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故事——剪不斷理還亂的八王之亂

歷史故事——剪不斷理還亂的八王之亂

原標題:歷史故事——剪不斷理還亂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髮生的重要原因是晉武帝司馬炎在安排繼任者人選上的重大失誤。他在立皇太子和選太子妃問題上的重大失誤,造成了賈南風得以干政弄權,直接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爆發。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運轉,主要靠兩個因素:第一,中央集權制度,特別是皇帝與宰相、地方長官、統兵大臣的關係。第二,擁有一個能夠認真實行這一制度的統治集團,尤其重要的是,擁有一個有威望、有才幹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


西晉初年,上述兩個因素基本具備。西晉剛剛統一全國,晉武帝本人有統治才幹,威望也比較高,所以能把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穩定。同時,當時土廣人稀,土地問題不嚴重;晉王朝頒布了占田法、戶調式,罷免了州郡兵,賦稅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個社會生產是向前發展的。如果晉武帝死後繼位的皇帝不十分愚蠢,是個中人之才,或者接受顧命的輔政大臣具有相當的威望與才幹,能夠基本上控制政局,八王之亂就沒有可發生的合適環境。然而繼位皇帝和接受顧命的輔政大臣的情況遠非如此。


晉武帝的繼任者是晉惠帝司馬衷。他是晉武帝楊皇后所生,上面有個同母哥哥司馬軌早死,下面諸弟又都太小,所以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被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然其性魯鈍,世言更謂其為白痴。不少大臣從晉王朝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出發而主張廢掉他,比較突出的是衛瓘與和嶠。晉武帝對太子本亦有所憂慮,然其恐身後皇位落於他系,加上司馬衷之子司馬遹幼而聰敏,似有君人之資,武帝甚愛之。他為使愛孫日後得承帝位,乃不易儲。然守器非才,皇權旁落,亂源已成。


賈南風掌權八年,社會比較平靜。但她沒有兒子,為了將來能當太后,又開始鬧事。當時的太子司馬遹乃才人謝玖所生,且與賈南風一向不和。元康九年(299年),賈南風欲除太子。她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後讓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寫好要晉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由於太醉,有一大半未抄完。賈皇后又親自模擬其筆跡補完,呈送給惠帝。晉惠帝看了太子手書,要處死太子。賈皇后要惠帝馬上執行,但因張華勸阻,一直爭論到傍晚仍未決定。賈皇后怕拖延下去對自己不利,於是先讓晉惠帝下詔廢除司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於洛陽郊外金墉城。


趙王司馬倫當時是太子太傅,常討好賈南風,一向為賈南風所信任,掌握了守衛皇宮的禁軍。司馬倫、孫秀勸賈南風一黨儘早殺了太子,以斷絕大家要複位太子的希望。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殺。司馬倫、孫秀等人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發兵收捕賈皇后及其黨羽,廢賈皇后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賈南風后來被送到金墉城,司馬倫又以偽詔書讓賈南風喝下金屑酒而死。



事後司馬倫偽造詔書自封相國,孫秀等人都被封大郡,握有兵權。司馬倫一黨掌握了朝政大權。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為帝,晉惠帝被軟禁於金墉城。在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聯合關中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與孫秀興兵反擊,戰敗,死者近10萬人。司馬倫後來被囚禁於金墉城,也被賜金屑酒而死。至此,司馬倫一黨被消滅。


永康二年(301年)四月,司馬冏在殺了司馬倫後,迎接司馬衷複位,改元永寧。司馬冏擔任大司馬一職,主理朝政。司馬顒、司馬穎二王被封高爵,擁兵自重。但司馬冏沒有好好利用其興復皇位之功的大名,獨攬政權後不可一世。司馬乂連同其黨羽百多人,乘車奔襲皇宮,以奉天子的名義攻打司馬冏。司馬冏戰敗被殺,司馬乂獨攬大權。


太安二年(303年),司馬顒令部將張方領兵7萬與司馬穎20多萬大軍起兵討伐洛陽。晉惠帝下詔令司馬乂為大都督,興兵迎擊。雙方連續作戰幾個月,終因戰事太久,司馬乂軍糧食缺乏,但將士們願意效死,固守洛陽。永興元年(304年)初,在朝廷內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乂軍疲憊,勾結一些禁軍將領,夜裡捕獲司馬乂,將其交給了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結果司馬乂被火烤而死。


司馬穎在朝野向來有威望,而且軍事實力強,入洛陽後被增封二十郡,拜丞相。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非常不滿,就雲集10多萬士兵帶著晉惠帝進攻鄴城討伐司馬穎。東安王司馬繇勸司馬穎投降。司馬穎不聽,派奮武將軍石超率5萬軍隊拒戰,在盪陰擊敗司馬越,並俘虜了晉惠帝。



永興二年(305年),司馬顒挾持晉惠帝,發詔要罷免司馬越等人。司馬越就打出「張方劫遷車駕,天下怨憤,欲奉迎大駕,還復舊都洛陽」的名義起兵。司馬越軍中的鮮卑將領祁弘等後來攻破潼關進入關中,司馬顒大為恐懼。又派遣馬瞻、郭傳等在霸水抗拒司馬越軍,馬瞻軍又戰敗,司馬顒單騎出長安,逃到太白山。司馬越軍進入長安。鮮卑部隊大掠長安,殺2萬餘人。

光熙元年(306年),司馬越率領諸侯及鮮卑將領許扶歷、駒次宿等軍隊護送晉惠帝回到洛陽。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307年1月8日),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有人說是被司馬越毒死。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晉懷帝剛登基,就下詔書要以司馬顒為司徒,讓其回朝廷。司馬顒不疑有他,就乘車上路。到新安雍谷時,被南陽王司馬模所派遣的將領梁臣掐殺死在車內。他的三個兒子也被殺死。司馬顒就此絕後。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永嘉元年(307年),晉懷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廢除誅三族刑。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掌握了朝廷大權。至此,東海王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故事——官渡之戰
歷史上的今天——1492年10月12日,義大利人哥倫布率領西班牙船隊來到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