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一)

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一)

原標題: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一)


◆◆


走出《延禧攻略》的真實富察氏(一)


◆◆


前言

隨著清宮劇《延禧攻略》的熱播,乾隆皇帝與結髮妻子富察氏的忠貞愛情迅速為廣大觀眾所知。歷史中的富察皇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魅力女子?風流天子乾隆帝為何對她情有獨鍾?圍繞她的生前身後,究竟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清廷往事?這或許比虛構的宮斗劇本身,更受關注,也更加波瀾迭起、精彩紛呈。


正文


「大清國母」富察氏 乾隆心中的「白月光


在世人印象中,乾隆皇帝是一位風流天子。據史書記載,乾隆一朝,後宮之中具有後、妃、嬪、貴人、常在等各種名號者不下四十人,這一數字,雖然稍遜於康熙皇帝,卻大大超過其他清代帝王。到了晚年,乾隆還在選秀女,令朝野非議。鮮為人知的是,「博愛」的乾隆其實是個專情的人,他一生只愛過一位女人,那就是他的結髮妻子富察氏。富察皇后,是乾隆心中至高無上的「白月光」!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劇照(資料片)


1出身名門天資高 雍正慧眼選兒媳


歷史中的富察氏比乾隆小一歲,嫁給乾隆時才16歲,是乾隆的髮妻,也是他的初戀,話雖如此,但選中富察氏的,卻不是乾隆,而是其父雍正帝。雍正帝為兒子擇妻定終身時,尚未即位,當時還是雍親王。


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師從康熙三十六年進士福敏,知書達理,少時便有賢名,據說,她能被雍正選為兒媳,得益於一筆好字。富察氏族人玄海回憶說,一次雍親王來訪,走進李榮保的書房,立刻被桌上的抄經文吸引,贊寫者筆鋒有歐陽詢之骨、柳公權之風,雍正的書法在大清十二帝中位列前茅,被雍正誇讚,自是殊榮。當他得知這俊逸的書法居然出自李榮保愛女、年僅九歲的富察氏之手,心頭一震。由字及人,雍正發現富察氏年紀雖幼,卻儀態端莊、談吐大方,一臉「旺夫」相,覺得與自己的愛子弘曆實乃絕配,便和李榮保預定了這門娃娃親。


乾隆皇帝的富察皇后傳世畫像(資料片)


還有一種說法稱,富察氏能成為弘曆的嫡福晉,是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一次選秀女中,被雍正帝一眼相中的。雍正眼光獨到,會面相,對富察氏十分看好,當時他已內定皇四子弘曆為儲君,在雍正看來,這位端莊秀美的少女具備成為大清一代賢后的素質。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曆即位後改名為重華宮)為弘曆和富察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婚後,這對小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鶼鰈(jiān dié,喻恩愛的夫妻)情深,令人艷羨。


上述說法並非毫無根據,但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古代社會,雍正帝為自己的接班人弘曆選皇后,涉及到未來權力的分配、朝局的穩定等諸多重大事項,因此對待選者必然長期觀察,綜合考察,是不大可能率意而為,感情用事的。查閱史料可知,富察氏的家族相當顯貴。其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軍功官至禮部副理事官,至順治年間,累官至內大臣,加太子太保。其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間任議政大臣,當過7年的戶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曾力挺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於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贈為一等承恩公。其父李榮保為米思翰第四子,官至察哈爾總管。富察氏的兩位伯父馬齊、馬武均位極人臣,馬武被雍正稱為「聖眷最渥(wò,多、厚之意)之人」。時人記載:「明(明珠)、索(索額圖)既敗後,公(馬齊)同其弟太尉公武(馬武),權重一時,時諺雲『二馬吃盡天下草』。」富察氏出身於這樣一個累世高官的家庭,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正統教育,嫻於禮法,深明大義,並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加之天生的端莊文靜,可以說是一位標準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她完全符合大清皇室的擇後標準,更與雍正扶持嫡系勢力、壯大自身根基的心思一拍即合。


2帝後情深令人羨 乾隆敬妻是真愛


弘曆與富察氏的結合,是雍正帝主導的一門包辦婚姻、政治婚姻,一般來講,這類建立在權力、利益基礎上的婚姻很難形成夫妻間的真情實感,但弘曆與富察氏卻是個例外。


弘曆即位後,立富察氏為中宮皇后,於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舉行了冊立禮。乾隆號長春居士,登基後他將富察氏的寢宮命名為長春宮,在圓明園賜居長春仙館,寵愛的程度可見一斑。


