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英帝國的終結:非洲殖民地全數獨立,僅剩一個奇怪的存在

大英帝國的終結:非洲殖民地全數獨立,僅剩一個奇怪的存在

文 | 郭曄旻

1948年2月28日,正是一批從英軍復原的當地軍人在被譽為模範殖民地的黃金海岸(今迦納)發起的暴亂改變了非洲的歷史進程。雖然這些軍人最初只是因為沒有拿到戰爭的犒賞而憤憤不平,但英國當局愚蠢的開槍鎮壓導致局面不可收拾。一年之內,迦納爆發37次較大規模的罷工,1949年6月人民大會黨宣告成立,要求「立即實現自治」,隨後在全國範圍內效仿印度開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迫使殖民當局讓步。1951年2月,黃金海岸殖民地進行了史上首次普選,令英國殖民當局感到沮喪的是,與英國殖民當局作對的人民大會黨獲得勝利,當時尚在獄中的該黨領袖恩克魯瑪成功當選行政委員會成員。1953年夏,英國方面意識到「不可能在保持英國最終決策權的情況下滿足黃金海岸民族主義者的政治要求」,英國所能期望的最多只能是保持英國的影響,因此「黃金海岸的獨立不再是原則問題」而只是時間問題。1956年7月,人民大會黨又一次獲得大選的勝利,恩克魯瑪隨即決定在1957年獨立,國號為「迦納共和國」。英國的非洲殖民帝國開始土崩瓦解

在英國的非洲殖民帝國瓦解過程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蘇伊士運河事件,它象徵著西方諸殖民帝國的瓦解是不可阻止的。遍布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終將取得勝利。

蘇伊士運河自1869年開通後,實際上一直控制在英法手中,英國和法國的壟斷資本長期控制著蘇伊士運河公司。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英法兩國不願失去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決定武裝入侵埃及,並策動以色列充當入侵埃及的先鋒。10月29日傍晚,以色列不宣而戰,全面進攻埃及的西奈半島,直逼運河區。10月30日下午,英法兩國借口出兵保護運河,向埃及發出最後通牒。遭到拒絕後的10月31日晚,英法軍隊出動飛機對埃及進行狂轟濫炸。英法和以色列的入侵行動不僅受到埃及人民的堅決抵抗,也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安理會和聯大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要求交戰雙方立即停火。甚至連美國也不顧所謂英美特殊關係拋棄了英國,即使當時已經退休的丘吉爾「堅信我們的美國朋友總有一天會認識到,我們為共同的利益獨自行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羅伯特·安東尼·艾登

這在英國國內引起了一場政治危機。1956年11月6日中午,英國首相艾登向法國領導人摩勒吐露:我不能堅持了,我正在被所有人拋棄。坎特伯雷大主教、教會牧師、石油商,每一個人都在反對我。當天傍晚,英法兩國被迫停火,12月3日宣布撤軍。蘇伊士運河戰爭以英、法、以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倫敦不能夠抗拒美國,以及它在對埃及這樣一個並不強大的國家所採取的一場迅速的軍事行動中所遇到的明顯的困難,表明英國再也不能算作世界上的頭等國家了」。

英國《金融時報》以凄涼的口吻寫道:「五十年以前,全世界哪有人敢於向英國挑戰,使我們裝飾門面的努力現在已經破產了,像一個傳統的古老家庭一樣,首先是典當土地,其次是家人作鳥獸散,最後是房屋倒塌。現在的英國,正站在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如果有任何單個事件標誌著非洲諸帝國解體中的轉折點的話,那就是1956年的蘇伊士危機。

蘇伊士運河事件後,艾登辭職,不久即因病去世。接替艾登當首相的是麥克米倫,面對國際形勢,麥克米倫不得不加快殖民撤退步伐。1960年初,麥克米倫在南非議院作了著名的「變革之風」的演說。他在演說中講:變革之風已經吹遍這個大陸,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民族意識的這種增長是個政治事實。我們大家都必須承認這是事實,並且在制訂國家政策時把它考慮進去。

