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的《素書》把社會結構說的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秦時明月
心靈鋼琴曲
吳振興
00:00/03:38
歷史上,我們都知道在劉邦創立漢朝的時候,張良是有著很大的功勞的。
關於張良這個人,其實是很神秘的,我們就從《素書》來窺探張良的思想吧。
《素書》原文: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存。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我們知道張良獲得黃石公傳授知識的過程是很不容易的,黃石公三次刁難張良的故事,千古傳誦。
黃石公之所以這樣做,因為真理是不能隨便教授給品質不好的人,真理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希望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在《素書》中講述社會的組織結構,也是非常簡潔,道、德、仁、義、禮五個部分,成為一個整體缺一不可;道、德、仁、義、禮之五者,本為一體,不可分離。
道:是一種自然規律,客觀規律,認為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在機械化,工業化時代,人們也是利用各種工具,各種自然規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規律,自己卻意識不到這一點,自然界萬事萬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獲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滿足,自然界萬事萬物也是如此。德是道的載體,是社會風氣的具體體現,也是每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體現。
仁:是人所獨具的仁慈、愛人的心理,人能關心、同情人,各種善良的願望和行動就會產生。 仁和社會福利,社會互助,共享資源有關。仁不足,社會資源傾斜更厲害。貧富差距更大。
義:是人所認為符合某種道德觀念的行為,人們根據義的原則獎善懲惡,以建立功業。 義,可以說是社會的規則,道德約束,傳統習俗,還有部分寬鬆的法律約束的內容在裡面了。
禮:是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禮儀,儀式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沒有禮節講究,就會亂套,長幼男女都會跌入到混亂的世界關係中去。
人人必須遵循禮的規範,兢兢業業,夙興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倫關係所排列的順序行事。這五個條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 賢明能幹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國家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曉事業成敗的規律,明白社會政治修明與紛亂的形勢,懂得隱退仕進的原則。
因此,當條件不適宜之時,都能默守正道,甘於隱伏,等待時機的到來。一旦時機到來而有所行動,常能建功立業位極人臣。如果所遇非時,也不過是淡泊以終而已。也就因此,像這樣的人物常能樹立極為崇高的典範,名重於後世呵!
這些寶貴的論述,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智能中醫:謙和既濟;loonta數據中心)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