和乾隆結婚三年後,富察氏為丈夫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永璉,「璉」是宗廟裡祭祀的一種器具,寓意著望子將來承繼大統。乾隆昭告天下,將立永璉為太子,遺憾的是,永璉九歲時就得病亡故了。乾隆十一年,富察氏又為乾隆生了他(她)們的第二個兒子,這個孩子乾隆等了長達八年之久,他為此子起名永琮,「琮」為古之美玉,有傳承之意,乾隆的用意不言而明,就是想立這個嫡子為太子,對此,乾隆毫不隱晦,不顧秘密建儲的清廷條規,開誠布公地將欲立永琮為太子的想法告之諸臣。當時永琮之名已有宗室稱之,乾隆立馬讓人家改名,為他兒子讓名字。怎奈,永琮和他哥哥一樣,都沒做皇帝的命,不到兩歲就去世了,乾隆下詔命以皇太子之禮厚葬永琮。由此足見富察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近期熱播的《延禧攻略》雖是戲說的清宮劇,不少橋段多為虛構,但對乾隆寵幸富察氏的情境再現,倒是貼近真實歷史的。當其他妃子欲勾引乾隆時,聶遠飾演的乾隆當面斥罵:「你是蠢還是瞎!」對諸妃嬪異常冷淡的乾隆,對富察氏,卻連她手涼這等小事都擔心半天。


福建一共進貢了10棵荔枝樹,除去分給王公大臣的,後宮裡只送給皇后一人,還一次送去三棵,只為換取皇后一笑。當皇后的荔枝宴被狗破壞,嘉嬪向皇上請罪時,乾隆當場冷冰冰地扔出一句:「你該道歉的人不是我,而是皇后!」甚至為富察氏準備禮物,乾隆都親自過問,外國進貢的西洋鐘錶製造精巧,十分名貴,但乾隆認為送鐘錶(諧音「送終」)不吉利,立即命人將鐘錶改成妝匣。


劇中,乾隆總想逮住機會除掉魏瓔珞,但看在富察氏的面上,念及她保護過皇后,瞬間就原諒了她。這個虛構的劇情在歷史中還真存在過,只是乾隆饒恕的不是魏瓔珞,而是自己和富察氏所生女兒的丈夫。在征討準噶爾之戰中,駙馬犯了重罪,按律當斬,大臣勸乾隆,「陛下要是殺了駙馬,富察皇后的女兒可就沒了丈夫啊!」乾隆一想也對,沒忍心,破例免其一死。這時,富察氏已故去多年了,但乾隆對她的依戀與眷戀之情,竟絲毫不減當年。

3品貌雙馨冠後宮 情才絕倫軼巾幗


常說,帝王后宮三千佳麗,乾隆在位時正值大清國勢鼎盛之時,富有四海,位高權重,富察氏有何非凡之處,能征服乾隆之心,令其「萬千寵愛於一身」呢?


先說長相。以清宮傳世的富察氏畫像評析,此女雖不能說生得國色天香,但體型苗條,面貌端莊,屬於耐看型,若把她與乾隆畫像合在一起看,會發現夫婦二人長得還有點連相。乾隆為富察氏寫了上百首詩,其中一些詩誇讚富察氏姿容「窈窕」,足見其風姿綽約。歷史中的富察氏討厭奢靡,不愛化妝,著裝不喜穿金戴銀,「性節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是有文化、有內涵的氣質淑女,按今天時髦的話說,就是清純的「素顏女神」。


身為一國之母,僅憑俏麗容顏便令乾隆帝這樣博古知今、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的深度男人欣賞並痴愛,顯然是不夠的。富察氏管理後宮的駕馭能力,善解人意的體貼關懷,溫良賢淑的情趣品德,這才是她最迷人,也最令乾隆心儀之處,而這些長項恰恰是其他妃嬪所遠不能及的。


而今上演的清宮劇,從《甄嬛傳》、《如懿傳》到《延禧攻略》,後宮如江湖,生死懸一線,慘烈宮斗看得觀眾驚心動魄,身處如此複雜險惡的環境,每天日理萬機的皇帝可以說是身心俱疲,生無可戀,但回歸歷史可知,在富察氏掌管後宮的時候,情況並非如此。乾隆在前朝忙於政務時,富察氏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免其後顧之憂,乾隆執政前期之所以順風順水,佳績頻傳,富察氏功不可沒。對此,乾隆本人直言不諱:「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故而,乾隆為富察氏留下這樣的至高贊語:「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


對自己的夫君,富察氏無微不至的關懷與體貼令乾隆無以言表。她善解君意,乾隆但凡心生愁悶,她就能及時察覺,陪皇上說點開心話,拉皇上出去騎騎馬,只要跟富察氏在一起,再累再悶,乾隆也能悄然化解,一笑置之。


乾隆八年,乾隆因過度操勞身生疥瘡,太醫叮囑需天天敷藥,靜養百日,富察氏怕宮女手重,就住在皇帝的寢宮外屋,天天親自為夫君換藥,照料百天後,見皇帝氣色如初,身體復原才搬回自己的寢宮。


乾隆有次打獵時,和富察氏閑聊,提到祖宗於關外創業的種種艱辛,回憶說,那時,先人衣袖破損,能用鹿尾巴在衣服袖口緣個邊,就算是很好的裝飾了,哪像入關後的八旗子弟,驕奢淫逸忘了根本!


