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做人要懂得迂迴的智慧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譯文:

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做人要有水的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3.持而不盈、富貴不驕。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譯文: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功成身退是一種捨得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譯文:

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的才叫強者。知道滿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靜中有大智慧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為什麼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做事情要懂「正」和「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譯文:

治國要用「正」,帶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過「無事」。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如何做成大事、做難事?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譯文:

要想做成難事,必須從容易的事著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須從細小的事情入手。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最好的領導是怎樣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譯文:

和解大的怨恨,必然還有殘餘的怨恨,怎麼能算是妥善呢?因此,聖人執借據卻不逼索於人。有德者就象執借據而不逼索一樣,施德不求報,得理能讓人。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與人而愈有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

「聖人」不積累財貨,他盡全力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儘可能給與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天的法則是利物而不害物,「聖人」的準則是幫助別人而不和別人爭奪。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成熟是一種光而不耀的境界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譯文:

聖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雖有所合於規矩;有棱邊而不至於割傷別人。比喻為人廉正寬厚。坦率但不過分為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修道要作減法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譯文:

求學要每天積累學問,修道卻要每天減少;不斷減少,以至於無為。

《道德經》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不自私,才能「成其私」。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譯文:

聖人堅持以其無私的心態,反而成就了他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