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官員沒有「身份證」,如何防止被冒名頂替?原來真相是這樣!

古代官員沒有「身份證」,如何防止被冒名頂替?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古代,朝廷通過任命官員,去別的州,縣上任。遙遠的路途如果有人殺人冒名頂替的話,那豈不是有很多假的父母官?歷朝歷代,都有人假冒官員身份,但不多久就會被發現。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員冒名頂替?

首先是身份確認,不止是現代,古代也有身份證。比如最早的身份證應是戰國時期商鞅發明的照身貼,這是一塊經過打磨的竹板,上面刻著持有者的頭像和身份信息,而且法律規定出門過關、住店必須攜帶,可憐的商鞅最後被秦惠王追殺時,就死在沒帶照身貼上,可謂最高境界的自坑。

魚符是分兩塊的,一塊在朝廷放著,另一塊放在官員身上,並且隨著官員品級的高低,分別用金、銀、銅來鑄造,一般來說,古代朝廷的工藝,民間很難模仿。到了明清的時候,身份證已經變為卡牌形式了,跟今天的個人簡歷差不多,上面寫清姓名、年齡、單位、學歷、官銜等,還會特意表明不用身份證或者冒用身份證的懲罰。

官員的家族中需要來往,以及要幫忙安置家族其他男丁的。這點屬於心照不宣的規矩。你當官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家族甚至於宗族的事情。活動關係讓你當了官,是需要反哺之情的。如果是冒名,會很容易被族人發現的。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擁抱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除掉鰲拜後,是如何對待鰲拜漂亮女兒的?真相讓人捏了把汗
李自成有60萬騎兵,為何最後投降清朝?一組數字令人淚目!

TAG:擁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