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連海:清代「師爺」勢力沉浮錄(圖)
原標題:紀連海:清代「師爺」勢力沉浮錄(圖)
「師爺」的由來
「紹興師爺」這個詞裡面的「紹興」,是指清代的紹興府。清代的紹興府包括山陰、會稽、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嵊縣、新昌八個縣,位於杭州灣南岸。全地區以會稽山為中心,兩翼為浦陽江和曹娥江,山水秀麗,乃古越國腹心之地。自東晉開始,這裡即成為全國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所謂「師爺」,是對古代官府衙門中幕僚的俗稱。古代將帥出征,治無場所,以幕為府,故稱幕府。在幕府中辦事的那些類似今秘書、參謀等文職佐理人員,就叫幕僚或幕友。他們是一些受過專門訓練,在法律、財會、文秘等方面具有專門知識和一技之長的讀書人,被各級地方長官聘請為某一方面的私人顧問,不帶官職而參與政務。官員稱幕友為「西賓」「西席」「老夫子」「先生」,幕友稱官員為「東翁」「東家」,平時幕友與官員可以平禮相見。
問題在於,「師爺」這種角色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難道真的是從鄔思道開始的嗎?
其實,「師爺」這種角色古已有之,而且在歷史上並無任何貶義。從戰國時期信陵、孟嘗、平原、春申「四大公子」門下養士起,中國歷代政治舞台上出場人物的身後總是少不了門客幫閑。
這些人或出謀劃策,或代筆捉刀,或隨吟清談,或承宣接洽,各持其事,各為其主,成為政治上的重要配角。只是他們一直未能形成專門的職業群體。
直至明代晚期,特別是清代,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幕友佐治才得到法律及社會的廣泛認可,門客幕友才成為各項政務不可或缺的人物,各級官府衙門裡都有幕友參預政務,尤其是府、縣兩級衙門,至少要聘請刑名、錢穀、書谷、挂號等四五名幕友,於是便有「無幕不成衙」之說。
為什麼「紹興人」會更多地充任「師爺」的角色呢?
紹興位於杭州灣南岸,山川形勝,經濟發達,自然環境優越,歷史文化深厚。自東晉起,這裡就成為全國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多有文人學士聚居於此。
中國封建社會信奉「學而優則仕」,讀書人的才智只能獻給帝王,紹興人自然也熱衷於走通過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仕途。於是一代一代,紹興府中有進士744人(其中山陰、會稽兩縣625人)。
當然,能夠在科舉中踏上仕途、出人頭地者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是在謀求仕途的過程中被淘汰出局。加上清雍正年間因「文字獄」,曾一度下詔連續7年停止浙江鄉試、會試,使浙江尤其是紹興的讀書人受到重大打擊。
於是那些科舉場上屢試不第,自覺仕途無望的許多紹興人,便被迫放棄舉業,或轉而學商,走聚財致富之路;或轉而學幕,走充當師爺、替人佐治之路,經商和游幕遂成為紹興人謀生之道中除了從事體力勞動的農工之外的兩大「熱門」。
那些未來的師爺們不可能像當今的律師或某些專門人才那樣,通過大眾傳媒來宣傳和推銷自己,他們主要依靠同族、同鄉、師長、親友等有特殊關係的官員推薦而獲得幕席。
好在紹興府所出的進士特多,京官、外官中都有不少紹興人。這些官員或者自己帶上可做幕友的同鄉、親友赴任,或者推薦給同僚、同事,而獲得幕席者又提親攜友,把有類似境遇和才智的朋友或同窗介紹出去當幕友。
這一得天獨厚的地域人際條件,使得紹興一帶的幕友逐漸走向全國。加上紹興人處世精明、治事審慎、善於謀劃和嫻於辭令,這些適於作為智囊人物的自身素質條件,使得他們易於適應幕僚生涯,並且幹得相當出色。他們互通聲氣,上下其手,構成網路,且幕學的授受一般都是在親友古舊中進行的,久而久之,便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門形成「紹興師爺」這一龐大的職業群體,甚至有「無紹不成衙」之勢。
實際上,清代各省讀書人都具有當一名師爺的才能及可能性,而清代的山東、四川、江西、江蘇等省份也都出過不少「名幕」。不過總的來說,長江中下游及錢塘江下游地區是全國各衙門師爺最主要的供給地,其中又確實以紹興人最多。
於是乎,逐漸地,「師爺」與「紹興人」就連在了一起。問題在於,這些所謂的「紹興師爺」真的有本事嗎?
