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統治者為什麼能靠行政區域劃分來維持統治?

中國古代統治者為什麼能靠行政區域劃分來維持統治?

文|佳文

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域變化頻繁,但卻有著一定的原則,那就是著名的山川形變、犬牙交錯。前者指的是保持完整的區域自然地理要素,而後者則因為政治、軍事等各種實際需求來劃分行政區域。下文我們將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談一談中國古代是怎樣劃分行政區域的。

高山大川除了造成地域上的差異外,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又成為文化傳播的天然障礙,因此以山川為界來劃分政區是世界各文明古國的通行原則。比如說戰國時期人們用太行山來劃分大的區劃,分為山東和山西,山東六國指的就是在太行山主峰以東的六個國家。

同樣戰國時代的人在規劃全國統一以後的區域時,擬構出大禹分置九州的理想形態,就以高山大川作為分界的標誌,並託詞其為大禹所定,成就了《禹頁》這部奇書。著名的秦始皇在統一海內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也以山川作為政區劃界的基本依據。比如說太原郡就基本以黃河、太行山為界,其南部則是有鹽池的河東郡。

唐代實行的道州縣制度也基本遵循了山川形變的原則,整體上行政區域呈現出「東西長,南北窄」的特點。唐代初年精簡後的三百多州分為十道,這十道又與黃河、長江、南嶺、武夷山等標誌性地理事物基本一致,對中古以後的中國行政區劃史產生了深刻影響。

另一方面,上文所提到的十道後來演變成十五道,到後奠定了今天皖、浙、閩、贛、湘、粵、桂等省的部分或全部邊界。但是我們看元明清時期很多行省都是南北長,東西窄,這就是打破了山川形變的原則,很大程度上與蒙古人征服宋、金、夏有關。

由於山川形變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從秦代一開始,統治者便有意識地採用犬牙交錯的原則與之相抗衡。最為典型的就是元代把語言、風俗與四川基本一致的漢中劃歸陝西行省,有效制約了四川盆地內部潛在的反對勢力。此外對山西、河南的部分調整也都是為了削弱一個地理單元的完整性,從而更好地控制當地。明朝故意將黃河以南的東明縣歸河北(直隸)管轄,而將黃河以北的新鄉等地歸河南省管轄。

總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大都是按照「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這兩個基本原則,結合不同地方的實際,進行的行政區域劃分。

參考資料:

1、《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十六講》,周振鶴著,中華書局出版。

2、體國經野,周振鶴

3、全域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騰訊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致命錯誤?為何說它註定了劉備的覆亡結局?
異形!漢武帝為何親自發明這款黃金貨幣?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