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牛M+體驗報告 兩次極限續航成績差20公里

小牛M+體驗報告 兩次極限續航成績差20公里

今年6月份,小牛M+電動車以驚艷的姿態在巴黎亮相,它的使用體驗會不會像它登場時那麼驚艷,我們今天來一「測」究竟。

時隔兩年,小牛電動帶來了M1電動車的升級版本——M+,幾天前我們拿到了M+系列的都市本,究竟M+相比於M1帶來了哪些改變呢?今天為大家帶來答案——小牛M+都市版電動車初體驗。

一、小牛M+外觀有少許改變,加長了車身

從整體外觀來看,小牛M+都市版的外觀造型基本上還是沿用上一代M1的設計,新版M+增大了車「屁股」,相比上一代M1車座增大了不少。

新款小牛M+電動車相較於上一代小牛M1增加了可收縮式腳踏,用腳觸碰就可以,輕鬆打開和收回。

小牛M+可收縮式腳踏

小牛M+的車座材質為皮革,內部為海綿,筆者經過兩小時連續的騎行測試,並沒有感覺不舒適,整體感覺很不錯。

小牛M+都市版車座

後側把手上採用金屬材質外面包裹的尼龍材質,騎乘抓握時,會有晃動。採用尼龍材質無可厚非,但後側把手的邊緣粗糙一不注意很容易割手。

小牛M+都市版後側把手

新款M+增加了車身軸距,加長了電動車的寬度,從產品中就明顯可以感受到M+的設計師想給用戶更好駕乘的體驗。

小牛M+都市版踏板

但小牛M+使用空間還是有些小,筆者身高是172cm,騎乘時感覺空間剛剛好,如果是個頭更高的用戶,騎乘體驗會大打折扣,這款車還是比較適合女性用戶使用。

這次測評的是小牛M+都市版珍珠藍,在顏色選擇上有紅、白、藍、銀、黑五種選擇,相比前代M1,在購車時多了一種選擇。

小牛M+都市版珍珠藍

小牛M+的漆面與上一代M1相同,摸起來有種汽車外殼的感覺,但這種外殼噴漆較薄,平時要多愛護,不注意的碰撞和摩擦會使表面留下明顯的劃痕。

行車燈上,採用的硅基LED燈芯,在大燈造型上依然保持小牛標誌性大燈設計,在夜間行駛中小牛M+的行車燈很亮,對騎行安全有保障。

小牛M+都市版行車燈

其最大的亮點則是車座兩側的安全側燈,雖說安全側燈既時尚又帥氣,但是為什麼要去掉鎖孔LED燈。

小牛M+都市版安全側燈

前減震方面,稍微有些硬,在正常路段騎行時,沒有問題。但在顛簸路段騎行時,震手感明顯。

小牛M+都市版前輪減震

後減震在實際騎行的過程中效果還不錯,在彈簧下壓和回彈中能明顯感受到。

小牛M+都市版後輪減震

小牛M+的車把部分,握感比較舒適,車把上的花紋也都非常的軟,在長時間騎行時抓握不會勞累,這點好評。

小牛M+都市版握把

按鍵部分相比於以往版本,沒有太大變化,從外觀上看簡潔對稱。

小牛M+都市版功能按鍵

儀錶盤自帶背光,在啟動電動車後,電動車會開啟自檢程序,如果出現問題,將會以故障代碼的方式提醒車主。

小牛M+都市版儀錶盤

小牛M+都市版車頭下方是一個置物盒(可換掛鉤),可以放下一瓶水,置物盒的斜上方有一個USB介面,可以為手機充電。

小牛M+都市版置物盒

這本是個解決不能儲物非常折中的辦法,但是置物盒沒有盒蓋,如果走在顛簸的路段,裡面的東西非常容易掉出來,所以手機等貴重物品還是隨身攜帶。

前輪和後輪採用前碟後鼓的搭配,制動效果表現不錯,在下面剎車測試中會詳細講到。

小牛M+都市版前輪碟剎

電池倉設計在座椅下面,通過鑰匙打開鎖扣。電池幾乎佔滿整個儲物空間,再加上充電器,就沒有任何儲物的空間了。

小牛M+都市版電池倉

二、 小牛M+駕駛初體驗,整體性能表現滿意

靜止體驗中,這款小牛M+都市版重量較輕,無論是撐扶,重量很適中。年輕女性都可以輕鬆的操控。官方宣傳座位比原來增大約2厘米,坐起來舒適度不錯。

騎行體驗中,在調到2擋之後,握把能給予很好的加速,對於手小的用戶來說,在騎行時按鈕並不好按,如果把按鍵的角度向車把再傾斜一些,操控會好很多。

其次就是前減震的問題,前減震在20公里每小時以上的時速時,通過顛簸路段,會明顯感覺前減震沒有緩解顛簸,但是在20公里每小時以下時,減震效果非常明顯。

在騎行中小牛M+的動力真的很強勁,最高時速能達到45公里每小時。在公路騎行中,瞬時加速度有很出色的表現。