那是當然。紹興師爺擅長舞文弄墨,城府極深,能翻雲覆雨,幾個字可扭轉乾坤,故有「刀筆吏」之稱。
1689年,康熙皇帝親臨紹興大禹陵祭禹,文武官員在禹廟台階上列隊行九叩大禮,康熙最前,官員們按官職大小前後排列,在行禮中,浙江藩台不慎將朝冠掉落,被(前排的)將軍瞥見,將軍與藩台素來不和,事後便向朝廷參奏。
按清朝律法,朝冠落地乃是對皇帝的大不敬,罪責嚴重。吏部下令要浙江巡撫查復,浙江巡撫有心保這位掌全省財政大權的同僚,但又不敢得罪滿籍的駐浙八旗最高長官的將軍,於是秘密召來眾多紹興師爺,出高價求兩全其美的復章。
一師爺在聽了巡撫敘說後,稍加沉吟,擬出八字妙文,曰:「臣列位在前,禮無後顧。」這復章對將軍全無得罪之處,又推卸了自己的責任,且言外之意,若將軍看到在後面的藩台掉冠,則必後顧,乃屬不敬。朝廷接到這個復章,只好不了了之。
事後,這位紹興師爺獲得一字一千兩銀子的高額報酬(實為九字,但第一字系自稱不計酬)。
但是,我們為什麼會說鄔思道是「紹興師爺」的鼻祖呢?
鼻祖鄔思道
關於鄔思道的生平,說法不一。我們還要從田文鏡說起。
田文鏡是漢軍旗人,非正途出身,康熙二十二年以監生授縣丞,用了三十多年才升到侍讀學士,雍正元年奉派去華山致祭,揭發山西巡撫瞞報災情,從此開始深受雍正皇帝的信任,命他署理山西布政使,不到兩年就升為河南巡撫。
田文鏡與鄔思道又有什麼關係呢?
據說,紹興人鄔思道自幼好讀書,科舉不得意,家貧,以游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當時的巡撫田文鏡慕名聘請鄔先生入幕。
鄔思道是如何贏得田文鏡的信任的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鄔思道替田文鏡承辦一件棘手的案件,案子上報北京刑部順利通過,不像以往屢遭批駁。
還說有一日,鄔先生對田文鏡說:「君願為吐氣督撫,抑或庸碌督撫。」田文鏡答,當然想做吐氣督撫了。鄔先生就說:「既然你想做吐氣督撫,就得聽任我替你辦一件事,此事你卻不可掣肘。」田文鏡就問是什麼事,鄔先生就說:「我替你準備了一篇給皇上的奏章,如果這道奏章送上去,你的大業便可成。只是此奏章內容你一字也不能看,不知你能不能信任我。」
田文鏡與鄔先生相處了一段較長的時間,深知鄔先生有膽有謀,於是慨然答應了。原來這篇奏章的內容是彈劾隆科多的,隆科多是雍正的娘舅,官居大學士,隆科多倚擁戴之功,常做越禮違法之事,雍正這時已對他非常厭惡,正想清除他而苦於無從下手,因滿朝文武雖知隆科多不法,但懾於其權勢,無人敢揭發。
鄔先生摸透了雍正的心理,所以敢做這件其他人不敢做的事。雍正看了奏章,正求之不得,立即將奏章發交六部核議,辦了隆科多的罪。從此,雍正對田文鏡寵遇日隆,而鄔先生也聲名遠播了。
鄔思道以自己豐富的政治閱歷和官場經驗,不僅贏得幕主田文鏡的寵幸,且為雍正皇帝所看重,從而成為紹興師爺公認的祖師爺。雍正皇帝常在田文鏡的請安折上硃批「朕安,鄔先生安否」?這就使以鄔思道為代表的紹興師爺身價百倍,為各地督撫所矚目。
而鄔思道最終結局如何呢?