富察氏聽完這番話,回到宮裡親自用鹿尾巴的絨毛綉了件荷包送給乾隆,寓意著夫妻共勉,以示不忘滿洲樸素本色,乾隆對皇后所送荷包十分在意,一生帶在身邊,愛如至寶。


《春秋·穀梁傳》載:「天子親耕,王后親蠶」,親蠶是皇后的職責之一。乾隆九年,乾隆恢復了中斷很久的親蠶禮,富察皇后進行了清代首次親蠶禮。她並不是做做樣子,而是把蠶結成的繭收集起來,把它染上色彩,織成御衣,親自進獻給乾隆,乾隆對此備感親切,除對皇后大加褒揚外,還令大小臣工崇儉去奢,並在祭祀登朝時多次穿用皇后給他製作的蠶絲衣物。乾隆十三年皇后去世不久,乾隆命宮廷畫家集體創作了《孝賢皇后親蠶圖》,記錄富察皇后舉行親蠶禮的景況,金昆為親蠶圖畫稿的主持人,他收到一份旨意:「著金昆畫親祭蠶壇四卷,如不明白處問傅恆三和,先起稿呈覽,欽此」。

現在的輿論稱乾隆為人奢侈,但從乾隆當時的上諭看,他其實是很提倡節儉,注重節約的,無奈時逢康乾盛世,奢靡之風愈演愈烈,乾隆雖數次下詔卻屢禁不絕,後宮內,唯有富察氏懂他的心。故而,乾隆在特意為富察氏所寫的詩作中留下「絕倫軼巾幗」的褒讚,在乾隆心目中,富察氏不僅是相濡以沫的結髮妻子,更是能與自己禍福與共、心心相印的曠世知音。


4富察孝敬皇太后 婆媳關係一團和


家庭關係中,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歷來眾說紛紜,而皇室豪門的婆媳之爭,更是敏感話題,在這一點上,富察氏的表現堪稱楷模。富察氏對乾隆的母親崇慶皇太后非常孝順,太后生病了,她不眠不休地陪在床前,直到太后康復,這讓以孝道自居的乾隆皇帝內心深感欣慰。


史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乾隆生母的出身並不尊貴,地位較低,弘曆是雍正帝在圓明園臨幸生下的,只是後來乾隆登基,才母以子貴,乾隆生母才有了日後的榮華富貴。無論乾隆生母出身貴賤與否,長於名門望族的富察氏對婆婆禮數周到,尊重有加,這令崇慶皇太后十分感動,她投桃報李,待這位兒媳視若己出,婆媳間處得跟娘倆一樣,無形中為富察氏在乾隆心中不斷加分。


富察氏對乾隆其他的妃嬪也很厚道,從未坑害過誰,算計過誰,對庶子們也一視同仁,她主持後宮時,大家互敬互愛,後宮內洋溢著一團融融泄泄的和氣,這與《延禧攻略》中呈現的后妃們彼此勾心鬥角、機關算盡的陰風陣陣似有天壤之別。《如懿傳》里將一代賢后富察氏演得心狠手辣,觀眾看看熱鬧也就當算了,若非把劇情當歷史,那就是信口雌黃。


富察氏去世當天,崇慶皇太后親來弔唁,在其遺體前停駐多時,悲慟良久,好像死的不是兒媳婦,而是自己的親閨女。


5知音難捨似膠漆 一日不見如三月


乾隆帝與富察氏間的夫妻恩愛,可從乾隆留下的御制詩中一見端倪。乾隆是高產作家,據統計,其一生留下42000首御制詩,理政、祭祀、巡幸、筵宴、讀書等,無不入詩。客觀而言,乾隆御制詩的藝術水準平平,以致後世評論家認為,這四萬多首御制詩與其說是詩,不如講是乾隆的「從政實錄」,是分行的乾隆「工作日記」。不過,其中一些詩,特別是他寫給富察氏的詩,則含義雋永,情誼濃濃。如乾隆追憶自己與富察氏同游山水的浪漫快慰,「山亭水榭間,並輦同舟所」;寫夫妻二人賦詩彈琴的心靈交流,「憶昔室家賦琴瑟」等,不一而足。

事業的支持、生活的體貼、情趣的相投、精神的共鳴、追求的一致,在乾隆帝心中,富察氏是一位可與他廝守終生的伴侶,是上蒼賜予他的「女神」,所以,乾隆才在詩中一再烘托富察氏在自己心中不可取代的至尊地位:「深情贏得夢魂牽」、「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以致親密得時刻難離,「一日不見如三月」,就是說,自己一天不見富察氏,就神不守舍,就不知這一天該怎麼過,竟有度日如月、如年之感,這已非誇張之語,而是乾隆帝內心所思所想的真情流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松侃史 的精彩文章:

七下西洋成絕唱 大明錯失戰略機遇期

TAG:阿松侃史 |