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五卷 第十五講

楞嚴經 第五卷 第十五講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解除,當於結心。】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想解除,當於結心來分散。汝今以手牽左邊也不行,牽右邊也不行,這能解嗎?不能解。那你應當設方便,云何才能解開?所以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在那疙瘩的心把它這樣解,就能解開了。向左牽也解不開,向右牽也解不開,不但解不開,愈拽愈緊。在那結的中心把它解開,在結上去解。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解除,當於結心。我們一切惑,諸法唯心造,一切業心所造的,先從心去解。結心是什麼意思?譬如中道,這個就解釋中道的,中道義兼空兼有,非空非有。所謂中者非空非有,亦不離開空有,這才叫中;離開空有,還能夠有個中道嗎?沒有了。你若悟此,明白根本的性離開自體,沒有。我們這一切眾生心,既不屬於有,也不屬於空;既不迷於有為,也不要迷於空為,這才是中道義。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所以佛跟阿難說: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孤緣不起,孤緣不生,必須得因緣和合;但是這個因緣和合不是世間和合相,一定要明白不是世間的和合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要知道世法、出世法它的本因,隨所緣出;發一切諸法的變化之相都是因緣,但是有的是粗因緣,有的是細因緣。所以阿難,我所說法是從因緣生的,不是取世間和合的粗相,但是有的是粗因緣,有的是細因緣。如來發明,世出世法,你要知道它的本因,了解它的根本的本因,隨所緣出,假緣助成。因能生起,緣能促成,必須因緣和合,這與法才能得力。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把恆河沙的一個微塵做一個世界,有恆河沙那麼多世界之外,就是很遠很遠的距離了。在這麼遠距離有一滴之雨,下雨了;亦知頭數,知道下好多點。

突然想起個故事,在列國上大家都知道孔夫子,他遊行的時候,有個項佗童子,小孩。孔子遊行的時候,子路推著個車。孔子都是坐車的,那時候的車不是畜生拉的,是人推的,手推車。子路就推著車走,項佗就在那拿沙子玩,壘城。子路叫小孩讓開,推車好過去。那小孩問子路說:你看見沒有。子路說:我看見什麼?小孩說:我這是城(他拿沙子壘個城),你的車子能在城上走嗎?把子路給問到了,子路就沒辦法,子路說:你這是玩的沙子,什麼城?因此這項佗就跟孔子倆對著,項佗就問孔子說:你是聖人,無所不知,昨天天上下雨,下了好多點?孔子沒法答覆,他不知道,他哪知下了好多點。我只舉這麼個例子。假使項佗問到佛,佛就告訴他了下了好多點。還不是眼前下的,恆河沙世界之外。

恆河很長的,印度恆河由天上來,其沙似面。這恆河是從雅魯藏布江流到印度去的水,到印度名字就改了,不是雅魯藏布江了,就叫恆河,流到印度叫恆河。這個恆河因為從雅魯藏布江衝下來的沙子衝到印度去,把那沙子磨的非常細,其沙如面,恆河沙像麵粉一樣的。把恆河沙的沙子一粒作一世界,恆河界就是拿恆河沙形容世界,所以叫恆沙界。有恆河沙子那麼多世界外,天上下的一滴水,天上下雨了,佛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它下了好多點,這是說下雨。

現前的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松樹為什麼直,其他的樹為什麼彎曲,像咱們的辣椒樹,其他的種樹,都是彎曲的;烏鴉為什麼黑,鵠為什麼白,都有緣由的。植物、動物為什麼都了它(它)的緣由,佛能說出來為什麼。現前種種的形相,拿這個形容法的。所以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說這些形相是比喻的意思。

相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孟子養氣的修養工夫
學佛是為了跨越人生的三大根本缺陷!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