大起大落終歸土
這位鄔師爺,深知「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急流勇退,告老還鄉。他歸家後著有《游梁草》《撫豫宣化錄》兩書,以田文鏡的名義刊行,皆述游幕之道。此兩書後被師爺們奉為枕中鴻寶。紹興師爺名氣由此大振,師爺以紹興為貴,也為各地官署所公認。
鄔思道離開了田文鏡。沒有了鄔思道的田文鏡如何了呢?
田文鏡為政過於嚴苛,比如推行墾荒、攤丁入畝、追討積欠,為完成任務一味迎合上意,對下屬和百姓殘酷刻薄,於此世人不無非議。
此外,雍正喜聞祥瑞,田文鏡頗為迎合,《永憲錄》說:「河南總督田文鏡進瑞谷一莖十五穗。」到雍正後期,田文鏡多次瞞報河南災情,為雍正所察覺,雍正皇帝上諭:「田文鏡近來年老多病,精神不及,為屬員欺誑……」此時田文鏡其實沒病,雍正皇帝實際上是勸他知難而退。不久,田文鏡奏請解任,「旋卒」,謚號端肅。顯然是和失寵後思想落差太大有關。
「紹興師爺」後來是如何發展的呢?
晚清,紹興師爺中能人輩出,官吏爭相聘請,最負盛名的,有革命先烈秋瑾的曾祖秋桐豫受聘於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章士傑受聘於兩江總督曾國荃,馬家鼎受聘於湖廣總督張之洞,程壎受聘於直隸總督李鴻章,特別是號稱一代名幕的婁春藩,先後被李鴻章、袁世凱、端方等六任直隸總督相繼聘用,可謂權威高矣!
李鴻章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時,對部屬十分挑剔,然而對婁春藩卻十分尊重,凡奏摺、刑錢、鹽務等皆委婁辦理。其時永定河常有水患,婁春藩經多次實地考察,查明泛濫原委,為李鴻章制訂出一個治水計劃,河患大減。在他主持總督府文案期間,直隸省無冤獄發生。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督署同僚皆聞風而逃,婁春藩獨留不去,苦撐局面至事平。庚子和議後,李鴻章擬保奏他出任京官,但被他婉辭了。
「紹興師爺」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清末,以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高唱「變法」,陸續頒布並實行一些「改革」措施。政府整頓官僚政制,削減了一些重疊和虛設機構,各省也相應裁撤了不少衙門與人員。各級官吏的裁減,迫使大量紹興師爺離開官場另謀出路,他們的活動和影響隨之弱化。
同時,由於清朝政府廢八股、停科舉、興學校、獎遊學等,使辦學堂和出國留學蔚然成風。1911年,全國各地興辦新式學堂達 5 萬多所,有學生 100 多萬,構成了一個新的知識群體。他們用在國外或新式學堂中學到的知識武裝自己,逐漸取得政治舞台上的優勢,從而極大地衝擊並削弱了紹興師爺在清朝政壇的地位和作用。
在改革官僚政制和提倡新型文化的氛圍中,清朝政府號召各地司法獨立,在北京設立大理院,各省設立高等廳,各府、縣設立地方廳,審理訟事由法院專使司職,同時,起用歸國留學生和各地法政學堂、法政速成班的畢業生充實各級衙門,並用新型的法律手段代替紹興師爺的傳統審判方式,以新型的司法專門人才取代刑名師爺,從根本上動搖了紹興師爺壟斷司法審判的基礎。
而且,由於此類法政學堂、速成班除專授法律專業知識外,還兼修經濟、財政、會計、統計等學科,其畢業生便以其所學廣泛滲入行政機構的各個層面,使紹興師爺師徒相授的錢穀秘訣逐漸歸於淘汰。隨著紹興師爺刑名、錢穀兩大優勢的漸次喪失,其群體土崩瓦解,其作用和影響也就由衰微而至沒落。
《四爺很忙:紀連海辣評雍正帝》,京東滿100減50,噹噹滿100減40,天貓5折包郵!
※死神來了:乾隆帝立太子的離奇魔咒(圖)
※歷史的底牌:李蓮英差點成了光緒的大舅子(圖)
TAG:文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