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閑讀:「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閨怨是詩歌的大題材,閨怨詩的起源,更多源於大一統的政權、遼闊的國家疆域與發達的經濟,在這種客觀條件下,男子常常需要出外經商或者到邊塞戍邊,唐代國家大一統,經濟發達,商業進一步發展,從事商品遠途販賣,常年在外經商的人日見增多,另外奔波科考或奔波在外的遊子也日益增加。現在我們見到的閨怨詩,主要就集中在唐詩里,這些詩摸擬語氣,抒寫民間棄婦或思婦(包括征婦、商人婦、遊子婦等)的憂傷,或者寫少女懷春、思念情人的幽怨情感。
(《閨怨》詩意)
唐詩中閨怨詩最有名的是盛唐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前面我們已經賞析過這首詩,這首詩描摹閨中婦人看到陌頭的柳色青蔥,春意盎然,才意識到自己現實和精神生活的空虛,覺得再打扮也沒有意思,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沒有一點快樂了,精準、細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及其微妙變化。與這首詩可以一比的中唐詩是李益的《江南曲》,全詩如下: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詩的名字叫《江南曲》,這是古代歌曲名。詩題《江南曲》原是樂府《相和歌》的曲名,是《江南弄》七曲的其中之一。顯然,這是一首具有民歌色彩的擬樂府詩。
(詩意圖)
這首詩用語平實,基本沒有難解的字,如果有難解的字,就是「瞿塘賈」就是指在長江上游一帶作買賣的商人。瞿(讀作qú)塘:指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賈(讀作gǔ):指商人。意思也很直白:我真悔恨嫁給瞿塘商人,他每次都把相會的佳期耽誤。早知潮水的漲落這麼守信,還不如嫁一個弄潮兒的丈夫。
前兩句完全平鋪直敘,就陳述「商人重利輕別離」(白居易《琵琶行》)的實際生活狀況,這種生活現實本身就是可悲可嘆的,詩人明白這種生活狀況不需要複雜的詞語去描述,只需要平平地寫來,自然就有打動人的力量。文學作品就是這樣,當所記述的事情本身打動人時,用最樸實最平淡的語言來記述,反倒更加具備感染力量,現代文學裡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沈從文的《邊城》。現實生活的真相和原形,最具備吸引讀者的能量。
(詩意圖)
後兩句就平地起波瀾了,少婦發出了他的抱怨:她異想天開地想到,潮水是有信的,早知如此,還不如嫁給弄潮的人。所謂潮有信,指的是潮信:潮水與月亮圍繞地球轉動有關,因為天體之間的互相吸引,在地球表面的水系形成潮流涌動,古人把發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發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潮汐當然都是準時和有信的,這種有信與少婦丈夫的無信形成鮮明的對比。其實,潮水有信,並不代表弄潮兒有信,少婦所說「嫁與弄潮兒」也只是他在極度怨惱,極度苦悶之後發出的痴語,她並不是真的想改嫁。「早知」二字,怨意、惱意、恨意、悔意盡出,當然,這個早知只是一種假設,是她在自傷身世之後的極度苦悶的心理映射。
(詩意圖)
這首詩前半平鋪直敘,直寫生活,是寫實;詩的後半奇峰突起寫少婦的痴心臆想,是寫虛;這是一首平中有奇,奇中蘊平,平奇互生的佳作,簡單的少婦閨怨詩,有了小說一樣的故事情節即視感。
李益是個著名的邊塞詩人,據《霍小玉傳》載,他是一位負心人,他一生最大的悲痛可能是辜負了他最心愛的女人。同其他文人一樣,他顯然也是一個心思細密的,對女人情思了解透徹的人。他描摹少婦閨中思夫的心理是準確而深刻的。黃叔燦在《唐詩箋注》里說:「不知如何落想,得此急切情至語,乃知《鄭風》「子不我思,豈無他人」,是怨悵之極詞也。當一個婦人在閨中悵惘之極之時,想在感情上尋找其他出口,是一般人的正常思維。總之,李益的這首《江南曲》是寫閨中怨婦心理活動的經典詩作。
(【唐詩閑讀】之89,圖片源自網路)
※學漢字:「草菅人命」中的「菅」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用這個字?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吳昌碩「竹趣園丁」
TAG:三個小布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