於是,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剩餘的非洲殖民地紛紛獨立。結局總是相同的。在大約吃下午茶的時候,在殖民地政府大廈旗杆上的英國國旗最後一次落下,有的經過50年,有的經過100年,像甘比亞這樣的國家甚至成為英國殖民地已逾300年之久了,英國國旗每天都是在這一時刻落下,當地駐軍團隊的軍士長發出口令,一個士兵用手一下一下鬆開繩索降下國旗,熟練地疊好交給軍士長,軍士長把它交給軍官,然後交給總督……耐人尋味的是,英國人對帝國的一次次撤退已經無動於衷,1960年1月1日奈及利亞獨立日這天,有人問在拉各斯體育場的一個英國人有何感觸,得到的回答是「我設想明天早晨我將只刷自己的牙」。

到1968年底,除了南羅德西亞之外,英屬非洲殖民地已經全數獲得獨立。剩下的南羅德西亞是個奇怪的存在,與南非聯邦一樣,這裡人口處於絕對少數(2%)的白人頑固堅持種族主義統治。當南非在1960年因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政策被踢出英聯邦時,南羅德西亞的白人統治者竟對倫敦發出史無前例的威脅:「我們完全控制著自己的國防軍。我只是希望我們不必像北美殖民地那樣不得不使用這一力量,因為我們在同聯合王國的一個愚蠢政府打交道!」一意孤行的總理史密斯在1965年悍然宣布「羅德西亞」脫離英國。但是英聯邦內的非洲國家已經迫使倫敦同意,「非洲人多數統治之前無獨立」,因此南羅德西亞的「獨立」被視為無效,在理論上,這個白人政權的存在是對女王陛下政府的叛亂。全世界每一個政府都承認南羅德西亞主權仍然屬於英國,而倫敦則承認它對「羅德西亞」事務的影響力微不足道,這真是件咄咄怪事。

在很長時間裡,依靠強大的武力,南羅德西亞的白人少數政權自以為高枕無憂。但到了1978年,不屈的黑人反抗組織已擁有2.5萬名武裝戰士,游擊戰爭已波及全國4/5的地區,迫使白人男子不分年齡全都被迫去參加保安隊。此時,亨利·基辛格跑到非洲來告訴史密斯:他必須投降,非洲人的多數統治一定要建立,而大家都要學會把這個國家叫作「辛巴威」。

反抗倫敦的史密斯終於被迫向華盛頓投降,1980年2月,南羅德西亞舉行一人一票的議會選舉,穆加貝領導的非洲民族聯盟獲得勝利,他成為第一屆「多數人統治」的新政府總理(直到今天)。1980年4月18日,南羅德西亞正式宣告從英國獨立,國名辛巴威共和國。

辛巴威獨立之後,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只剩下了殘跡,在大比例的世界地圖上,已經難以尋到「英國海外屬地」的蹤跡。雖然1982年英國用武力從阿根廷手裡奪回了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這塊現存面積最大的海外領地(1.22萬平方公里),但在2年後就不得不承諾將人口最多(當時約500萬人)最富庶也是最重要的海外領地香港的主權交還中國。1997年6月30日,因不受歡迎的所謂政改而聲名狼藉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友誼地久天長》的樂曲聲中黯然離開待了5年的香港總督府,這宣告英國在香港統治的結束,同時也意味著英帝國的終結,此時距離維多利亞女王60大壽的英帝國巔峰時刻,恰好過去了一百年。更耐人尋味的是,自從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歷次英國撤出殖民地時必定響起的《友誼地久天長》的作者,蘇格蘭偉大的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本人痛斥1707年的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合併是「拿英國錢把我們做了交易,民族中竟有這一撮敗類」,其人地下有知,恐怕會對大英帝國的淪落感到快慰,更不用說2014年的蘇格蘭公投險些讓他夢想成真了。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生在農民家庭,留法勤工儉學成中國軍隊第一代「天之驕子」
豫中會戰徐永昌錯估形勢,戰績一次比一次慘,不氣餒的他終得捷報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