的「邏輯學」、賀麟的「新心學」、張岱年的「唯物論哲學」、牟宗三的「人文哲學」,無不是在中國傳統哲學基礎上開出的新統。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7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流量經濟: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新引擎
請記住這個新標誌「SC」,它與原來的「QS」不同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