在夜間行駛中,小牛M+的行車燈的照明亮度很高,能給騎行中的用戶提供非常好的視野,下面是不開行車燈和打開行車燈的對比。

小牛M+行車燈關閉與開啟對比

三、充電器發熱問題仍在,兩次測試續航差20公里

在續航車中,我總共進行了兩次測試,在測試前我都給電池充滿了電,在充電過程中發現,由於充電器沒有散熱風扇,充電器的溫度高達51.5°,用手觸碰有明顯燙手的感覺,這也是老問題了,心裡多少有些不安全感。

充電器溫度過高

在續航測試中,由筆者親自騎行測試,筆者身高172厘米,體重71公斤。

在第一次極限續航測試,從廊坊出發-北京木樨園附近,第二天一早出發去公司,總共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在公路上騎行,路上基本上沒有紅綠燈,第二段是在城市交通中。

兩段測試車速基本保持在30公里每小時,在這次測試中共行駛了75公里,和官方宣傳有不小的出入。

第一次續航測試

第二次測試全部在城市擁擠道路交通進行,連續的騎行測試,車速基本保持在30公里每小時,在連續騎行測試中共行駛56.54公里,其中的6公里是在電量低於10%之後,切換一檔行駛的。

第二次續航測試

通過兩次測試得出,在公路上騎行和市區中騎行會有明顯的差距,市區中道路交通擁擠,紅綠燈多,剎車頻繁,電量損耗大,所以騎行小牛M+要有一個良好的騎行習慣(盡量少剎車、不要急加速)。

四、 小牛M+加速/剎車/爬坡實測處於中等水平

50m加速測試環節,筆者選擇了一段空曠的無人柏油路段進行測試,車輛置於二檔(最高檔位),實測小牛M+從0加速行駛到50m距離,三次平均耗時8.30秒

加速測試中,小牛M+加速感明顯,最高時速達到45公里,8.30秒的成績也符合800W電機的實際情況。

在載人爬坡測試中,筆者選擇了過街天橋,這一般是實際生活中面臨的最大爬坡。測試過街天橋上坡全長53m,實測坡度8.75%(仰角5°),騎手與乘客體重合計150Kg左右,同樣取三次測試結果平均值。

小牛M+測試數據

在實際測試中,小牛的電量還剩餘15%,三次平均耗時17.87秒,平均車速為12Km/h,可見此時車輛動力已經逼近極限。不過考慮到小牛M+電動機功率800W,表現還算不錯。

小牛M+都市版採用了前碟後鼓的制動方式,在三次30公里時速的緊急制動實測中平均距離為3.91米,剎車性能相比於同期電動車屬於中等水平;前碟剎在行駛中會有輕微的磨碟,但也是正常現象。

五、 智能化運用是小牛M+電動車最大亮點

在智能化運用上,小牛的13個感測器,能準確掌握電動車周圍的異常震動。

在這段時間的使用過程中,一有異常震動就會迅速在手機上有提示,還是很好的用戶體驗,但異常震動提示太過頻繁。

小牛M+智能化運用

在使用過程中智能化App每三分鐘都會提供電動車的準確位置,這種功能有效的防止電動車丟失,這也是很多用戶購買小牛電動車的訴求點,但有時也會受信號不好不能準確定位。

小牛M+智能化運用

在智能運用上還對電動車電池進行性能評估,電池有沒有問題,能更加直觀的呈現給用戶。

六、小牛M+個人騎行體驗總結,性價比不高

整體來說,小牛M+性能顏值方面不錯,加速、剎車、制動都能給用戶不錯的體驗。燈光亮度高,有效提升夜間騎行安全度。車座沿襲上代小牛M1的質感,舒適度還不錯。智能化運用不用多說,一直是小牛的亮點之一。

小牛M+電動車在續航方面表現一般,在城市中騎行,急剎急停會使其續航里程大幅度縮短,所以想讓小牛M+續航長一些,需要特別注意騎行習慣,盡量不要急剎車和急加速。

編輯感受:如果單純看顏值,我會去購買這款電動車,樣式時尚、美觀、有很強的的辨識度;但綜合考慮,我並不會選擇這一款;雖然說整體有些改進、性能有少許提升,但是性價比確實不高,如果再便宜1000塊錢,我想我會入手一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微單化的EOS 佳能EOS R專業微單開箱外觀賞
續航對手機有多重要 看完還敢買iPhoneX?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