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中國書法上的「至寶」,尤以「天下第一行書」之名聲聞天下。後來幾經輾轉,唐太宗得到了《蘭亭集序》以後,將其視為神品,一邊喜慶賞賜,一邊命令當時的書法名家湯澈、趙模、馮承素、諸葛貞等人臨摹數本,分賜給皇太子、各親王及親近的大臣。後來,唐朝的大書法家者遂良和歐陽詢,也都有臨本。

唐太宗生前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曾多次題跋,並且經常放在座側,朝夕覽觀。傳說臨終時唐太宗對太子李治(即後來的高宗)說「我死後,你只要把《蘭亭集序》隨葬,就是盡孝了。」於是唐高宗依照遺囑,將《蘭亭集序》用玉匣貯藏梓宮,葬入昭陵。從此,「天下第一行書」就水遠埋在黃土裡,人間再也看不到了。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可是,昭陵曾經遭受過溫韜的盜挖,並傳說《蘭亭集序》重新流入了民間。這在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中有所提及:溫韜於陵墓中發現「鐘王墨跡,紙墨如新」,於是「韜悉取之,隨傳人間」。據《新五代史?溫韜傳》,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曾盜昭陵:「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用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厘,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依此記載,則王羲之的真跡確實經「劫陵賊」溫韜之手又復見天日。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但是,這些真跡中究竟有沒有蘭亭集序》並沒有記載。在五代耀州刺史溫韜自己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並沒有提到《蘭亭集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集序》根本就沒有入藏昭陵。

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說,《蘭亭集序》陪葬時,為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用偽本掉換,真跡留存人間。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唐高宗沒有把《蘭亭集序)為唐太宗隨葬而是葬入了自已的乾陵中。唐高宗李治理下去的時候,據說是全國財富的三分之一被帶到他的墓裡面去了。隔了二十多年以後,武則天去世下葬的時候,據說天下財富三分之一又給她帶到墓里去了。

從武則天所撰寫的《述聖紀碑》碑文中考證,地宮裡有很多珍貴書籍和名人字畫,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一一《蘭亭集序》。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集序》陪葬武則天一說。另外,史書上還有明確記載,唐高宗臨死時,特意留下遺言,要求將他生前所喜愛的字畫全部陪葬。由此推斷,《蘭亭集序》在乾陵地宮並不是沒有可能。

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號乾陵。實際上是一帝、一後的合葬墓。據文獻記載,唐末農民起義,黃巢聲勢浩大。因缺少軍資,他動用40萬將土盜挖乾陵,直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有找到墓道口。後因官軍追剿,黃巢オ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五代時,溫韜為後梁耀州節度使期間,「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土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後來,當士兵們盲目挖掘時,忽然雷雨大作,數日不歇,軍中一時傳言四起,稱武則天顯靈了云云……盜掘不成,孫連仲匆匆率部離開了乾陵。

此皇帝病逝時叮囑太子將一古畫隨葬,太子做偷梁換柱舉,至今成謎

古往今來,多少歹人絞盡腦汁,費盡心思都找不到的乾陵地宮墓道口。乾陵現今還沒有挖掘。如果《蘭亭集序》確實在乾陵,日後還有重現於世的那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曹操贊此人:吾之子房!加封魏王時送只空碗給他,他立馬服毒自盡
真實的張三丰原本是這樣的?一個皇帝和一本小說讓他成武俠鼻祖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